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淡水紅鲳魚養殖技術

淡水紅鲳魚養殖技術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0 23:12:22

紅鲳魚别稱淡水白鲳,于1982年被引入中國台灣省,之後人工繁殖成功,開始在淡水魚塘推廣養殖,1985年從台灣省經香港引入廣東省試養,1987年獲得人工繁殖成功,以後逐漸推廣全國,成為年産量最高的名特品種之一,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紅鲳魚養殖技術吧!

淡水紅鲳魚養殖技術(紅鲳魚養殖技術)1

紅鲳魚養殖技術

生活習性

紅鲳魚栖息在中、下水層,具集群性,能耐0.48毫克/升低氧,酸堿度适應pH6.2~7.5,通常在16℃開始正常吃食,生長溫度為21~32℃,最适生長溫度是28~30℃。紅鲳魚不耐低溫,夏花魚種飼養水溫必須保證17℃以上,水溫12℃時大部分成魚失去平衡,8℃緻死。紅鲳魚為雜食性魚類,以蠶食方式攝食,仔魚階段攝食浮遊生物為主,幼魚也食有機碎屑和人工飼料,成魚階段攝食浮遊生物、藻類、各種動植物飼料,如死魚、吞蛹、魚粉、米糠、麥麸、瓜皮、菜蔬等。一年多次産卵。當水溫25~30℃時,便可進行人工催産繁殖。

淡水紅鲳魚養殖技術(紅鲳魚養殖技術)2

紅鲳魚養殖技術

人工繁殖

1、場地要求:親魚培育池選水質良好、排灌方便,有餘熱水的地方建池。池塘預先清整消毒,室外池1000~1500平方米為宜。水深1.5~2米,水溫保持20℃以上。室内保溫池一般50~200平方米,水深1~1.5米。池中要設增氧設備,水溫根據條件保持20~26℃,越冬期間要保持水溫相對恒定。

2、種魚放養:靜水池放養密度2~3千克/立方米為宜,有溫流水條件可增加到5~7千克/立方米,放養前魚體用2‰食鹽溶液消毒15分鐘。池中放養水葫蘆、綠萍等。每周根據水質情況注換新水。

3、飼料投喂:飼料中蛋白質含量不能低于25%,日投喂量約占魚體重1~3%,飼料投喂在食台上。平時注意防治魚病發生。

4、适時催産:紅鲳魚最适催産水溫為25~28℃,長江流域一般5月份進行加溫催産。根據性腺發育情況,選擇成熟親魚以雌:雄=1∶1注射催産劑。注射時間一般晚上進行,使親魚産卵在黎明階段。受精卵一般在孵化桶肉孵化,孵出魚苗經約1個多月培育成夏花魚種。

淡水紅鲳魚養殖技術(紅鲳魚養殖技術)3

紅鲳魚養殖技術

成魚養殖

1、池塘條件:面積以5~10畝為宜,蓄水深度l.5米以上,投放魚種前15天,用茶麸30~40千克/畝或生石灰60~75千克/畝全池潑灑清塘。

2、放養密度:畝放養3厘米左右的紅鲳魚夏花魚種1500尾,搭配鲢、鳙、鯉、鲫等150尾左右。

3、日常管理

①魚種入池後的半月内,每畝每天用1.5~2千克黃豆浸泡磨成的漿潑灑投喂,後半個月用2~2.5千克/畝的花生餅等浸泡投喂,一個月後長至12~13厘米,12~15克。

②魚種長至12~15克後,改投菜籽餅、糠餅或鴨飼料、魚用飼料等,采取定點投喂,其投餌占魚體重比例為10~20克魚種為6~9%、20~50克魚種為5~7%、50~100克魚種為4~6%、100克以上時為2~4%。

③及時加注新水,調節水質,向池塘加注新水可增加水中含氧量,保持優良水質,加速魚的生長,一般每半個月注水一次,天氣幹旱時,應增加注水次數。

④勤巡塘,适時了解魚的生長情況,天氣悶熱、突變時,注意防止泛塘,控制投喂量。

⑤紅鲳魚對飼料的要求不高,粗蛋白在25%以上即可,各地可根據情況選擇花生餅、菜籽餅、糠餅、酒糟、麥麸,最好混合投喂,也可選用畜禽飼料糞便或全價配合飼料。

淡水紅鲳魚養殖技術(紅鲳魚養殖技術)4

紅鲳魚養殖技術

疾病防治

1、小瓜蟲病:入池前發現用2ppm硝酸亞汞浸洗1.5或2小時,入池後發現用0.1~0.15ppm硝酸亞汞全池遍灑。每天一次,連續三天。或用幹辣椒粉煮後全池遍灑,每日一次,連續3天。注意不能使用流酸亞銅與流酸亞鐵合劑,會加重病情。

2、白皮病:魚體受傷所緻,用1ppm漂白粉(含氯20%以上)全池遍灑,每天一次,連續三天。或用12.5ppm金黴素或25ppm土黴素浸浴30分鐘。

3、細菌性爛鰓病:定期用漂白粉挂袋,每半月用lppm白粉全池潑灑一次,以此預防。發病後用0.025PPm呋喃唑酮全全池遍灑,隔天一次,連續兩次。

4、水黴病:用0.1ppm亞甲基藍全池遍灑,每天一次,連續兩天或3~4%食鹽水浸透分鐘。

5、車輪蟲病、斜管蟲病:用1.2~1.5pm流酸銅與流酸亞鐵(5:2)合劑全池遍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