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隻能有一個影帝,你會選誰?
是不是回想起被那個世紀難題支配的恐懼了——
張頌文和張譯,究竟誰演技更好?
我選擇放棄,投範偉老師一票。
如果我不說,你們可能不知道。
範偉的新劇《立功·東北舊事》上線了,也結局了。
豆瓣7.6分,還算不俗的成績,但依舊沒什麼熱度。
相比《狂飙》全民追劇似的海嘯浪潮,《立功·東北舊事》濺起的小浪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這幅場景,讓我想起了那年的金馬獎頒獎現場。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周冬雨和馬思純的雙黃蛋影後,鮮少有人關注獲得金馬影帝的範偉。
就連單獨的報道都少得可憐,媒體吝啬的筆墨提起時還不忘加上“爆冷”一詞。
圖源:網絡
時至今日已經7年了,可範偉被低估的半生,還在繼續。
他的演技名氣和演技實力仿佛永遠在兩個軌道運行。
範偉的演技,何時能被正視?
範偉的演技有多厲害?
談起範偉,大多數人眼前浮現的角色是“腦袋大脖子粗”的夥夫、“東北第一狠人”範德彪、結巴的藥匣子、愛作詩的王木生。
卻很少有人能想到看車人杜紅軍、司機老崔、農場主任丁務源。
盡管後面的這些角色讓他獲得影帝,受到主流的認可。
自他轉型開始,範偉已經向前走了20年了,遺憾的是,我們的掌聲仍舊停留在20年前。
是時候該看看範偉的另一面了——
被低估的影帝。
範偉最為人稱道的是他對小人物的演繹。
著名導演黃建新就曾說過,小人物是最難演的,它不是依靠單純的表演技巧,而是需要通過絲絲相扣的細節累積出來。
圖源:《央視人物》
在《耳朵大有福》中,範偉飾演的鐵路機械工人王抗美退休了,身處中年危機,上有老下有小,老婆還生病住院,家裡亂作一團,他被迫在生活的泥潭中苦苦掙紮。
影片中,範偉加入了很多他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細節,比如有段情節模仿他爸爸,天一冷就戴上口罩,戴上白手套,騎車前,在自行車座上“啪啪”抽兩下,以抽掉上面的灰。
圖源:《耳朵大有福》
還有一些細節是現場發揮的,影片中他和父親守着爐子抽煙,父親撕一塊紙,擱爐子裡一放,點着後,他叼着煙順勢往那湊近點上了。
圖源:《耳朵大有福》
不過最難的是,他需要去展現王抗美複雜的情感層次,那種在大時代的困境中身不由己的無奈。
影片中有這樣一個場景:
王抗美在人群中跳舞,他的兩條胳膊僵硬地擺動着,嘴角使勁向兩邊咧開,但這幅畫面卻讓人絲毫感受不到開心,他就像是被命運架起的玩偶,隻感到絕望和悲哀。
圖源:《耳朵大有福》
範偉拍完這部電影後,導演張猛說:“我認為範偉的表演超越了以往的所有作品”。
圖源:《耳朵大有福》
範偉的演技是在不斷進化的。
他曾說過自己之前的表演是“出于一種直覺”,到了《耳朵大有福》,他開始去思考這個人物本身,“他的處境、他的時代、他生長的土地、他堅強背後的無可奈何”。
盡管前期靠直覺,就已經讓他接連獲得各種國際大獎了——
轉型第一部作品《看車人的七月》,讓他奪得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男主,之後的《芳香之旅》又讓他獲得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特别表演獎。
圖源:《看車人的七月》
再到《不成問題的問題》,他的表演又上升了一個台階。
