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趙人患①鼠,乞貓于中山②。中山人予之貓,貓善捕鼠及雞。月餘,鼠盡而雞亦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諸③?”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④無雞。夫⑤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⑥,毀傷吾器用,吾将饑寒焉⑦,不病⑧于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⑨饑寒猶遠,若之何⑩而去夫⑪貓也!”(選自劉基《郁離子》)
【注釋】
①患:擔憂。
②中山:中山國。
③盍:盍,何不。諸,它,指貓。
④乎:于。
⑤夫(fú):句首發語詞,表示引起議論,不譯。
⑥垣墉(yuán yōng):牆。
⑦焉:句中停頓,不譯。
⑧病:擔憂。
⑨去:離,距離。
⑩若之何:為什麼。
⑪夫(fú):那。
【評析】
這是一則寓言,看似說貓的事,實則談的是如何用人的問題。常言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用人要看到長處,取其所長。對于可以接受的缺點,可以适當容忍,或容其改正,或控制在一定範圍内,而不應求全責備。用人者要識大局,明确自己的總體目标,以此作為用人的重要标準。曆史上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給予重用,促成功業的人很多,曹操就是其中一位傑出代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