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茅台鎮有什麼特色産業發展

茅台鎮有什麼特色産業發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2:32:16

本刊記者/周群峰

發于2022.5.2總第1042期《中國新聞周刊》

貴州遵義仁懷市茅台鎮位于赤水河畔,有“中國第一酒鎮”之稱。因多家酒企存在破壞生态、未批先建等問題,當地近期被中央點名。

“赤水河流域白酒企業違法建設、破壞生态問題時有發生,對流域生态環境造成威脅。”今年3月18日,中央第二生态環境保護督察組向貴州省反饋督察情況時指出,赤水河幹流水質總體穩定在地表水Ⅱ類标準,但一些流域、區域生态環境問題還比較突出。赤水河流經遵義市茅台鎮的11條支流中,有4條水質為劣V類。

生态問題背後是産業亂象。督察組指出:“仁懷市執行相關産業發展區域布局規劃不嚴,限制發展區和規範發展區違法用地、未批先建等問題突出。金醬酒業公司2020年以來兩次因違法占用林地被查處,部分山體和林地被破壞。”

茅台鎮有什麼特色産業發展(茅台鎮面臨生态大考)1

仁懷市赤水河支流石壩河曾因水質超标被通報。攝影/本刊記者 周群峰

4月上旬,《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在茅台鎮調查走訪時了解到,過去茅台鎮酒企,有的存在向赤水河非法排污現象,有的因窖池缺少防漏防滲裝置,導緻窖底水外滲,進而造成污染等問題。去年以來,仁懷市通過關停一些“小散弱”酒企、要求酒企投資升級環保設施等措施,生态得到一定改善。一些未批先建項目,目前還處在停工狀态。仁懷市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将繼續對白酒企業“改造提升一批、兼并重組做大一批、清理整治退出一批”。

但在此過程中,茅台鎮如何在這場“生态大考”中過關仍面臨諸多考驗。

支流曾發黑發臭

赤水河源出雲南鎮雄,全長500多公裡,是長江上遊的一條重要支流,在河兩岸孕育了茅台、郎酒等衆多品牌,因此被譽為中國的“美酒河”。仁懷市是赤水河流域區域性中心城市,也是世界優質醬香型白酒的核心産區。

赤水河成就了白酒企業,白酒企業帶動了當地經濟。仁懷市提供的材料顯示,仁懷是中國醬香白酒的原産地和主産區,白酒産業是仁懷的主導産業和重要經濟引擎。2021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564.49億元,經濟總量列全國百強縣市第12位,綜合實力列西部百強縣第4位。2021年,全市現有規模以上白酒企業106家,白酒業總産值同比增長29.9%;白酒包裝量完成19.78萬千升,同比增長31.5%。

仁懷白酒産業迅猛發展的同時,赤水河的污染問題卻屢見報端。2021年7月26日,貴州省生态環境廳官網發布《遵義市仁懷市赤水河仁懷段溪溝污染依舊,區域環境問題突出》的文章。該文稱,2021年4月,貴州省第七生态環境保護督察組對遵義市督察時發現,仁懷市白酒行業無序發展,污染治理推進不力,溪溝污染依舊,區域生态環境問題突出。

“2019年國家長江經濟帶警示片披露仁懷市白酒企業超标排放,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運行不正常,各赤水河支流溪溝污染嚴重。按照省、市整改方案要求,仁懷市于2020年年底前完成白酒行業廢水污染治理,各溪溝實現Ⅲ類水質目标。”貴州省第七生态環境保護督察組批評指出,此次督察進駐發現,仁懷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統籌謀劃不到位,白酒企業無序發展,污染治理推進緩慢,各溪溝污染依舊,區域環境問題突出。

省督察組去年4月指出,仁懷市共有白酒企業1690家,其中2021年在産778家。在2021年,仁懷市在産的白酒企業中,冷卻水主要采用水冷方式。按照相關标準規範要求,冷卻水必須收集處理後回用,回用率不低于80%。

“但除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等少數企業按要求建設冷卻水循環處理系統外,其餘白酒企業大多數因陋就簡,在屋頂、廠區等修建簡易冷卻水池,達不到相關标準和規範要求,高溫、高濃度冷卻水直接排入外環境,加重各溪溝污染負荷。” 貴州省生态環境廳官網上點名了幾家企業,仁懷市文洋酒業有限公司冷卻水直排,水質發黑;酒城酒業冷卻水管網布局雜亂,設置外排管道;金茅古酒廠冷卻水收集池存在廢水外溢。

