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瑞菊 圖:來自網絡
“平安娘,我和麗紅父母說好了,讓平安去把麗紅接回來。”老趙叔坐在椅子上,手指夾着煙,扭頭對坐在床上的華強嫂說。
華強嫂擡眼看着老趙叔,堅決地說“我不會讓她再進我家的門。”
“你可要想好,如果他倆離婚了,以後倆個孩子就成你的事了,平安再娶一個,生了孩子,還有精力照管這倆孩子?”
華強嫂語氣再次堅定地說:“往後我把倆個孩子管大,給他們蓋房娶媳婦。”
老趙叔說不通華強嫂,見華強哥低頭坐在凳子上一言不發,隻得灰頭土臉地悻悻離去。
一
第一次認識華強嫂,是我結婚的時候。強嫂能說會道,妙語連珠,惹得大夥喜笑顔開。
她是當家弟兄們的嫂子頭,娶媳婦送閨女都讓她去。
我們這裡的風俗,隻能有兒有女的人,才有資格接送新人。
我對這個嫂子印象深刻,所以記憶猶新。
華強哥憨厚老實,莊稼地裡一把好手,也是個“妻管嚴”的角色,華強嫂讓他往東,他不會往西。
華強嫂把家裡操持的井井有條,勤儉持家,精打細算,在80、90年代,村民靠種地過日子,隻要不懶,過的都差不多。
2002年,華強嫂的女兒和兒子定在同一天結婚。
女兒婆家給了5千6百元彩禮錢。在給女兒購買嫁妝時,華強嫂多了個心眼,給兒子蓋房已把家裡的積蓄花的剩餘不多,再給女方彩禮,估計還得去借。
不如給女兒買嫁妝挑便宜的,好省下一些錢,湊湊也許夠兒子給女方的彩禮
沒想到這波騷操作,給女兒婚後夫妻吵架埋下隐患。
二
兒子的對象叫周麗紅,是鄰村的一位姑娘,麗紅的父親是一家印花廠的廠長,家庭富裕,家裡就她一個女兒,父母視如掌上明珠。
本來父母打算給女兒找個城裡的婆家,女兒偏偏喜歡陽光帥氣的同班同學李平安。
父母隻好托人說媒,華強嫂聽說女方家境富裕,如果兩人結親後,兒子還可以進廠子上班,感覺高攀了,有點受寵若驚,便滿口答應。
兒子相親訂親都順順當當,結婚時,華強嫂不想在親家手裡落小氣,給彩禮是當時最高的,屋裡的家具挑高檔的,歡歡喜喜把媳婦娶回家。
然而,兒子結婚後,也進廠上了班,但華強嫂高興不起來。
周麗紅從小嬌生慣養,十指不沾陽春水,華強嫂每天去地裡幹活,看着時間趕回來給上班的兒子兒媳做飯,周麗紅端碗吃,推碗走,從來沒有替她刷過一個碗,掃過一下地。
華強哥和華強嫂不吃肉,以前很少買,偶爾買一次,也是給兩個兒女吃。
現在娶了兒媳婦,每天都要變着花樣做飯,有時兒媳還面露不滿,看着很難吃的樣子。
每天小心伺候着,連一個“媽”也從兒媳嘴裡換不出來,隻是“你”“我”的稱謂,也說不上幾句話。
如果哪一天,太陽從西邊出來,兒媳喊個“媽”,華強嫂能高興好多天。
隻有和兒子在一起時,兒媳才說說笑笑的,有個笑模樣,平常都是一個表情,波瀾不驚。
私下裡華強嫂對華強哥發牢騷:都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可娶得哪像咱家人?這是娶進一位老佛爺呀!
