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民生投資項目?文/圖/表:廣州日報記者 李鳳荷、王荔珏、梁紅舉、劉麗琴、陳白帆,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十大民生投資項目?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文/圖/表:廣州日報記者 李鳳荷、王荔珏、梁紅舉、劉麗琴、陳白帆
上周,廣州市政府公布“2015~2016年民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實施計劃”,其中市本級項目85個,總投資約945.4億元。此次千億民生工程的打造,将從文化、教育、醫療等多個方面惠及千家萬戶,同時,還将令不少新區的生活配套設施得以進一步完善,促進新區人口的進駐。
廣州日報訊 (記者王荔珏)上周,廣州市政府公布“2015~2016年民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實施計劃”,其中市本級項目共85個,總投資約945.4億元。來自廣州市發改委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5月份,“實施計劃”已累計完成投資約187億元,占總投資20%。
據了解,在政府打造的千億民生工程中,市民已直接感到受惠的是完成投資占比最高的領域——公園項目。6月1日,廣州市“1 12”個兒童公園已全面開放,當天接待的遊客就高達33.3萬人次。
據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提升廣州城市軟實力的重大項目部分已開工,如粵劇藝術博物館、國家檔案館新館二期工程等項目施工進展順利,廣州美術館、廣州文化館、南漢二陵博物館等已奠基。
與此同時,保障民生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進展也較快,特别是15個在建的廣州市政府保障性住房工程,今年新增投資已超過10億元。
老城區粵味更濃
此次千億民生工程的打造,将從文化、教育、醫療等多個方面惠及千家萬戶的百姓,同時,還将令不少新區的生活配套設施得以進一步完善,并将促進新區人口的進駐。
以文化場館建設為例,列入2015~2016年市本級社會民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有27個。目前在建項目6個,包括南越國史研究及保護中心、廣州少兒圖書館新館、廣州水博苑等;新開工項目13個,包括“四大館”、廣州粵劇院(新址)、廣州地鐵博物館等。
從項目的分布來看,在天河、越秀、荔灣、海珠等中心城區,此次千億投資涉及的民生工程大多圍繞着文化、文體設施的建設,如天河有廣州粵劇院整體搬遷至珠江新城、體育中心全民健身綜合場的改造;當然,最搶眼的還是海珠,有“四大館”項目——美術館、科學館、博物館新館和文化館紮堆進駐。
新城區生活漸成熟
教育設施的建設則以新區為主。在南沙,就有已落戶在此的廣州外國語學校二期擴建在即;東部闆塊樓市的“潛力股”黃埔同樣也将在教育配套上發力,将加快第三少年宮的建設;增城獲得的最大利好就是廣州教育城的建設。
多個優質教育資源得以在新區建設或擴建,将不僅有效減少區域内的人口流動,同時對新區人口的進駐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以廣州外國語學校二期擴建為例,這不僅可免除家長耗時費力送孩子到市中心接受教育之苦,同時,對于想置業新區的“剛需”買家來講,也是實質性的利好。而黃埔一旦增添了第三少年宮,也就無需再與天河争搶此類資源了。
傳統居住旺地
着重打造文體醫療設施
海珠
“四大館”落地最亮眼
廣州市兩年投千億建85個民生設施,對海珠來說,最亮眼的是“四大館”項目——廣州美術館、廣州科學館和廣州博物館新館選址廣州塔以南地塊;廣州文化館則選址于海珠湖東北部,與嶺南文化大觀園一起。據了解,“三大館”的拆遷已啟動,範圍比原先設定的較小,“文化館”周邊較少民居,預料影響居民生活的程度不及“三大館”。
“四大館”集中在中軸線南端,坐落海珠區東部,對周邊樓市來說是一大利好。“三大館”位于小蠻腰附近,周邊在售的樓盤為合生紫龍府,該盤目前開售兩棟靠近獵德大橋下橋車道的組團,都為188平方米的四房單位,靠近馬路的一棟可享開闊的江景,價格在4萬元/m2,面對小區園林的另一棟售價則為3.6萬元/m2。
廣州文化館位于海珠湖東側,與之距離最近的是海珠湖景峰。該盤銷售到二期的時候遭遇收樓難以及“爛尾”問題困擾,當時售價在2.7萬元/m2。根據地産人士估算,該樓盤價格目前應為3萬元/m2以上。