貴州大學釀酒與食品工程學院院長、貴州省發酵工程與生物制藥重點實驗室主任邱樹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以前仁懷市污水的處理能力有限,有些酒廠管理不規範,有的為了節省成本,存在向赤水河排污的現象,特别是在雨季時,這種現象更突出。此外,也有企業的窖池沒有做防漏防滲裝置,導緻窖底水外滲。

茅台鎮有什麼特色産業發展(茅台鎮面臨生态大考)2

茅台鎮一家酒廠的釀制車間。圖/視覺中國

仁溪溝屬于赤水河支流,屬于茅台鎮岩灘村。仁懷市冠醇釀酒作坊老闆吳明勇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原來的窖池都是泥土和砂石結構,容易滲漏,導緻外溢污染。一些污水很容易滲透到馬路,進入仁溪溝。

他是土生土長的岩灘村人,全家祖祖輩輩生活在村裡。他以前在茅台鎮化肥廠做工人,後來辭職做醬酒。在他印象裡,過去一些環保設備比較落後,思想觀念也跟不上。岩灘村還有一家酒企的高管表示,前些年,的确有一些酒企環保設施不規範,甚至偷排污水,導緻仁溪溝的水有時都是黑的。茅台鎮漢王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歐傑也記得,之前仁溪溝的水有時非常渾濁,甚至發臭。

官方監測數據顯示,仁懷市赤水河支流石壩河、仁溪溝、蘭家灣、元木岩、勝利溝等水質均存在超标。2021年1~3月,蘭家灣COD(化學需氧量)最高達251mg/L;仁溪溝水質COD高達165mg/L,均為劣Ⅴ類水質。督察組認為,部分白酒企業環保意識淡薄,違法違規問題頻發,赤水河仁懷段部分溪溝水污染防治形勢嚴峻。

企業“求生式治污”

赤水河的生态惡化,最終将會危及酒企的生存,當地一些大企業發起了自發保護行動。2020年6月8日,茅台、郎酒等7家醬酒企業負責人齊聚茅台古鎮,發起并簽署《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産區企業共同發展宣言》。在簽署儀式上,時任茅台集團董事長高衛東說:“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赤水河沿岸的生态容量總有一個‘天花闆’。”

他表示,盡管醬酒闆塊持續升溫,醬酒企業在規劃與布局時,仍要充分考慮這片區域的環境與自然壓力。“我們一定不會因為産量和市場的發展,改變和調整我們的标準,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

仁懷市酒業協會執行副會長、秘書長呂玉華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赤水河是我們的母親河,開不得‘國際玩笑’。(如果酒企)為了發展把赤水河搞污染了,等于沒發展。現在,仁懷也在内部治理,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氣搞(環保)這一塊。”

去年被貴州省環保廳通報後,仁懷市開展了新一輪治污運動。2021年8月,仁懷市啟動醬香型白酒生産企業“四改一建設”工程。該工程是指:冷卻水系統改造、窖池改造、接酒池改造、廠區管網改造、廢水應急池建設。目的是做到生産廢水和生活污水應收盡收,确保突發情況下廢水能有效貯存。在管理上采取“包幹制”,市級領導負責包保37家白酒生産企業綜合治理,統籌調度56個村(社區)256個村民組涉白酒生産企業綜合治理工作,調度10個重點責任單位環保問題整改;科級領導及有關幹部負責包保全市1643家白酒生産企業綜合治理。

貴州黔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黔酒股份”),前身為成立于1958年的國營仁懷縣台鄉窖酒廠。黔酒股份董事長張方利,目前是仁懷市釀酒工業協會副會長,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去年,仁懷市要求所有生産型白酒企業将污水排放設施接入政府管網,政府負責收費處理這些污水。我們公司有300多個标準窖池,去年每個标準窖池的污水處理費大約是1.2萬元,今年漲到了1.9萬元。”

他從1979年開始接觸酒行業,至今已有43年。他深知赤水河成就了茅台鎮的白酒企業,污染不得。2021年,按照政府要求,黔酒股份在環保設備改造升級等方面,就投入了700多萬元。

督促企業加大環保投入,是治污的第一步。茅台鎮一家酒企高管介紹,2021年10月,該企業開始按照政府要求進行整改,購買了四套冷凝設備,并給30多口窖池的底部做了防滲漏處理,并對接酒池等進行改造,共計花費100多萬元。通過曆時40多天的整治,企業順利通過了政府的環保驗收,極大地減少了污水排放量。“我們原來10多天就得排放60噸廢水,現在一個多月才排放6噸。”

