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民法典有關夫妻共同财産的規定

民法典有關夫妻共同财産的規定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09:05:47

民法典有關夫妻共同财産的規定?本文來源:《民法典實用速查手冊》(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民法典有關夫妻共同财産的規定?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民法典有關夫妻共同财産的規定(民法典關于夫妻财産)1

民法典有關夫妻共同财産的規定

本文來源:《民法典實用速查手冊》(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

轉自: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特别提示:凡本号注明“來源”或“轉自”的作品均轉載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所分享内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号觀點


夫妻财産是婚姻家庭關系中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涉及範圍較廣的概念。《民法典》關于“夫妻财産”的規定,主要包括夫妻共同财産、夫妻個人财産、夫妻約定财産制、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共同财産分割、離婚時夫妻共同财産處理等内容。以下分别進行法條梳理和解讀,以供參考。

01

法條梳理

第一千零六十二條【夫妻共同财産】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财産,為夫妻的共同财産,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勞務報酬;(二)生産、經營、投資的收益;(三)知識産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者受贈的财産,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财産。夫妻對共同财産,有平等的處理權。第一千零六十三條【夫妻個人财産】 下列财産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财産:(一)一方的婚前财産;(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三)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确定隻歸一方的财産;(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财産。

第一千零六十五條【夫妻約定财産制】 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财産以及婚前财産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财産以及婚前财産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财産約定歸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相對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個人财産清償。

第一千零六十六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共同财産分割】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分割共同财産:(一)一方有隐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财産或者僞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财産利益的行為;(二)一方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醫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關醫療費用。

第一千零八十七條【離婚時夫妻共同财産處理】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财産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财産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對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02

實務要點

1. 第1062條是關于夫妻共同财産的規定。本條首先明确了夫妻共同财産的定義,其中的“所得”是夫妻所得,包括夫妻共同所得、夫或妻一方所得;“所得”針對的是财産權利,而不是強調實際對财産取得占有,如夫妻一方中獎所得的财産,離婚時可能權利人并未實際占有,但這些未實際控制、占有的财産仍應認定為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關于夫妻共同财産的範圍,本條采用列舉式和概括式相結合的方式,第1款前4項明确列舉四種财産屬于夫妻共同财産,第5項是抽象概括式的兜底規定。關于第4項“繼承或受贈的财産”,除外情形為“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确定隻歸一方的财産”。此外,根據本條第2款規定,夫妻雙方對共同所有的财産,享有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除了日常家事範圍内的事務以及構成表見代理的情形外,一方擅自處分共同财産的,對另一方不發生法律效力。

2. 第1063條是關于夫妻個人财産的規定。主要分四種:(1)夫妻各自的婚前财産,以完成結婚登記、确立婚姻關系為界。夫妻一方的婚前财産,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财産,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2)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因其明确的人身專屬性而歸一方所有。(3)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明确隻歸一方的财産,此為尊重遺囑人或贈與人的自由意志。(4)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以上通過明确列舉式規定夫妻個人财産的範圍,與夫妻共同财産相區分。(5)其他應歸一方的财産情形。此為兜底的概括性條款,以應對複雜的社會現實生活。但需注意,前條關于夫妻共同财産範圍與本條均有兜底性概括條款,但在适用上要有主次先後之分。由于我國是法定的婚後财産共同制,因此,對于本條第5項的解釋要堅持從嚴原則,隻有在本條前4項之外的明确具有人身專屬性的财産,才能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财産;而在無法确定是夫妻共同财産還是一方個人财産時,應以确定為夫妻共同财産為原則。

3. 第1065條是關于夫妻約定财産制的規定。約定财産制,是指夫妻或者即将成為夫妻的人,以契約的形式,約定相互間的财産關系,從而排除法定财産制适用的制度。法定财産制是依照法律規定直接适用的财産制,約定财産制是相對于法定财産制而言的,夫妻雙方以契約形式依法選擇适用的财産制。約定财産制優先于法定财産制适用,隻有在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情形下,才适用法定财産制。