華強哥翻白了一下眼,把煙袋從嘴裡抽出來,慢悠悠的說“咱兒子願意,又不跟你過。”
兒子兒媳有時不回家吃飯,兒媳拉着兒子去丈母娘家蹭飯去。
三
女兒結婚後,生下一名女嬰,突然有一天,女兒抱着剛滿月的嬰兒跑回了娘家。
女兒哭哭啼啼說明緣由,原來女兒奶水不夠,讓丈夫給孩子買奶粉喝,丈夫對女兒一頓數落:
結婚時,陪的嫁妝還不如給的彩禮多,你父母留着給你弟弟結婚用,天底下哪有這樣的父母,隻認得錢,不顧别人的死活。
女兒哭得梨花帶雨。
華強嫂臉一陣紅,一陣白,竟無言以對。
華強嫂看着哭成淚人的女兒,和睡在懷裡的嬰兒,不覺眼眶濕潤了,輕輕安慰女兒,說:“對不起,孩子,你弟弟也要結婚,我去哪兒借呀,我也沒有辦法。”
女婿來接女兒回家,華強嫂在出門時,塞給女兒200元錢,說回去給孩子買奶粉。
偏巧被剛下班的兒子兒媳瞧見,兒媳臉一沉,沒有和任何人打招呼,側身進門。
兒子送走姐姐一家。
從那以後,每次女兒回娘家,周麗紅都是冷眼相待,不理不睬。
女兒來時,歡天喜地,走時眼含淚花。
每天麗紅下班,華強嫂和言悅色跟她說話,她都“嗯””啊”,沒有回話。
華強嫂看在眼裡,氣在心頭,以前自己在家說一不二,華強哥都讓着她,倆個兒女乖巧懂事,沒有不順心的時候。
現在可好,自己在兒媳面前低聲下氣,受着窩囊氣。
四
2004年,周麗紅生下雙胞胎兒子,華強哥和華強嫂高興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兩個大孫子,後繼有人。
華強嫂比以前更忙了,家裡忙着照顧兒媳和孫子,在兒子家把娘兒三伺候好,再回自己家胡亂湊合做口飯,巴拉幾口再去地裡忙農活。
孩子姥姥看着像個陀螺一樣的親家母,就主動過來照看女兒和外甥,農閑時,華強嫂照看。
華強嫂以為周麗紅有孩子後,會改變大小姐脾氣。看在已照顧她這麼長時間的份上,對她的态度有所改變。
2005年,有一天,到了做飯時間,華強嫂一進兒子家門口,就聽到周麗紅對兒子呼來喚去。
“把鞋給我拿來!”
“把尿布一會兒洗洗!”
“給我倒點兒香油!”
原來兒子今天休假,在家伺候老婆孩子。華強嫂進屋見周麗紅坐在沙發上,茶幾上放着一碗熱氣騰騰的西紅柿雞蛋面。
周麗紅見華強嫂進來,低頭吸溜喝起面來。
華強嫂看兩個小孫子在睡覺,端起扔滿尿布的盆去院裡洗,兒子打了聲招呼,繼續收拾着屋子。
華強嫂洗好晾上,剛回屋,周麗紅已吃好,手裡握着一把瓜子,磕巴磕巴吃着。
周麗紅眼皮不挑一下,邊磕瓜子邊對華強嫂說,孩子該買奶粉了。
華強嫂應聲附和着,說我這就去拿錢。
以前兒子沒結婚時,打工掙的錢都上交華強嫂,自從結婚後,兒子的工資她一分錢也沒見過。
麗紅的奶水不夠兩個孩子吃的,地裡的收入都給孩子買奶粉了。華強哥和華強嫂省吃儉用,而兒媳每天大手大腳,零食不斷。
華強嫂想想就來氣,氣歸氣,該拿錢時還得拿,總不能讓孫子餓着。
五
2008年,由于市場行情低落,印花廠的生意日漸衰退,最終被迫關閉。
李平安失業在家,為了工作四處奔波。
後來,經熟人介紹去了北京,找了個給各個商場送貨的活。
自從兒子平安去北京後,兒媳麗紅帶着孩子住在娘家。華強嫂想孫子時,就買點禮品去看看。
這段時間是華強嫂最輕松的時候,不用看兒媳的臉色,也不用在她面前低聲下氣。
可是舒心的日子沒過一年,煩心事便接踵而來。
一天,華強嫂剛吃完晚飯,兒媳麗紅怒沖沖地從外面進來,還沒進屋就在院子裡大聲嚷起來:
你看看你生的好兒子,在外面打工,傍上一個富婆,不要我們娘兒仨了,你們家都是一群混蛋。
華強哥和華強嫂慌忙出屋,說進屋慢慢說。
沒曾成想,麗紅坐在地上連哭帶罵,泣不成聲。
鄰居聽到後,過來勸她,麗紅看來了好多鄰居,才止住哭聲,起身說了一句:“我要和你兒子離婚!”扭頭走了。
華強嫂雲裡霧裡,借了鄰居手機,給兒子打電話。兒子說,幾句話說不清,他正在回家的路上。
兒子回家後,華強嫂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
六
原來,兒子平安在北京打工期間,遇到以前在廠裡一起上班的女同事,女同事的丈夫是個一棍子悶不出屁來的老實人。
女同事想和丈夫一起去當北漂撈金,但丈夫死活不答應,舍不了窮家。