位于仁溪溝的茅台鎮漢王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歐傑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為了通過政府驗收,去年,漢王酒業總共投資了900多萬元,其中為了把40台老式冰缸改成幹濕水冷設備,就花費了470餘萬元。

歐傑稱,目前仁懷市的生産型的酒企還有900多家。“這些企業都是經過改造後順利通過政府驗收,允許繼續投産的企業。”改造後,仁溪溝變清澈了,現在裡面還能經常看到小魚。“誰污染誰治理,治污是我們酒企的主體責任。”

但大量“小散弱”的釀酒作坊,是問題的症結。一些釀酒作坊為了通過驗收,避免被關停,也在環保上做了投資。吳明勇介紹,他的作坊成立于2011年11月,目前有10口窖池,6名工人,年産能約100噸。2021年9月,他接到當地環保部門通知要求整改。整改花費了二三個月,共投資了四五十萬元,現在已經整改到位,并通過仁懷市政府和茅台鎮政府驗收。雖然通過了驗收,但環保局還是随時會來抽查。

仁懷市委一位内部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環保局執法人員每天都會進行執法檢查。不久前,執法人員在合馬鎮發現有釀酒作坊在生産過程中,又出現了滲透等污染現象,就再次将其關停。

對赤水河的保護,貴州省層面正計劃通過專門立法的方式來進行加強。今年2月18日,貴州省生态環境廳召開《貴州省赤水河流域醬香白酒生産環境保護條例》立法啟動會。該會議明确指出,赤水河流域醬香白酒生産環境保護立法是對醬香酒生産環境實施最嚴格保護的具體行動。要将《條例》打造為“醬酒生産環境的保護法、醬酒産業發展的促進法、醬酒産業準入與退出的責任法”。

不少酒企“先上車再補票”

在中央和貴州省的環保督察組的相關通報中,都提到當地多家酒企存在未批先建問題。

貴州省第七生态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發現,仁懷市規劃的禁止發展區内仍有20家生産企業未落實搬遷。經抽查,部分白酒企業存在違法占用土地、環境影響評價“未批先建”。八益酒業、喜相逢酒業、金窖酒業等未辦理用地審批手續即投入建設;茅台鎮典藏酒廠、茅鼎酒業有限公司和金茅古酒廠二期項目未辦理環評手續,擅自動工建設。中央第二生态環境保護督察組指出,金醬酒業2020年以來兩次因違法占用林地被查處,部分山體和林地被破壞。

金醬酒業官網顯示,該公司與貴州茅台酒廠僅一河之隔,前身為始建于1909年的汪家燒坊,是茅台鎮第一家經營散酒的燒坊。1996年成立“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金醬酒業有限公司”。2013年與杭州娃哈哈集團達成戰略合作,組建了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領醬國酒業有限公司。公司目前優質醬香基酒年生産量5000多噸,占地面積300餘畝,現有員工350餘人。資料顯示,金醬酒業董事長汪洪彬曾獲得貴州省總工會頒發的“黔酒工匠”等榮譽。

《中國新聞周刊》調查了解到,上述未批先建項目是指金醬酒業開發投資的“茅台鎮醬香酒谷”項目,于2020年11月3日上午開工建設。金醬酒業的相關資料顯示,醬香酒谷項目總投資6億元,占地面積130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60080平方米。項目建設内容包括醬酒文化基地、醬酒展銷中心、醬酒文化交流中心、醬香酒谷文博館、醬香酒谷古法釀造區、包裝車間、綜合樓、辦公樓、博覽館等,建設工期為2年,裝修1年,确保3年内投入運營使用。

茅台鎮有什麼特色産業發展(茅台鎮面臨生态大考)3

仁懷市有商鋪售賣自稱茅台鎮“醬香散酒”,最便宜的标價僅18元每斤。攝影/本刊記者 周群峰

4月3日,《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走訪醬香酒谷項目時發現,該項目位于茅台國際大酒店對面的一座山體上,現在處于停工狀态。附近一家企業高管透露,金醬酒谷因為破壞生态去年就被停工。“附近有的酒企擴建時,都很順利。但金醬酒業做這個項目時,搞得動靜太大了。”

醬香酒谷的承建方為四川鴻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該項目停工是業主方(金醬公司)的原因。“好像是涉及破壞生态和未批先建等原因。”金醬公司行政部門一位負責人向《中國新聞周刊》證實,醬香酒谷項目的确于去年就已經停工,現在還沒有施工許可證。“這畢竟屬于未批先建項目,需要整改,所以四川鴻林公司也不敢繼續建設。”