越秀荔灣
文體配套為高價“加碼”
民生設施中涉及到越秀、荔灣的,主要是文化、文體和醫療方面。大部分涉及到的重點工程預計在今年6月份至年底動工。以文化、文體為主的民生工程可以讓原本就嶺南底蘊豐厚的老城區,更具有文藝範兒。而包括越秀遊泳場體育設施的改造,則能讓全民健身活動有了更好的去處。
然而,在老城區各種配套設施更加齊全的同時,高昂的樓價卻也讓老城區的居住門檻日益提高。根據網易房産的統計數據,近半年越秀區一手住宅均價已超過4萬元/m2,荔灣區由于推貨集中在大坦沙和原芳村闆塊,均價在2.5萬元/m2左右。
不過,越秀區的住宅項目确實是買少見少,文化、文體設施集中的東山口、公園前一帶,僅有少數公寓項目在售,如公園前地鐵上蓋的捷登都會,近期簽約均價在3萬元/m2左右。因為無學位優勢,目前越秀區公寓産品價格和住宅仍有很大差距。
白雲
嘉禾望崗終于有了醫院
白雲區的重點工程更偏向于醫療方面,如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新址二期,目前是确定在白雲嘉禾望崗一帶。據了解,白雲區白雲大道及白雲新城一帶,長期缺乏大型醫院,當地居民看病相當不方便。這一片區集中了嶺南新世界、時代玫瑰園、雲山詩意、嘉雲府、凱雲新世界等多個大型社區,目前一手住宅均價主要在2.4萬至4萬元/m2之間,但周圍不管教育、醫療甚至文體設施配套仍在完善中。
天河
将可上天體看網球盛事
作為12個市屬文化基礎設施項目之一的廣州粵劇院,将整體搬遷到珠江新城,新址将于年底動工。新址地點就定在馬場路旁,紅線女藝術中心東側的地塊。對于已有衆多文化設施的珠江新城而言,中軸線區域及西部區域顯然發展更加成熟,東部則稍遜色些,粵劇院的建成将可明顯帶動東部區域的發展,并輻射員村闆塊。
而體育設施天河體育中心全民健身綜合場改造工程将會使得周邊居民運動健身更加方便。項目位于天河體育中心東北側,設觀衆席3500個。項目建成後一方面用于舉辦WTA賽事,滿足市民觀賞國際頂級網球賽事的需求;另一方面,在非賽時可轉換為網球訓練場地、籃球場或小型足球場,方便群衆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新興居住闆塊
主打教育及配套擴容牌
黃埔
第三少年宮終于落定
廣州市第三少年宮“出身”坎坷,從立項、選址到開工曆時11年,最終選址黃埔區文化中心。
數據顯示,目前廣州第一、第二少年宮每年能提供8萬餘個學位,但報名的人數卻往往超過五六倍,市第三少年宮的建設将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位緊缺的問題。第三少年宮選址老黃埔區府,具有最大的覆蓋範圍,對提振老黃埔區的經濟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不僅周邊的君和名城、東城華庭都會得益,整個黃埔區甚至天河東地鐵5号線沿線的居民都會受益。
增城
教育城讓交通“提速”
在千億民生工程中,增城獲得的最大利好就是廣州教育城的建設。12個市屬教育設施項目中的廣州職業技術院校遷建一期工程,就是廣州教育城一期。
廣州教育城選址增城朱村街,總用地面積約30平方公裡。2015年9月前拟入駐3所高職院校、6所中職院校、4所技工院校及廣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鑒定基地,容納師生約13.3萬人。
根據規劃,廣州教育城交通上擁有1條城際2軌道3快速和4條高速,分别是:穗莞深城際,地鐵21号線和14号線,新新快速路、廣汕快速路、東部快速路,以及北三環高速、新派高速、廣河高速和花莞高速。
随着廣州教育城的建設以及區域内地鐵21号線的施工,增城朱村闆塊的房地産發展前景也相當被人看好,不僅有教育城内的教育資源,而且師生資源也為樓市發展提供支撐,加上區域交通、配套的完善,從去年底開始,朱村闆塊新上市樓盤就保持熱銷狀态,樓價也由7000多元/m2向9000~1萬元/m2左右進軍。
南沙
外國語學校要建二期
位處南沙的廣州外國語學校是廣州市教育局直屬公辦、全日制寄宿制完全中學。如今,該校二期建設備受廣大市民的關注。據廣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将解決南沙自貿區乃至珠三角地區高端外籍和港澳台人士子女入學需求。
剛在南沙買了房的市民徐小姐表示,外國語學校二期擴建,這對置業南沙、尤其是在外國語學校對面的南沙金茂灣的買家而言無疑是實質性的利好。
但南沙居民殷先生就認為,在南沙明珠灣區小區最集中的一帶,還應該快速建設大批優質的學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