關于本條,還應注意以下幾點:(1)約定的條件和形式。締約時雙方必須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雙方意思表示真實,不得違反法律規定或公序良俗,約定内容不得超出夫妻财産的範圍。約定須采用書面形式,但以口頭形式進行約定且雙方對此并無異議的,也應予認可。(2)約定的時間和範圍。本條規定對作出财産制契約的時間未作限制,實際上是采納自由主義立法例,男女雙方既可以在結婚之前作出财産制契約,也可以在結婚時、結婚後作出約定。(3)約定的範圍。本條第1款規定“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财産以及婚前财産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依據該規定,男女雙方對婚前财産或婚後所得财産均可以進行約定。(5)約定的具體内容。可約定财産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即可以約定采取分别财産制、一般共同制或限定共同制。除約定财産所有權外,夫妻雙方還可以就财産的使用權、管理權、收益權、處分權等進行約定,也可以約定家庭生活費用的負擔、債務清償責任、婚姻關系終止時财産的清算及分割等。(6)約定的效力。對内效力,是指對夫妻雙方的效力,即雙方應當按照約定享有權利、履行義務。對外效力,是指對夫妻以外第三人的效力,實踐中主要是指對債權人的效力。夫妻之間對财産關系的約定如何對第三人産生效力?一些國家和地區規定必須進行登記或者為第三人所明知,才能對第三人産生約束力。如《德國民法典》規定需在婚姻财産制登記簿上登記,《日本民法典》規定需于婚姻申報前進行登記,我國台灣地區“民法”規定非經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我國目前沒有建立夫妻财産登記制度,為保護第三人利益和維護交易安全,本條第3款規定,夫妻對财産關系的約定隻有相對人知道的,才對其發生法律約束力。本條第3款所謂的相對人“知道”,不僅包括知道約定的存在,還包括知道約定的内容。第三人知道的時間,應是在債務産生之前或産生當時,在債務産生之後才知道的,不屬本條第3款規定的“第三人知道”的情形。另外,根據《<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解釋(一)》第37條,本條第3款所稱“相對人知道該約定的”,夫妻一方對此負有舉證責任。

4. 第1066條是關于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共同财産分割的規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共同财産應以不允許分割為原則,允許分割為例外。允許分割的情形僅限定于本條規定的兩種情形,不能類推适用,亦不能擴大解釋。本條規定兩種情形如下:(1)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财産利益的行為,即一方有隐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财産或者僞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财産利益的行為。“毀損”應指故意的情形,不包括過失造成的損壞。需注意,若隻是擅自處分夫妻共同财産,但是仍将處分所得款項作為夫妻共同财産的,不屬此類。以上情形,不僅要認定行為的成立要件,還須達到“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财産利益”的程度。“嚴重損害”,需要結合行為的性質、夫妻共同财産的數額、造成的影響程度等因素進行。(2)一方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醫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關醫療費用的。這裡的扶養是廣義的概念,既包括長輩對晚輩的撫養義務,也包括晚輩對長輩的贍養義務,還包括同輩之間(如夫妻之間、兄弟姐妹之間)的扶養義務。何為“重大疾病”,法律沒有規定,可以參考相關文件列舉的重大疾病,根據實際病情、醫療費用等進行綜合判斷。一般認為,需長期治療、花費較高的疾病,或直接關涉生命安全的疾病等屬重大疾病。“相關醫療費用”,是指為治療疾病需要的必要、合理費用,不包括營養、陪護等費用。

5. 第1087條是關于離婚時夫妻共同财産處理的規定。依據本條,離婚時夫妻共同财産的分割包括協議分割與判決分割。(1)協議分割。以夫妻雙方協商确定分割方案為先,最大限度地尊重雙方對私權事務的意思自治。協議作出後,在一定程度上,男女雙方在協議項下形成了具有給付内容的合同關系。(2)判決分割。當男女雙方無法通過協議解決共同财産的分割問題時,則由人民法院依據法定的原則和規範進行認定。除無法達成協議的情形外,當事人達成的以登記離婚或到人民法院協議離婚為條件的财産分割協議,若協議離婚未成,一方在離婚訴訟中反悔的,法院應認定該财産分割協議沒有生效,并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對夫妻共同财産進行分割。依據本條,判決分割共同财産,以均等分割為一般原則,以照顧子女、女方、無過錯方為補充原則。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為《民法典》增加的内容,當夫妻一方對離婚存在過錯,如存在重婚、虐待、遺棄等情況的,法院分割财産時,應給予無過錯方适當的照顧,可适當多分給無過錯方一些财産,或給予無過錯方優先選擇的權利。此外,因我國婚俗習慣多是女方落戶到男方處,承包土地也多以男方為戶主名義承擔,為保護女方承包經營權,本條第2款特别規定:“對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