這名負責人稱,中央第二生态環境保護督察組提到的金醬酒業破壞林地行為,也發生在醬香酒谷建設過程中。“其實,當時是破壞了山坡上的小樹苗,還沒有成林。”這名負責人稱,金醬酒業幾年前就拿下了這塊地,目前涉及的林地許可證已經批下來了,公司也已将申請施工許可證的相關資料報給了住建局,正在評審。“其他手續都齊全,正按照規範程序上報。至于什麼時候開工,我們也在等結果。”

貴州八益酒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八益酒業”)等公司也存在未批先建問題。八益酒業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公司搞擴建時,有的手續還沒辦完成就動工了,現在因缺施工許可證停工了。“我們正在抓緊辦理相關手續,有的手續可能兩年都辦不完。”

多位受訪的當地企業家表示,仁懷市多家酒企存在未批先建問題,有一定“務實考量”。當地政府曆來重視發展酒企,但山地衆多的特征又制約了酒企發展。為了解決這一困境,地方以占補平衡的方式買外地耕地指标,以實現新增建設用地,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但這其中需要一個過程。為了發展,一些企業也能夠“一邊建設,一邊補手續”。

邱樹毅也表示,過去對酒企有些“重發展、輕管理”,再加上貴州省土地建設指标緊缺,有些企業拿到一塊土地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種背景下,有些酒企為了盡快開工,存在“先上車再補票”的情況。

從2017年7月仁懷市政府制定的《仁懷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調整完善方案》中可以看到:仁懷全市以山地為主,約占土地總面積達86.7%,壩地僅占土地總面積達1.9%。

通過購買耕地指标、占補平衡的方式補充建設用地指标不足,成為仁懷當務之急。上述《方案》提到為完成耕地占補平衡任務,2010~2014年,全市從赫章縣、桐梓縣、鳳岡縣、正安縣、務川縣和道真縣購買耕地指标809.42公頃,耕地占補平衡主要指标來源需要依靠異地購買,本地補充難度較大。

而在上述規劃實施期間,仁懷全市通過土地開發、整理複墾,補充耕地674.67公頃,隻完成2020年規劃目标的34.6%,不到全市同期新增建設占用耕地總面積的一半(46.65%)。建設占用耕地的速度,遠超補充耕地的速度。

建設占用耕地速度過快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仁懷市“國酒産業發展迅猛,建設用地規模增長較快”。上述規劃确定,至2020年全市新增建設用地、新增建設占用農業地和新增建設占用耕地總規模分别控制在3329.00公頃、2385.00公頃、1811.00公頃以内。2014年時,全市新增建設用地總規模3049.21公頃,新增建設占用農業地總規模2567.08公頃;新增建設占用耕地總規模1446.15.公頃。“現行規劃實施剛過半,建設用地指标和使用進度均已達到90%左右,個别已經超過100%。”

土地指标緊缺,也導緻價格暴漲。2021年7月,遵義市(仁懷市)酒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呂玉華曾表示:“現在仁懷的土地是黃金。一個企業要用一畝地,算上資源補償費,無論是釣魚台還是茅台,以前是四五萬一畝,現在是50多萬一畝,有的甚至接近70萬了。”

“小散弱”整治難題

為集約土地、便于監管、治理污染,仁懷市政府正在對“小散弱”酒企采取兼并重組等舉措。仁懷市委宣傳部發給《中國新聞周刊》的書面回複稱,仁懷市委、市政府明确,從2021年起的未來三年内,将綜合治理白酒“小散弱”企業600家以上。

整治目标是到2025年,實現仁懷白酒生産企業總數明顯下降,規模以上企業大幅增加,“就地改造提升一批、兼并重組做大一批、清理整治退出一批”,對“小散弱”關停并轉,對外來非實體資本投資項目一律暫停、産能未經批準的一律不準擴張。

