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内涵發展提升辦學質量?本報記者李樹華本報通訊員杜啟偉,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聚焦内涵發展提升辦學質量?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本報記者李樹華本報通訊員杜啟偉
鄭州鐵路技師學院創建于1975年,隸屬于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建校40年來,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培養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各類專業技能型人才,為我國鐵路現代化建設和國家的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實現了由普通技工學校到省部級重點技校、國家級重點技校、高級技校、示範性高級技校和技師學院的遞進式發展,探索出了一條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之路。十年來,學院年招生人數從260人增加到4490多人,增長17.3倍;在校生從890人增加到9600人,增長9.8倍;辦學規模用地從32畝增加到600畝,增長17.6倍。學院先後被國家人社部評為“抗震救災突出貢獻學校”,被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和職業教育“标杆單位”,被河南省評為“校企合作先進單位”和“招生工作先進單位”,被鄭州市評為“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等。
一、開拓市場以經營促發展
學院按照“專業設置圍繞市場需求轉,課程設置圍繞能力需求轉,教學内容圍繞崗位需求轉”的教改方針,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教學改革,果斷淘汰市場需求較少的專業,及時開辦深受市場歡迎的熱門專業,開設的專業從過去4個中級工專業發展到現在的“鐵道工程、電氣工程、機械工程、信息工程”四大類20個高級工和預備技師專業,逐漸形成了具有鐵路建設行業特色的專業教學體系,成為“河南省職業教育特色示範院校”,被評為“教研教改工作先進單位”和“教育質量社會滿意院校”。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争,學院堅持把招生工作作為學院的龍頭工作,堅持用就業的拉動、質量的推動、管理的保證、條件的吸引“四駕馬車”來保證招生任務的順利完成。制定了“立足河南,發展河北、山西,輻射全國”的招生戰略,領導帶頭,全員參與,專兼職結合,分區域負責,充分發揮媒體的宣傳作用,實現了招生人數的連年攀升,多次被河南省和鄭州市評為招生工作先進單位。學院與200餘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形成了連接省内外、輻射全國的就業安置網絡,畢業生就業安置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其中在國有企業安置學生達80%以上。在大力發展技工教育的同時,學院積極推進多元辦學,構建并形成集職業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職工培訓及職業技能鑒定為一體的辦學格局。從2002年起,學院與北京交通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開展了合作辦學,目前本專科學生已超過3000人,成為了學院發展的重要支柱;學院是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國家三級安全培訓機構。每年為中國中鐵各成員企業和地方相關企事業單位開展職工培訓達5000人次以上,已經成為中國中鐵重要的人才培訓基地。
二、提升辦學層次以規模促發展抓住機遇就會赢得發展的先機。2003年,面對學院招生人數大量增加,現有校區和設備設施無法滿足辦學需求的嚴峻形勢,學院領導高瞻遠矚,搶抓河南省建立鄭東新區、實施鄭汴一體化建設的契機,通過多方籌集資金,采取“先租後買”的方式,在河南省中牟縣建成了可同時容納3000名學生實習的實訓中心。2010年,學院緊緊抓住河南省加快推進鄭州市職業教育園區建設的有利時機,在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投資3億元在鄭州市上街區購地600畝建設了新校區。2014年7月學院整體遷入了新校區,校園面貌煥然一新,環境條件顯著改善。目前,新校區建有106個多媒體教室,24個電氣類實訓室,14個機械類實訓室,13個工程類實訓室,8個信息類實訓室,4個基礎類實訓室,辦學條件和辦學實力均走在了總公司和河南省技工院校的前列。
三、堅持人才強校以整體合力促發展
人才資源是确保學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近年來,學院堅持實施人才強校戰略,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班子、管理幹部隊伍和教職工隊伍的能力素質建設,形成了推動學院不斷發展的整體合力。學院連續十年榮獲上級組織授予的“四好班子”稱号。在教職工隊伍建設方面,不斷加大教師的引進和培養力度,先後從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鄭州大學等高校引進60多名畢業生,使教師隊伍的知識結構、專業結構和年齡結構得到了根本性改善。幾年來,先後有9名教師在鄭州市技術運動會和技能大賽中榮獲技術标兵和技術能手稱号,有28名教師在鄭州市理論、實習優質課評選中獲獎;有19名職工受到河南省和總公司的表彰獎勵。
學院在跨越發展的同時,還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先後向四川汶川災區、玉樹地震災區和鄭州市慈善事業捐款捐物,并承擔了四川綿竹東汽高級技校30名災區學生的轉移就讀任務,受到了國家、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的一緻好評,為學院赢得了良好聲譽,營造了和諧的發展環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