影片中,他飾演一位城府極深的農場主任,遊走于各種人際關系之間,你永遠都看不清他真實的面目,以至于沒辦法給他下一個好人或者壞人的定義。
因為這時的範偉已經把眼光放得更加長遠,他考慮到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所有的愛和恨都不是100%的”。
圖源:《不成問題的問題》
在這部影片中,範偉最厲害的地方就在于,他表演得很“淡”。
很多時候,要想體現演技好,似乎就得是那種情緒大開大合的表演,至少熱搜上“演技炸裂”的話題下流量們的表演是這麼告訴我們的。
但在這部影片中,範偉全程沒有一場爆發戲,卻将人性的幽微極為細緻地表現了出來。
憑借這部影片,他獲得金馬影帝,金馬獎評委許鞍華評價他的表演時說:“他演一個不能說是壞人的角色卻誠懇到可怕,表演還可以幽微到如此地步”。
圖源:《不成問題的問題》
到後期,範偉的演技已經進化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進入角色後,他可以激發出角色的本能并自然地做出合理的行為。
《鐵道英雄》中,有一段情節是,範偉飾演的卧底老王與日本人在餐桌前對峙,這場戲他沒想過要哭,因為“絕對不能當着侵略者讓眼淚流出來”,但說到激昂時,眼淚不由自主地出來了。
這時,他沒有選擇簡單地擦掉,而是擡手随意在眼角掃了一下,将眼淚帶到手指上,再在桌下用力搓撚掉。
短短一兩秒,沒有思考的時間,一段即興的表演下意識地就出來了,但行為卻出奇地恰到好處。
圖源:《鐵道英雄》
有人說,真正的演員,你根本看不出他在演戲。
看到範偉,我才真正理解這句話。
成為影帝
為什麼範偉總是在被低估?
凡爾賽一點說,因為他太紅了。
搭檔趙本山,幾度登上春晚舞台,火遍大江南北,之後出演的一系列趙氏喜劇,讓他東北喜劇人的形象深入人心。
出去逛街,菜市場小販都讓他“走兩步”,有時候走着走着,突然有人從背後“啪”拍他一下,親切地喊他一聲“彪哥”。
更讓他哭笑不得的是,有次他走在路上,聽見後面有人說“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夥夫”,“他們都不知道我是範偉”。
圖源:《魯豫有約》
這種喜劇角色帶來的國民度,是他之後無論出演再火的文藝片、塑造再深刻的角色都很難超越的。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範偉被困在了喜劇的框架裡。
2003年,他剛演完《心病》,觀衆還沉浸在“心拔涼拔涼”的笑聲裡,範偉已經開始考慮轉型了。
他看中了《看車人的七月》的劇本,主動去找導演争取角色。
但導演敷衍的語氣,分明希望不大,因為導演怕觀衆一見到他就笑場。
再加上他本就不是科班出身,也談不上天賦。
畢竟16歲拜師學相聲那年,師父說他“條件一般”,連他自己都說:
“什麼是天才,就是不費什麼勁,又把它做得很漂亮。可我是費挺大的勁,最後做得隻是差不多。”
想要轉型,跳脫出喜劇演員的框架,範偉就必須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他不止是在與外界的刻闆印象做對抗,更多的,他都是在和自己對抗。
接下一部影片,他必須要相信角色。
在看《長安道》劇本時,他很難理解萬正綱間接把自己女兒殺害的情節。
為此,導演給他捋人物的行為邏輯,捋了好幾個小時才說服他,“我相信了這個角色,就答應演了”。
圖源:《長安道》
最重要的,他能不能給自己建立起信心,相信自己能演好。
作為主角之一的範偉,是《鐵道英雄》最後定下來的演員。
