兩年前,66歲的陳阿姨體檢做了個腦CT檢查,發現有腔隙性腦梗死。說來也奇怪,自從這次體檢後,她因為頭悶、頭暈、眼睛發花看不清,看遍了武漢地區的腦病專家。每次看醫生,陳阿姨都要強調一下:“有我腔梗,我是不是得了重病?”。
陳阿姨隻要躺下來,這些症狀就會輕很多。病看了兩年,武漢地區醫院的腦病名家都找了,陳阿姨的腔梗還在,症狀也沒有消失。家人沒轍了,打算去北京、上海看看。
聽了問醫君的描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神經内科肖哲曼教授說,陳阿姨的這些症狀不一定是腔梗引起來的。她建議陳阿姨去做個焦慮和抑郁量表測試。
肖哲曼教授告訴《武漢問醫》,腔梗的發展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很多人是因為年齡大了的增齡性改變,并不影響人的生活質量。
可能是因為别的問題去做腦部CT和核磁共振檢查,結果查出來的了腔(腦)梗、腦萎縮、腦白質變性、腦血管硬化。肖哲曼教授說,這四種情況是做腦部CT和核磁最容易“意外”發現的。由于缺乏相關知識,很多人一看到這樣的結果,就自己吓自己,緊張得不得了。
肖哲曼,醫學博士,留美博後。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腦影像學報告腦小血管病都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嚴重肖哲曼教授告訴《武漢問醫》,做腦部CT或核磁,腔隙性腦梗死、腦白質變性是非常常見的報告結果,它們都屬于腦小血管病。
肖哲曼教授介紹,腦小血管病是累及全腦小血管的疾病,起病非常隐匿,原因是小血管缺血。由于腦小血管病的病變很小,經常位于腦的相對靜區,許多病例在急性發病期間在臨床上不能被确認,患者自己也常常沒有任何症狀,要不是拍片子偶然發現,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會有這種病。
肖哲曼教授告訴《武漢問醫》,腦影像學檢查出來的腦小血管病,在檢查報告中會以四種形式表現出來——
1、 腦白質變性(報告上有時也用醫學名詞“白質高信号”):這是最為常見的典型的腦小血管病影像表現之一。
2、腔隙性腦梗死:是一種很微小的腦梗死病竈,直徑一般不超過1.5厘米,約占所有腦梗發病的20%。
3、血管周圍間隙擴大:是否屬于“損害”性病竈有待商榷,但提示有血腦屏障損傷。
4、腦微出血:通常無臨床症狀,目前還不清楚是否會增加腦出血風險。
肖哲曼教授告訴問醫君,大家平時所認知的“腦梗死”其實是因為腦動脈堵住了,我們俗稱“中風”。這樣一解釋,您一定就明白了,腦小血管病盡管有一種叫“腔隙性腦梗死”,但是不如“腦梗死”那麼重,不要一拿到這些腦小血管病的報告,就自動和腦梗死劃等号,擔心得睡不着覺。
肖哲曼教授特别強調,腦小血管病一般不會引起偏癱、說話不清楚的影響生活質量的症狀,而且它們的進展極其緩慢,大部人可以戴着小血管病的帽子,安然度過一生。
但是,核磁共振顯示有腦小血管病,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在日常需要加強鍛煉,調整生活方式,控制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導緻腦小血缺血的危險因素,定期(一般半年至一年)複查随訪。
人老了腦體積也變小了腦萎縮不等同于癡呆肖哲曼教授告訴《武漢問醫》,老年癡呆和腦中風這兩種疾病會出現腦萎縮,但腦萎縮不能與癡呆劃等号。
肖哲曼教授解釋,随着年齡的老化,正常老年人也可以出現輕度的腦萎縮,正常老人的腦萎縮也叫增齡性腦萎縮。隻要不出現記憶力、判斷力、計算力、日常生活能力的減退,就沒必要因為腦CT或核磁檢查出了腦萎縮而緊張焦慮,更沒有必要抱着恢複正常的目标到處去看病。
