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第24回摘抄?一、好詞摘抄1.眉花眼笑:形容非常高興、興奮的樣子,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儒林外史第24回摘抄?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一、好詞摘抄。
1.眉花眼笑:形容非常高興、興奮的樣子。
2.手舞足蹈:雙手揮舞,雙腳跳動。形容高興到極點的樣子。
3.不一而足:指同類的事物不止一個而是很多,無法列舉齊全。
4.坐立不安:坐着站着都不安穩。形容心情煩躁不安的樣子。
5.紛紛不一:各不相同。
二、好句摘抄及賞析。
1.老和尚道:“我方才不是說的,人家拿大錢請先生教子弟,還不肯讀;像你小檀越偷錢買書念,這是極上進的事。但這裡地下冷,又琉璃燈不甚明亮,我這殿上有張桌子,又有個燈挂兒,你何不就着那裡去念,也覺得爽快些。”(P128頁)
賞析:語言描寫,老和尚讓牛浦郎到殿上的桌子上念書,體現了老和尚的善良、熱心。
2.仔細算來,“三讨不如一偷”,趁老和尚不在家,到晚把房門掇開,走了進去。見桌上擺着一座香爐,一個燈盞,一串念珠,桌上放着些廢殘的經典,翻了一交,那有個甚麼詩?浦郎疑惑道:“難道老師父哄我?”又尋到床上,尋著一個枕箱,一把銅鎖鎖着,浦郎把鎖撬開,見裡面重重包裹,兩本錦面線裝的書,上寫“牛布衣詩稿”。浦郎喜道:“這個是了!”慌忙拿了出來,把枕箱鎖好,走出房來,房門依舊關上。(P128頁)
賞析:心理、神态、動作描寫,将牛浦郎偷詩稿的過程生動形象地叙述出來了,體現了牛浦郎的不守本分、品行不端。
3.将這兩本書拿到燈下一看,不覺眉花眼笑,手舞足蹈的起來。(P128頁)
賞析:神态描寫,“眉花眼笑”和“手舞足蹈”寫出了牛浦郎看到詩文後非常開心。
4.因想:“他這人姓牛,我也姓牛。他詩上隻寫了牛布衣,并不曾有個名字,何不把我的名字,合着他的号,刻起兩方圖書來印在上面,這兩本詩可不算了我的了!我從今就号做牛布衣!”(P129頁)
賞析:心理描寫,牛浦郎為了出名,竟冒充牛布衣,體現了他的卑鄙無恥和急功近利。
5.浦郎恐他走到庵裡,看出爻象,隻得順口答道:“極承先生見愛。但目今也因鄰郡一位當事約去做詩,還有幾時耽擱,隻在明早就行,先生且不必枉駕,索性回來相聚罷。圖書也是小弟明早來領。”(P129頁)
賞析:語言描寫,寫出了牛浦郎的狡猾、富有心機、謊話連篇。
6.次日又到庵裡走走,自想: “老和尚已去,無人對證,何不就認做牛布衣?”(P132頁)
賞析:動作、心理描寫,牛浦郎決心要冒名牛布衣,表現了他的貪慕虛榮、富有心機、品行不端。
7.蔔老聽了,慌忙走過來,見屍首停在門上,叫着:“老哥!”眼淚如雨的 哭了一場。(P132頁)
賞析:動作、神态、語言描寫,寫出了蔔老知道老親家去世後非常痛苦、傷心,說明他們情誼深厚。
8.牛浦兩口子沒處住, 蔔老把自己家裡出了一間房子,叫他兩口兒搬來往下,把那房子交與閘牌子去了。(P132頁)
賞析:蔔老空出一間房子來給牛浦兩口子住,體現了蔔老的善良、老實、忠厚,對牛浦兩口子極其關愛和照顧。
9.那日搬來,蔔老還辦了幾碗菜替他暖房,蔔老也到他房裡坐了一會。(P132頁)
賞析:蔔老不僅給房子牛浦兩口子住,還辦菜席替他們暖房,體現了蔔老的老實、善良、重情重義。
10.蔔老先送了幾斤炭,叫牛浦在房裡生起火來,又送了一桌酒菜,叫他除夕在房裡立起牌位來祭奠老爹。(P133頁)
賞析:除夕蔔老給牛浦兩口子送炭、送酒菜,讓牛浦祭奠老爹,體現了蔔老的老實、厚道、重情重義,對牛浦兩口子極其關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