因為影片取材于真實事迹,他飾演的烈士是有原型的,範偉覺得自己不像英雄,也擔心烈士家屬的後代不接受他,一想到這他就特别打怵。
盡管導演解釋說:“就因為不像英雄才讓你演,因為你在日本人眼皮底下,做卧底這種工作”。
他還是決定親自去棗莊體驗一番,去鐵道遊擊隊的紀念館實地看看,“裡面有這些英烈的照片,我就覺得更信任自己能演了,因為他們看着真的就是像普通百姓那樣”。
圖源:《鐵道英雄》
确定角色後,範偉的征程才剛剛開始。
為了更好地理解角色、進入角色,他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來研究人物,再短下去,“我就會跟導演說我能不能晚點進組”。
研究角色期間,他會了解清楚角色的前史,角色所處的時代背景等等,他幹脆給人物寫個小傳,就算是隻有幾句台詞,他也一定要寫。
《芳香之旅》開拍前,他寫了一萬字的筆記。後來不寫了,換成了錄音,想起來就錄一下,最後一起聽,“聽完之後把腦袋裝得滿滿的,再做減法,這個人物可能就在心裡活起來了”。
圖源:《芳香之旅》
一切了然于胸,範偉才能放心地開拍了。
拍戲過程中,他對于細節的追求近乎到嚴苛的地步,甚至連自己都不肯放過。
在拍攝《不是問題的問題》時,有一場丁務源落水上岸後走回沙石灘的戲,“是在攝影機前停一下再走,還是一直往前走”,就這個小細節,他和劇組的人就研究了半天。
有時,一不小心出現失誤,他就會揪心很久。
《鐵道英雄》中,一句山東方言“喝酒”,在後期征集意見後改為了“哈酒”。
沒多久,範偉在網上看到一個棗莊人說方言,說得确實是“喝”,但這時,影片已經不能再剪了,影片中那七八個“哈”成了他心中的刺。
圖源:《鐵道英雄》
即使是接下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小配角,他也不放過一絲一毫的細節。
接到《手機》中磚頭哥的角色時,聽說要用河南話,他心裡有點“打鼓”,導演找了劇組的河南人,把台詞錄下來給他聽,但他聽完覺得還是不太地道。
因此他特地跑到鄭州,請教當地人,一字一句地跟着念,心裡才算有底了。
不光是台詞,他連穿着也考慮到了。
他以前飾演的都是東北農民,但河南農民和東北農民不一樣。
那時他在鄭州路過一個農村,正好馬路上過來一人,“穿一個跨欄小背心,外面穿個汗衫,然後叼一根煙卷,八字步,挺個小肚走,我一下就找着感覺了,現在電影裡這個造型就是根據那人來的”。
圖源:《魯豫有約》
為了演好一個人物,除了參與到台詞、服裝工作中,甚至他還參與到了設計、道具、打光的工作中。
導演梅峰一度覺得範偉有一種藝術上的精神潔癖。
這其實來源于範偉不自信的性格,“面對每一件事都很忐忑,忐忑的結果就是焦慮,焦慮的結果就是告訴自己一定得把這事兒弄好”。
圖源:《魯豫有約》
他不能夠迎接社會所有的一切
很難想象,熒屏上憨厚、耿直、不羁的範偉,私下卻是一個社恐。
趙本山就曾這樣評價過範偉:“他是一個很内向的人,不能夠去迎接社會所有的一切”。
這和他的成長經曆是分不開的。
小時候,範偉的父母總是吵架,每次他放學走到家裡的胡同前,他的心就開始狂跳,推開家門,如果看到媽媽臉上是高興的,他吃什麼都高興。
圖源:《藝術人生》
為了不惹父母生氣,他變得很乖。
父母對他要求嚴格,給他設立了各種條條框框,他都一一照做,比如家裡來人,作為孩子的他就要端着茶壺在客人旁邊等着,客人喝一口,他就要添一口。
這種充滿束縛的成長環境,讓他變得越發小心翼翼,性格也變得越來越敏感。
圖源:BTV文藝
但偏偏他走上了喜劇演員的路。
外人都以為他是一個特别風趣的人,常常邀請他去酒局逗個樂,活躍活躍氣氛。