女同事一氣之下,隻身一人闖北京。在北京勞務市場,每天打二份工,一月下來,能掙幾千塊錢。
平安和女同事在人生地不熟的北京相遇,老鄉見老鄉,特别親切。閑暇之餘,勞累之後,相約吃飯,聊天。
有事相互照顧照顧,時間一長,兩人學着别人的樣子,做了臨時夫妻。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作為妻子,麗紅隐隐感到平安有些不對勁,電話打得少了,有時還打不通,要不就是電話裡有其他聲音。
她從别人的口中也打聽到一些微妙的信息,便決定去看個究竟。
她把孩子托付父母,謊稱平安讓她去北京旅遊,拿着平安留給她的地址,悄聲無息去探虛實。
平安和女同事沒想到麗紅從天而降,事實擺在眼前,麗紅怒氣沖天,扇了女同事幾耳光。
平安想上前阻止,女同事嘴角流血,沖平安擺擺手,說:讓她打,是我對不起她。
麗紅扇了女同事幾耳光,又沖平安頭上、臉上、身上捶打,連哭帶罵。
直到打累了,罵累了,坐在地上喘了半天,起身對平安說了一句:我們離婚!便跌跌撞撞地走出出租屋。
等平安回過神來追麗紅,已不見蹤影,打了幾次電話也不接,再打時,提示已關機。平安便火急火燎地買票往家趕。
華強哥和華強嫂強壓怒火聽完,華強哥忍不住罵了平安一句:你個混賬東西。
平安慚愧地低下頭。
華強嫂也沒好氣地說:不要給我們講那些傷風敗俗的事情,你說這事該咋辦?
平安忙說我去給麗紅賠禮道歉,希望她能原諒我,看在孩子們的份上,她不會離婚的。
七
第二天微微亮,平安帶了些營養品,去了麗紅家登門道歉謝罪。
來到門前,平安拿出手機給麗紅打電話,還是關機,隻好敲門。
然而麗紅爸是個爆脾氣,見敲門的是平安,連推帶搡,把平安趕出門外,營養品散落一地,就差一點動手開打了。
任憑平安在門外如何認錯,道歉,麗紅家大門緊閉。
平安心情低落,無奈而歸,華強嫂隻得請在村裡有威望的老趙叔去說和。
老趙叔就是麗紅爸給麗紅提親托的媒人,老趙叔一進門,見麗紅爸臉色還陰沉着,氣沒消。
麗紅媽見老趙叔來了,熱情地打着招呼,端茶倒水。
麗紅滿臉憔悴,心不在焉地陪兩個孩子玩積木。
老趙叔坐在沙發上,喝了一口茶,問麗紅爸對這件事是怎麼想的。麗紅爸對老趙叔說,我就一個閨女,我沒讓她受過一點兒委屈,離婚!這事沒商量!
老趙叔耐心勸解,說道:你就忍心讓孩子骨肉分離?缺爹少娘的?
平安是個好孩子,迷途知返,就原諒他一次吧,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麗紅爸沉思了一會說,先晾他些天,清醒清醒腦子,再來接。
老趙叔見麗紅爸松口了,提溜的心像石頭一樣落下來,事情總算圓滿解決。
老趙叔回來後,對華強嫂說,麗紅想住幾天,讓平安過幾天去,接回來就是,他爸已同意了。
華強哥和華強嫂千恩萬謝,非要留老趙叔在家吃飯,老趙叔打趣說,等把娘兒三接回來,請我去飯店撮一頓!
華強哥嘿嘿笑道:那當然,一定請你撮一頓。
然而過了幾天,平安去接麗紅時,麗紅變卦了,非讓平安答應,以後她要掌握全家的财政大權,不管打工掙的還是地裡的收入,都得交給她,免得都給你姐了。
平安見麗紅得寸進尺,他說他做不了媽的主,得回家和母媽商量一下。
平安回來一說,華強嫂當時就來氣了,啥時候輪着你當家?當你自己家還不滿足,還要當全家人的家。
華強嫂的父親就是早早把家交給兒子,在病重期間,兒媳不出錢給父親治病,去世了。
華強嫂聽了心裡像針紮一樣疼,忽然冒出一個念頭:這樣的兒媳還是不要的好,想想當初兒媳作威作福的樣子,一家人在她面前低聲下氣的日子。
華強嫂痛下決心,對兒子說:“讓她娘家住着吧,我們不要了,愛咋地咋地。”
平安聽了母親的話,五味雜陳。
自從和麗紅結婚以來,麗紅從心裡看不起他家人,嫌他家小家子氣,精打細算,給她零花錢少得可憐,好多天不買肉吃,過着苦日子。
平安明白,自己家庭生活條件無法和麗紅家比,但是母親已經夠奢侈了,以前很少買肉和菜,現在買的肉和菜大多數都給麗紅留着吃。
她還不滿足,這門不當戶不對的,真的很難相處。
但是麗紅對平安是真心喜歡,她用她的工資給平安買衣服、買鞋,甚至皮帶、刮胡刀。
照麗紅的話說,她要把平安打扮成世上最帥的男人!
