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中房報圖庫
近年來,珠江股份投資失敗頻頻,其“股 債”投資模式非但沒有讓珠江股份有所收獲,反而付出了巨量資金。
田傲雲/發自北京
“股 債”投資模式再次讓廣州珠江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684.SH,以下簡稱“珠江股份”)踩空。
12月16日晚,珠江股份一則訴訟公告引發關注。公告稱,2017年1月,廣州中僑置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僑集團”)以5億元轉讓安徽中僑中心項目49.29%股權給珠江股份,并簽下3年業績對賭股權轉讓條件。
意外的是,3年期滿,珠江股份不僅面臨業績對賭落空,3.5億元股權轉讓預付款也一直未見對方退還。
這并非珠江股份首次投資失敗,除了中僑集團,其還有多筆資金拆借、委托貸款等債權投資到期後未獲清償。
此外,記者注意到,2015年開始珠江股份一邊擴大自身土地儲備,另一邊則着手研究地産與金融跨行業整合,認為兼并收購将成為企業規模快速提升的主要途徑,安徽中僑中心項目正是通過“房地産 金融”的股權收購模式助力其走出廣州市場一大步。
在2015年股東會上,時任珠江實業董事長的鄭暑平也曾表示,珠江股份有意尋找二線省會城市機會,側重于收購兼并方式。
“雖然對賭協議的好處是可以降低投資風險,維護自身利益,但其弊端也很明顯,容易導緻企業短視、進行非理性經營擴張等行為。”經濟學家宋清輝告訴中國房地産報記者,近年來,珠江股份投資失敗頻頻,其“股 債”投資模式非但沒有讓珠江股份有所收獲,反而付出了巨量資金,導緻部分本金利息難以收回,對上市公司業績負面影響巨大。
踩雷中僑集團
梳理事件始末後發現,珠江股份與中僑集團淵源建立在更早之前的2015年,這也是珠江股份搭建起“股 債”投資模式開始的那一年。
2015年,安徽中僑中心項目尚未建成,但“位處政務區核心位置”“距離合肥市政府不到100米”“市政府所在行政内核唯一商業綜合體”等标識無一不在訴說着該項目的優勢。公開資料顯示,彼時安徽中僑中心項目還是合肥地标級項目。
這也是珠江股份看中的地方之一。當時,安徽中僑項目正面臨資金短缺問題,珠江股份的出現無疑解了燃眉之急。很快,雙方合作開始。
2015年8月,珠江股份同意以股權方式不超過人民币5億元價格向安徽中僑置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中僑”)進行投資,投資年回報率不低于12%,安徽中僑以土地及在建工程對此提供抵押擔保。雙方将共同經營管理、合作開發安徽中僑所持有的“安徽中僑中心項目”。
2015年9月29日,珠江股份出資1.03億元對安徽中僑進行增資擴股,增資後持有安徽中僑50.71%股權,中僑集團則持有安徽中僑49.29%股權。另外,珠江股份投入3.97億元進資本公積,中僑集團對安徽中僑借款中的1.5億元轉增資本公積。雙方正式開始合作開發 “安徽中僑中心項目”。
依托珠江股份的資金支持以及相關貸款,安徽中僑解決了項目的投入及貸款到期可能的資金周轉危機,項目得以盤活。在并購完成的半年後,合肥樓價大漲。
2016年,珠江股份“房地産 金融”投資模式更加清晰,并提出“收購存在曆史遺留或待解決的優質資源,鞏固核心區域優勢”新目标。
同年9月30日,珠江股份拟與中僑集團簽署正式《股權轉讓合同》,受讓中僑集團持有的安徽中僑49.29%的股權,交易價格為人民币5億元,2017年1月15日雙方簽署正式《股權轉讓合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雙方股權轉讓也是一場業績對賭。按照合同約定,協議簽訂起3年内,安徽中僑中心項目銷售業績達到去化率≥80%、已銷售部分的稅後銷售利潤率≥40%,才會完成股權轉讓變更登記。若合肥中僑中心項目銷售去化率及稅後利潤率不及預期,本次股權轉讓終止,雙方解除本合同,中僑集團須15個工作日内退還預付款3.5億元,并支付經濟補償金。
然而,看似是優質資源的安徽中僑中心項目卻在合肥樓市一片大好時遇冷。珠江股份2015年年報顯示,該項目2015年銷售面積為7273平方米,此後的幾年裡,除了2016年-2017年,銷售業績翻番,分别銷售17477平方米、15405平方米,往後每年,銷售面積均在7000-8000平方米上下浮動。
珠江股份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安徽中僑中心項目可供出售總面積為17.38萬平方米,截至報告期末剩餘可售面積10.45萬平方米。6年來,項目去化率還不到一半,更不要提2017年起的3年期内,銷售業績達到去化率≥80%的對賭目标。
更讓人意外的是,3年期滿,珠江股份除了面臨業績對賭落空,3.5億元股權轉讓預付款也一直未見對方退還。
頻頻踩空,資金承壓
這并非珠江股份首次投資失敗。
同樣由珠江股份以“股 債”投資的廣州市穗芳鴻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穗芳鴻華”) 4100萬元委托貸款存在2020年12月1日到期未清償,直到今年3月,珠江股份發布公告稱拟1元受讓廣州中僑所持穗芳鴻華51%股權。
如果交易成功,将有助于珠江股份獲得穗芳鴻華的完整控制權,但珠江股份2021年半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與穗芳鴻華公司原股東的業務及财産交接手續仍在進行,所有印鑒、銀行賬戶仍處于共管狀态,未實現對穗芳鴻華的實際控制。
無獨有偶,在探索“房地産 金融”股權收購模式的路上,珠江股份還曾為了落實廣州美林湖項目的并購,曾邀請中僑集團作為小股東參股該項目1.25%的股權。記者了解到,該項目需引進5%的小股東參股。2016年12月,該項目并購完成,但至今仍在銷售。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2021年上半年,珠江股份對外股權投資實際金額34.18億元,參與12個地産項目,但多個項目遭遇失敗,甚至由于對外投資失利、拆借的資金無法如期收回。
2020年年報顯示,珠江股份出現了10年來首次虧損。年報稱,2020年度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主要原因是對廣州東湛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湛公司”)、廣東億華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華公司”)投資款計提減值準備及确認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其中,億華公司計提了約3.37億元的減值準備,東湛公司計提了約1.44億元。
2018年1月,珠江股份通過“股 債”的形式受讓億華公司41%股權,并提供了11.13億元債權投資,同年6月,再次對億華公司做債權投資,提供借款本金8.4億元,兩筆債權投資期限均為3年。
但這兩筆合計19.53億元債權投資到期後均未獲清償。據統計,這兩筆債權投資占其淨資産的39.42%,珠江股份損失慘重。
2018年6月,珠江股份通過增資6500萬元收購東湛公司約30.23%股權。之後,珠江股份又向東湛公司發放了3.35億元的債權投資款。
截至2020年底,珠江股份對東湛公司債權投資款的賬面本息約為3.4億元,東湛公司于2018年第四季度開始出現資金占用費逾期支付的情況。珠江股份再次敗興而歸。
在這之後,珠江股份又将何去何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