可他一來,反而氣氛變得更低氣壓了,他每每往那一坐不喝酒,也不說不笑,别人還以為他在耍大牌,對方難受,他也尴尬,從此之後,他再也不想出去應酬了。
圖源:《藝術人生》
他不會說話,總是擔心自己的話會不會傷害到對方。
開劇本讨論會,他随身帶個錄音機,錄下全程對話,再讓助理整理成文字稿,他再回看,反省自己哪裡說錯話了。
也因此,他在生活中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在片場,除了創作,他從不說别的,拍完戲後,導演梅峰連他的電話、微信都沒有。
圖源:《魯豫有約》
他臉皮薄,說難聽點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他曾和趙本山、高秀敏演出過一個小品《面子》,趙本山找範偉要賬,錢沒要到還搭進去了好多錢。
這其實是根據範偉的真人真事改編的。
圖源:《魯豫有約》
範偉去大連參加比賽時,同行的鞏漢林曾向他借了300塊給媳婦買裙子,結果忘還他了。
當時,範偉的工資一個月才30塊,這相當于他快一年的收入了,但他不好意思要,姐姐建議他去看看孩子,順帶着提一嘴裙子的事。
去之前,範偉花了一個月的工資買了個布藝娃娃,談話中委婉地問他那件裙子好看嗎,結果鞏漢林還是沒想起來,他隻能打道回府,他還納悶兒,是不是自己之前欠了鞏漢林什麼東西沒還。
第二次,他又買了一堆東西去了,猶猶豫豫地總算說出來了,鞏漢林一拍腦門才想起這事。
圖源:《魯豫有約》
魯豫曾對他說“這種性格的人挺累的”,他無奈地點了點頭,“但沒辦法,改不了”。
之前朋友還建議他上真人秀鍛煉一下,他聽從建議去了,結果整場隻感到尴尬,手心緊張到冒汗,後來說啥也不上了。
圖源:《魯豫有約》
不愛應酬、不願社交、不喜曝光,這樣敏感的人,注定和追名逐利的娛樂圈格格不入。
但卻是對抗娛樂圈名利場的最佳利器。
因為他在意别人的看法,相對應的,他就會在意每一個觀衆:
“我怕出現纰漏,讓大家失望,我在每個人物身上傾注的心血很大,我屬于一根筋的人。”
為了不讓觀衆失望,他時刻都在反省自己。
每拍完一部戲,他都需要時間放空。
他會一直在腦子裡回想“哪個地方留遺憾了,哪種演法應該更好”,永遠在懷疑自己對不對。
圖源:《魯豫有約》
為了能呈現更好的表演,他還給自己定下了原則,隻接複雜人物的戲。
雖然最近幾年常說的“中年演員的困境”,範偉也不可避免地被波及到,遞上來的劇本常常是一些父親的角色,甚至無戲可演。
但他依然執拗地堅持着,等待更好的機會。
與其抱怨大環境,不如主動出擊,他成立了編劇工作室,專門為自己量身打造人物。
票房不高,熱度不高,甚至不賺錢也沒關系,隻要他可以一直演戲就好。
如果可以,他想一直演到老,“就像美國影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那樣,90歲了,還能演電影”。
圖源:《魯豫有約》
在浮躁的娛樂圈中,從不缺一夜爆火、飛黃騰達的故事,也不缺被名利欲望驅使锒铛入獄的故事。
唯獨缺少靜水流深、守望初心的故事。
就如同範偉,他用他笨拙的天真,逆着污濁的洪流,始終對抗着時代的局限。
點個「在看」,請把掌聲分一點給現在的範偉。
他不該是被低估的影帝,而是值得被所有人正視的影帝。
部分參考資料:
1.人物《範偉 暗裡妖娆》
2.環球人物《範偉,不動聲色地較勁》
3.界面新聞《【專訪】範偉:生活中的我不好意思,進入人物就能嚷得出來》
4.《魯豫有約》、《央視人物》、《藝術人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