茅台鎮有什麼特色産業發展(茅台鎮面臨生态大考)4

2019年4月,赤水河茅台鎮段,河畔房屋上全是大大小小的酒廠廣告牌。圖/IC

仁懷市将之視為白酒産業的“瘦身革命”。2021年9月7日,仁懷市政府辦印發《仁懷市白酒企業兼并重組實施指導意見的通知》,其中明确目标為,通過推進白酒企業兼并重組工作,使重組後的白酒企業證照齊全、手續合法、安全可靠、生态環保高質高效,且企業獨立年産大曲醬香達400噸以上,新增白酒企業項目建設能力在年産大曲醬香白酒2000噸以上。文件還明确了仁懷醬酒産業的階段性産業集群發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白酒産量達到45萬千升,白酒工業總産值達1500億元以上,稅收突破600億元。初步形成千億級企業1家、百億級企業3家、十億級企業10家以上、億元級企業40家的白酒産業集群,白酒上下遊産業鍊進一步健全完善。

仁懷市在對白酒企業的兼并重組過程中,“小散弱”如何有序退出,仍然面臨重重阻礙,茅台鎮仁溪溝一帶就出現了困局。

仁溪溝地處赤水河支流,屬于岩灘村,依山傍水,河流兩側分布着漢王酒業、古香酒廠、冠醇釀酒作坊等多家酒企。岩灘村位列中國酒都釀酒工業和發展第三産業的核心區。多位受訪的當地酒企老闆稱,大約2000年前後,仁溪溝附近陸續興起了一些酒企,目前共有18家釀酒企業(含作坊)。

金東集團正計劃在仁溪溝打造醬酒釀造基地。《中國新聞周刊》在岩灘村走訪時發現,村内張貼着一個巨大的宣傳牌,上面寫有“金東醬酒釀造基地規劃鳥瞰圖”的字樣。金東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金東集團”)官網顯示,該公司創立于1996年,已形成“實業 投資”的商業模式。金東集團擁有15000名員工,總資産逾300億元。

茅台鎮漢王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歐傑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漢王酒業現有356口窖池,200多名工人,是仁溪溝18家酒企(含作坊)中規模最大的一家。“對漢王酒業而言,今後面臨被兼并還是提升改造,我們都服從政府安排。”

不過,在仁溪溝,除了漢王酒業等少數幾家酒企,其他多為規模較小的酒廠或作坊。對這些企業老闆而言,他們更擔心的是,今後是否會面臨被直接關停的命運。酒企老闆們不滿之處在于,去年為了支持“四改”工作,也為繼續生産,他們投入了大量資金,但現在公司卻再次面臨生存問題。“政府為了做大做強一家企業,為什麼要滅掉這裡的十多家企業?企業不論大小,隻要合法合規,就不應該受到歧視。”

吳明勇提供的相關視頻顯示,2022年3月2日,仁懷市政府召集仁溪溝18家企業負責人,開了一次“仁溪溝白酒開發利用項目企業座談會”。會上,政府還未明确搬遷方案和補償方案。多位仁溪溝酒企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地域對醬香酒品質影響很大,相比經濟補償,他們更擔心的是如果離開這裡,今後是否還能釀出與仁溪溝相同品質的酒。

2021年9月,公衆号“懂酒谛”發過一篇《仁懷酒企兼并重組山雨欲來》的文章。該文稱,早在2007年,仁懷就出台了中小白酒生産企業資源整合指導意見,計劃從2008年1月1日開始,用兩年時間完成中小酒企的整合工作。不過,這種大整合不了了之。此次兼并重組,從2020年3月起,仁懷開始做酒企兼并重組的準備工作。

該文援引一位仁懷市知情者的話稱,如果不是疫情原因,此項工作在2021初就全面啟動了。此次的兼并重組與往昔迥然不同,過去政府比較窮,拿不出多少錢來解決大整合過程中的社會矛盾,現在一是政府财政比較寬裕,二是産業升級和環保生态改善已經到了臨界點。這就迫使當地政府不得不全力推動兼并重組,以确保仁懷醬酒産業集群的健康發展。

“兼并重組,做大做強是仁懷幾代領導的夢想,然而政府的強介入和市場配置資源的靈活性是仁懷酒企艱難抉擇的兩面,仁懷的酒企除了茅台集團等極少數國有控股企業之外,大都是規模偏小的民營企業。”文章分析,他們更希望政府少做“拉郎配”式的強整合,而是讓市場進行資源配置。但如果不進行兼并重組,政府對小、散、亂酒企的監管困難重重。一旦赤水河出現大的環境污染,仁懷醬酒産業将難以抵禦生态系統風險。

有分析認為,仁懷市政府對當地酒企采取的改造提升、兼并重組等舉措,是大勢所趨,有利于培育壯大白酒骨幹企業集群,規範白酒生産經營秩序。但在此過程中,如何考慮好企業的正當訴求,也考驗着政府的治理能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