況且,麗紅為他生下一對雙胞胎兒子,那是他們愛情的結晶,他從沒想過要離婚。
平安對華強嫂說,他想接麗紅回家。
華強嫂聞聽此言,厲聲說,如果你把麗紅接回家,我就不認你是我兒子,我受氣受夠了!
平安見母親心意已決,隻得默默傷心。
華強哥也喟然長歎,他知道自己說什麼也沒有用,華強嫂從來是說一不二。
八
華強嫂找到老趙叔,說明此事。
老趙叔一聽,忙說:還有這事?我去問問,哪能不接呀,說什麼也得接來。
老趙叔去後,才知道是麗紅自己的主意,父母把她訓了一頓,當父母的都為了孩子,累死累活的,那裡有什麼外心。
再說花錢向你們小輩伸手要,那是什麼滋味。
麗紅知道自己太貪心,答應跟平安回家。
老趙叔馬不停歇來到華強哥家,說去接麗紅吧,這次準确無誤。
沒想到華強嫂說什麼也不要了,不接了。
老趙叔起身悻悻離去,出門後,罵了自己一句:我是吃飽了撐的,多管閑事,落得個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過了幾天,麗紅爸不見平安來接,便去老師叔家問怎麼回事。
老趙叔把來龍去脈一說,麗紅爸神色黯然,歎了一聲:各自珍重吧。
2010年,平安和麗紅離婚了。
兩個孩子歸平安撫養。平安去了省城當了一名保安,前年又談了個對象,女方帶一女兒,兩人商量結婚後不要孩子。
兩個孩子漸漸長大,華強嫂接送孩子上下學,上初中後都住在學校,過大禮拜才回家。
麗紅離婚後,也外出打工了,後來遠嫁他鄉。
麗紅每年回次家,孩子沒有手機時,就托人捎信,讓孩子和她團聚,再給些零花錢。
現在她又有了孩子,和這兩個孩子來往也少了,隻是兩個孩子有時間會去看望姥姥和姥爺。
華強嫂自己省吃儉用,但不會委屈兩個孫子,每到開學,給孫子的書包裡塞些零食,給足夠的零用錢。
倆孫子越來越大,開銷越來越多,華強嫂負擔越來越重。
春天,華強嫂給種紅薯大戶栽紅薯,麥收時節,銀花含苞待放,是摘銀花的旺季。
6月份,是蟠桃收獲季節,華強嫂去摘蟠桃。秋後拾紅薯,摘梨。
長年累月的勞作,華強嫂落下腿疼的毛病,腿不能着涼,每到摘銀花時,把腿綁上塑料袋,腳上穿靴子。
2020年疫情,華強嫂用她打零工的錢,買了兩部手機,讓倆孫子在家上網課。
眼看兩個孫子到了提親的年齡,有錢的在縣城買房,沒錢的在自家的宅基地蓋二層樓房。
華強哥因年歲已大,工廠拒收,隻在周邊打打零工,每天也能掙一百多塊錢,現在因為疫情,每天做核酸,零活也少。
再怎麼掙錢,也不夠給孫子花幾十萬買房的。
去年秋後,華強嫂用全家人攢得全部的積蓄——30萬,蓋了三間二層樓。
九
華強嫂的倆個孫子今年參加高考,一個考上本科,一個落榜,落榜的已去複讀。
華強哥和華強嫂負擔更重了,昨天看到兩人去地裡。
華強哥的背比以前更彎,頭上的白發比以前更多,臉上的皺紋比以前更深了。
華強嫂的腿比以前更瘸,能說會道的她,變得話少了,隻是去地裡更勤了。
人,行走在人世間,如履薄冰,每走一走都要小心謹慎,盡管前途渺茫,但依然前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