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文言虛詞有幾種用法

文言虛詞有幾種用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13:17:40

一、句首語氣助詞

(一)蓋

表示下邊說的話是一種帶推測性的斷定。有時可譯為“大概”。

嘗贻餘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魏學洢《核舟記》)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蘇轼《記承天寺夜遊》)

(二)夫

用在句首,有引起議論的作用。現代漢語無此用法,不必譯出。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張溥《五人墓碑記》)

夫禍患常識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憐人也哉!(歐陽修《伶官傳序》)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王羲之《蘭亭集序》)

惟(用在年月、朝代前,表示叙事開端,可不譯出)

《書·召诰》:“惟二月既望。(《書·召诰》)

二、句中語氣助詞

(一)者

表提頓。提出人或事物,停頓一下,使讀者注意後面說明或解釋的部分,可不必譯出。

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柳宗元《小石潭記》)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陳涉世家》)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二)也

表示語氣的舒緩或停頓,不必譯出。

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退秦師》)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嶽陽樓記》)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告乎吾,吾從而師之。(《師說》)

餘聞之也久。(《傷仲永》)

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蜀道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逍遙遊》)

(三)乎

相當于“于“,表示語氣的舒緩。

叫嚣乎東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說》)

鼓瑟希,铿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赤壁賦》)

(四)兮

多用于韻文,表示語氣的舒緩或停頓,可譯為“啊”。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離騷》)

文言虛詞有幾種用法(文言虛詞中助詞類語氣詞詳解)1

三、句末語氣助詞

(一) 表示陳述語氣

1.也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口技》)

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2)表示解釋、肯定。可不譯,有時可譯“啊”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鄒忌諷齊王納谏》)

2.矣

(1)表示已然,即已經實現的事情,可譯為“了”;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曰:“泯然衆人矣。”(《方仲永》)

(2)表示将然,即将要實現的事情,可譯為“了”。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将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荊轲刺秦王》)

今将軍誠能命猛将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赤壁之戰》)

3.焉

今譯“呢”。

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刿論戰》)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4.耳

今譯“罷了”。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國也》)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承天寺夜遊》)

5.已

今譯“了”。

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退秦師》)

6.雲

含有根據傳聞而不十分肯定的語氣,可不譯出。

嘗贻餘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核舟記》)

人以其雄健,呼宋将軍雲。(《大鐵椎轉》)

文言虛詞有幾種用法(文言虛詞中助詞類語氣詞詳解)2

(二)表示疑問、反問語氣

1.乎

(1)今譯“嗎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石鐘山記》)

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項脊軒記》)

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

(2)今譯“呢”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說》)

甯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 (《屈原列傳》)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赤壁賦》)

文言虛詞有幾種用法(文言虛詞中助詞類語氣詞詳解)3

2.邪(耶yē )

(1) 今譯“嗎”

且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邪?(《信陵君竊符救趙》)

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孫權勸學》)

(2)今譯“呢”

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逍遙遊》)

3.與(欤,yú ,繁體字為“與”及“歟”)

(1)今譯“呢”

無懷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五柳先生傳》)

嗟乎!大閹之亂,缙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欤?(《五人墓碑記》)

(2)今譯“嗎”

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

曰:“可得聞與?”(《齊桓晉文之事》)

唯求則非邦也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4.哉

(1)今譯“嗎”;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我豈有所失哉?(《信陵君竊符救趙》)

疑其改悔,乃複請之曰:“日已盡矣,荊卿豈有意哉?(《荊轲刺秦王》)

(2)今譯“呢”

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鹄之志哉!(《陳涉世家》)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賦》)

石之铿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石鐘山記》)

5.也

今譯“呢”

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世家》)

(三)表示推測語氣

今譯“吧”。

公子目夷曰:“小國争盟,禍也。宋其亡乎,幸而後敗。”(《左傳·僖公二十一年》)

(四)表示感歎語氣

1.哉

今譯“啊”。

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鹄之志哉!”(《陳涉世家》)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伶官傳序》)

2.夫

今譯“呀、啊”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

3.也

今譯“呀、啊”下之以躁急自敗,窮暮而無所歸宿者,其猶是也夫!(周容《渡者之言》)

4.矣

今譯“啦”

使陽處夫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