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當你看到這個标題的時候你肯定會說,隻有三思而後行,從來沒有人說過三思而後說,是不是你寫錯了。我告訴你,我沒有搞錯,是我心裡有話要說,所以就寫下了這些。
老師是學生心裡的神
我與朋友閑聊,經常聽到别人說到老師。因為特殊的原因,我對這類話題格外敏感。象有一次,一個朋友說到自己如何沒有繼續讀書時是這樣說的:其實我小時侯讀書還是很聰明的,有一次考試我大大意意,數學竟沒有考到全班前三名(因為我每次都是前三名)。有個老師就挖苦的說我:“穿起闊闊氣氣打,長得帥帥氣氣打,學習成績一趴屁打”。這“三個排比”的順口溜就被同學做歌唱,我也就成了“三打”學生,“三打”也就成了我的名字。我就是在這樣的“三打”中走出了校門,告别了我的讀書生涯!要不是這樣的話也許我就不是現在這個熊樣!
老師的話就是學生心裡的“聖旨”
聽了他的談話,我的臉上火辣辣的。雖然别人不是說的我,可是我有沒有說過傷學生自尊心的話呢?這樣的事情在我的身上發生過沒有呢?我可不敢保證說沒有!在四十多年的教學中,在無數個日子了裡,在幾萬多節課堂裡;在學生考砸時候,在幾次都說不清理不順的思維裡,在學生确實理解能力很差的時候;在學生不好好聽課的時候,在學生調皮搗亂的時候,在學生不尊重老師給老師取綽号的時候;在老師心情不好的時候,在老師受到委屈有無處訴說的時候……我想我肯定說過過激的的話!一定傷過學生的自尊心!(如果是那樣的話,請你們諒解,我再此表示道歉!)
老師說話也應該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反思我們的教學,我覺得三思而後說對我來說很有必要。試想一下,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小精靈,他們幼小的心靈裡剛剛開始發展起一點自尊心,如果我們不加以保護,很可能就會使他們傷失自尊心,産生自暴自棄的心理。兒童的自尊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培養起來的,身為老師,在孩子面前所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舉動,都有可能深深地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老師要像愛惜眼睛一樣愛惜孩子的自尊心!兒童心理教育專家認為,孩子的性格是從小潛移默化培養出來的,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經常聽到帶有懲罰性質的話語,孩子就會感到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會使孩子形成自卑膽小的性格,或者産生對立情緒。作為老師,絕對不能低估或忽視孩子的自尊心,要知道那些輕視、侮辱孩子的話語對孩子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一些老師應盡快抛棄這種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以誘導、親切、善意的方式對待犯錯誤的孩子,多鼓勵、表揚孩子,使孩子的性格、人格在童年時期得以正常發展。老師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指路人,是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最信賴的人,熱愛孩子是老師的天職。
愛學生就應該蹲下來與學生一起交流
但怎樣去愛,如何去教育卻大有講究。總之,在任何情況下,老師都不應該用諷刺、挖苦的語言和方式傷害孩子,一定要尊重孩子,維護孩子的自尊心。教育成功的老師深悟了“良言”的妙用。他們善于觀察與揣摩孩子的心态處境,然後選擇時機有針對性地用“良言”撫慰他、溫暖他、激勵他,處處維護了孩子的自尊心。這時候我想起了一個古老的故事,故事是說:在茂密的山林裡,一位櫵夫救了一隻小熊,老熊對櫵夫感激不盡。有一天櫵夫迷路了,遇到了母熊,母熊安排了他的住宿,還以豐盛的晚宴款待了他,翌日晨,櫵夫對母熊說:“你招待得很好,但我唯一不喜歡的地方就是你身上那股臭味。”母熊心裡怏怏不樂,說:“作為補償,你用斧頭砍我的頭吧。”櫵夫按要求做了。若幹年後,櫵夫遇到母熊,他問:“你頭上的傷口好了嗎?”母熊說:“噢,那次疼了一陣子,傷口愈合後我就忘了,不過那次你說過的話,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熊說:你傷害我的話久久不能忘記
是啊,我們老師也許為學生做了很多事情,給了他們溫暖、教給了他們學習的方法、告訴了他們如何做人……但是,你是否也和櫵夫一樣說過了一些沒有思考、隻顧興頭的一些話呢?你是否在學生有錯誤的時候沒有講究方式、方法而胡爛的說過學生呢?……老師啊老師,你一定要記住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在影響學生内心世界時,不應挫傷他們心靈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人的自尊。”
老師學生和睦相處
我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一直牢記這一名言。深深體會到:尊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教育好學生的前提。所以我在此倡導我們的教師,在教育學生的時候要做到三思而後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