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清明詩裡說路上行人欲斷魂,為什麼會斷魂呢?
現在的很多人清明節不都過得很快樂嗎?潇灑了全國幾日遊,哪兒來的斷魂呀?到底是時代的變化,還是杜牧的詩有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挺簡單的,那就是因為清明節是一個用來祭祀先祖的日子,古代人在追思先祖方面比現代人更加慎重其事,更加講究禮儀。
因為“百善孝為先”,而且在漢代的時候還有“舉孝廉”,也就是說你如果足夠孝順,是可以去做官的。一是出于真心悲痛,二是習俗使然,大家都很悲痛,所以清明祭祀是莊重、悲傷的。
那麼,我們是不是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杜牧說的“路上行人欲斷魂”了呢?清明時節本來天氣就不好,雨紛紛,就好像老天流淚一樣,配合大家對先人的思念。既有原因,又有環境,既有條件,又有風俗,路上的行人如何不斷魂?
有朋友說,這裡的“路上行人”是指沒能趕回家祭祖的羁旅之人,因為沒辦法祭祖,感覺很悲傷,很對不起祖宗,這樣說也行,但是大的基礎是建立在祭祀的悲情之上的。
這位題主,難道不知道清明節的祭祖、掃墓、上墳的習俗嗎?提出這樣的問題。
一般來說這個問題,到這裡就解答完畢了。因為清明節要上墳,要給祖宗上香,思念先人,所以悲傷,才“路上行人欲斷魂”。
不過就我個人理解,這個大衆答案并不貼切。
有朋友就會說,不貼切,那你說個毛線啊?
那是因為這種理解是一種通俗化的錯誤常識,作為一個中國人,如果這種錯誤的常識都沒有,當然有必要先交代一下——然後我再說說這種常識錯在哪裡。
其實,清明節真的是個歡樂的日子。
而我們祭祖、掃墓、上墳原本應該是在清明節前的“寒食節”。也就是韓翃那首著名的《寒食》所寫的日子: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這個寒食節始自介子推被燒死,這裡就不細說了,我們隻要清楚一點,寒食節是禁火的,而且周期還比較長。
在這個月份,因為天氣好轉,大家又還沒有開始務農,以節日為借口的相親、勾搭就比較多——所謂春心萌動。農曆三月上旬,前後就有三個節。
第一個是上巳節,大家歡快相聚、一起下河沐浴、插柳辟邪的日子,也是元宵節之後男女相約最好的日子。過了這個歡快的節日,就進入了寒食節。
寒食節禁火,意味着什麼?隻能吃冷食。這對已經進入文明熱食階段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修苦行。因此才有“輕煙散入五侯家”,做什麼?偷偷傳火種給諸侯破忌呢。但是諸侯可以偷偷用火,老百姓是不行的。雖然這一規則從最開始的行政命令發展到後來成為習俗,并沒有誰去強制執行,但是習俗的力量太強大了。
所以,寒食節是非常難熬的。天天吃冷食,過得人不人鬼不鬼,幹脆就趁這個時節去掃掃墓,以表孝心。掃墓上墳的習俗是這麼來的。
而清明,隻是一個節氣。一般是在寒食的最後一天或者第二天,那麼終于開禁了,大家自然要出去踏青,要美酒佳肴,大快朵頤了。
一直到現在,還有很多地方都遵守着隻能清明節前掃墓的規矩,其實就是寒食節上墳。清明是一個快樂的日子,清明之後就不要掃墓了,不要把那種悲悲切切再帶進美好的春天。
随着時間的推移,上巳節、寒食節都慢慢消失,但是老百姓的習俗保留下來了。踏青、插柳這些上巳節的歡快,寒食節祭祖招魂的悲傷、挂青,這些習俗行為就都被清明這個節氣日子給挪用了過來。
大家要注意,清明原本隻是一個節氣,并不是節日,而清明節放假也是近幾年才有的事情。
所以,大家夥清明出去玩,出去哈皮,其實暗合了古代正統的風物人情。
那麼我們再來看: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行人不應該是開心嘛,為什麼“欲斷魂”?其實未必不是給寒食節冷食給憔悴的,“借問酒家何處有”,你以為杜牧是要借酒消愁嗎?
不過是因為可以吃熱食美酒了,他是要去海吃一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