對于有腦梗死(即我們說的腦中風,不是腦小血管病)的患者而言,堅持地中海式飲食(提倡蔬菜、水果、魚、肌肉、堅果、橄榄油),保證睡眠,加強體力及腦力鍛煉,可以預防老年人腦萎縮。
肖哲曼教授特别強調,與其過度關注腦核磁共振或腦CT查出來的腦萎縮,不如關注自己的認知能力(如記憶力、理解能力)是否下降。但是對于與增齡不相匹配的萎縮,還是應該引起注意,定期醫院評價患者的神經功能,定期複查腦核磁共振。
腦血管硬化也是因為年紀大了肖哲曼教授告訴《武漢問醫》,有些核磁血管成像和經顱多普勒超聲檢查,會報告腦動脈硬化、頸動脈硬化。動脈硬化也是随着年齡增長容易出現的血管老化現象。
動脈硬化不等于血管狹窄,它就是血管變髒了,就像水管用久了管壁有水垢一樣,年紀大了血管壁上也會有髒東西。
肖哲曼教授特别提醒,不同的醫療機構因為水平問題,診斷結果有一些誤差。因此,看病時,帶上清晰的核磁共振片子或CT片子,比帶報告更重要。
對于腦影像檢查出腦/頸動脈硬化的人來說,吸煙的應該立即戒煙指;保持适量和有規律的體育運動;飲食上應控制熱量、低脂、低糖、低鹽,并注意補充纖維素和飲水。改變生活方式,必要時輔以降脂藥物(他汀類藥物)治療,可以減緩動脈硬化的進程。
但是如果出現頸動脈狹窄,則需要進一步評估是否需要支架植入了。總而言之,檢查報告上出現動脈硬化而沒有血管狹窄的患者,正确的态度是既不要過度緊張,也不要置之不理,要積極調整生活方式,并且定期随訪。
先讓醫生體檢再去做腦影像學檢查肖哲曼教授告訴《武漢問醫》,醫生對病人神經系統體檢,通常要用到小錘子敲打相關部位、也會讓病人伸直雙臂,有時還會讓病人走上幾步……千萬别小看了醫生憑自己的手、眼、耳做的體檢,它可是對于腦子有沒有問題的重要的臨床檢查方法,有助于神經系統損害的定位。
肖哲曼教授介紹,神經系統體檢發現病人神經系統有陽性體征,如偏身麻木、偏側無力、吐詞不清、口角歪斜、飲水嗆咳,就會給病人開具進一步進行影像學檢查(核磁共振、經顱多普勒超聲)的處方。
肖哲曼教授強調,有時候醫生體檢查出病人是陽性體征,但是影像學檢查卻不一定有問題,比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沒到腦梗死那一步,但是已經有了腦缺血的表現,這個時候頭顱CT、頭顱核磁共振都可能查不出來。
有時候醫生體檢是正常的,病人僅僅有頭痛、頭昏的症狀,影像學卻可能檢查出面積不大的腦梗死、腦出血、腦腫瘤。
因此,持續新發的、突然加重的、與以往性質不同的頭痛、頭昏,哪怕神經系統查體沒有陽性體征,必要時還是需要做影像學檢查。
檢查大腦CT、核磁哪個好不是急診首選核磁腦的影像學檢查有腦CT和腦核磁共振,選哪一個更好呢?
肖哲曼教授告訴《武漢問醫》,CT可用于急診的腦疾病篩查,它的價格便宜、血管檢查比核磁更清楚,但是有輻射、頭顱檢查分辨率不高。CT對于出血更敏感,但是對小的腦梗死、腦腫瘤不如核磁敏感。
腦核磁檢查分辨率高、磁場中檢查無射線,但是檢查耗時長,不适于急診篩查,價格比CT稍貴,身體裡有金屬、起搏器的患者可能不能接受核磁檢查。
總的來說,對于頭顱檢查,如果想看得清楚,沒有禁忌症,不是急診,還是首選核磁。
不管有沒有意外查出的腦問題出現這些情況立馬上醫院
肖哲曼教授告訴《武漢問醫》,腦血管意外一直排在我國居民死亡因素的第一位。不管沒有在體檢中意外發現的上述四種情況,如果出現下列症狀中的任何一種,都應該高度警惕,立馬上醫院,因為這些就是腦中風的症狀!
l 吐詞不清
l 肢體無力
l 口角歪斜
l 意識障礙、抽搐
l 既往少見的嚴重頭痛、嘔吐
l 頭昏伴嘔吐
l 雙眼向一側注視
l 視物不清
l 喝水嗆咳、吞咽困難
l 單側或雙側肢體麻木
l 走路不穩、拿東西不穩、易掉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