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體征是體溫、脈搏、呼吸及血壓的總稱。生命體征受大腦皮質控制,它是衡量機體身心狀況的可靠指标,正常人生命體征在一定範圍内相對恒定,變化很小。而在病理情況下,其變化及其敏感。護理人員掌握生命體征的觀察技能與護理是臨床護理極為重要的内容之一。
(一)正常體溫:
口溫 36.3~37.2 ( 37.0 )
肛溫 36.5~37.7 ( 37.5 )
腋溫 36.0~37.0 ( 36.5 )
(二)常見異常:
1. 體溫過高 發熱程度的劃分(以口腔溫度為計)
①低熱 體溫37.3-38℃。
②中等熱 體溫38.1-39.0℃。
③高熱 體溫39.1-41.0 ℃
④超高熱 41℃體溫以上
2.體溫過低 臨床分級:
輕度 32~35℃;
中度 30~32℃;
重度 <30℃ 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
緻死溫度 23~25℃
(三)測量注意事項:
1.測量體溫前後,應清點體溫計數量,并檢查有無破損。
手工甩表時,不可觸及它物,防治撞碎。切忌把體溫計放于熱水中清洗或放在沸水中煮, 以免引起爆破。
2.精神異常、昏迷、嬰幼兒、口鼻腔手術或呼吸困難及不合作者,
禁用口腔測溫;腋下手術、創傷、炎症、出汗多者、肩關節夾不緊者不宜測腋溫;直腸或肛門手術、腹瀉、禁忌肛溫測量。 心肌梗死者不宜測肛溫。
3.嬰幼兒、危重者、躁動者應該專人看護。
4.病人如不慎咬碎體溫計而吞下汞時 , 應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屑 , 以免損傷唇、舌、口腔及食管和胃腸道粘膜 , 随後口服蛋清或牛奶 , 使蛋白與汞結合 , 延緩汞的吸收。病情允許者可進食纖維豐富的食物 ( 如韭菜 ), 促進汞的排洩。
5.避免影響體溫測量的各種因素。
(1)坐浴或灌腸後 ,應間隔 30 分鐘後 , 方可測直腸溫度。
(2)剛進食進水或面頰部冷、熱敷後, 應間隔 30 分鐘後, 方可測口腔溫度。
(3)傳染病病人應用專用體溫計 , 并單獨進行清潔、消毒 , 以防交叉感染。
6.新入院病人的體溫每日測量體溫4次,連續測量三天,三天後正常者改為每天測量2次。
7.手術患者,術前1天8pm測量體溫,術後每天測量4次,連續測量3天,體溫恢複正常改為每天測量2次。
二:脈搏(一)正常值:
成人在安靜狀态下脈率為60-100次/分,兒童脈率平均約90次/分,老年人平均約55~60次/分。脈率與呼吸的比例是4-5:1。
(二)常見異常
1.脈率異常:
(1).心動過速 成人每分大于100次;
(2).心動過緩 成人每分少于60次;
2.節律異常:
(1)間歇脈 在一系列正常規則的脈搏中,出現一次提前而較弱的脈搏,其中有一較正常延長的間歇。
每個正常搏動後跟一次提早搏動(期前收縮),稱二聯律每2個後跟一次提早搏動稱三聯律。
(2.脈搏短绌 在單位時間内脈率少于心率 。
3.強弱異常:
(1) 洪脈 脈搏強而大
(2)細脈 脈搏弱而小,扪之如細絲
(3)交替脈 強弱交替出現
(4)水沖脈 脈搏驟起驟落,急促而有力
(5)重博脈 正常脈波在其下降期中有一重複上升的脈波,但較第一波低。
(6)奇脈 吸氣時脈搏明顯減弱或消失。
(三)測量注意事項:
1. 異常脈搏測1min
2.勿以拇指診脈,因拇指小動脈的搏動易與病人的搏動相混淆。
3. 脈搏短绌:以分數式記錄,方式為心率/脈率
4.如患者有緊張、劇烈運動、哭鬧等情況,需穩定後測量。
5..脈搏短绌的患者,按要求測量脈搏,即一名護士測脈搏,另一名護士聽心率,同時測量1分鐘。
三:呼吸(一)正常呼吸:
正常成人安靜狀态下呼吸頻率為16——20次/分
(二)常見異常:
1.頻率異常
(1)呼吸過速 呼吸頻率超過24次/分,也稱氣促。一般體溫每升高1℃,呼吸頻率大約增加3 ~ 4次/分。
(2)呼吸過緩 成人呼吸<12次/分
2.節律異常:
潮式呼吸又稱陳-施(Cheyne-Stokes)呼吸 潮式呼吸表現:呼吸由淺慢逐漸變為深快,然後由深快轉為淺慢,再經一段呼吸暫停
(5~30s)後,重複以上的周期性變化,其形态如潮水起伏。潮式呼吸的周期可長達30s至2min
3.聲音異常:蟬鳴樣呼吸,鼾聲呼吸
(三)測量注意事項:
1.呼吸的速率會受到意識的影響,測量時不必告訴患者。
2.如患者有緊張、劇烈運動、哭鬧等,需穩定後測量。
3.呼吸不規律的患者及嬰兒應當測量1分鐘。
四:血壓(一). 正常血壓
收縮壓90~139mmHg(12~18.6 k Pa) 舒張壓60~89mmHg(8~12 k Pa)脈壓30~40mmHg
(4~5.3 k Pa)
(二)異常血壓:
1.高血壓:
分級 收縮壓(mmHg) 舒張(mmHg)
理想血壓 < 120 < 80
正常血壓 < 130 < 85
正常高值 130~139 85~89
一級高血壓(輕度) 140~159 90~99
亞組:臨界高血壓 140~149 90~94
二級高血壓(中度) 160~179 100~109
三級高血壓(重度) ≥180 ≥110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 140 < 90
亞組:臨界收縮期高血壓 140~149 < 90
2.低血壓
血壓低于90/60mmHg (12/8KPa),見于大量失血,休克,急性心衰等。
(三)測量注意事項:
1.四定:定時間、定部位、定體位、定血壓計。
2.袖帶寬窄合适:太窄測得血壓值偏高;太寬血壓值偏低。
3.袖帶松緊以能放入一手指為宜,過緊測得血壓偏低,過松測得血壓偏高。
4.患者應情緒平靜,運動、緊張、吸煙、情緒緊張後應休息30分鐘後再。
5.被測肢體與心髒位于同一水平。
6.放氣的速度也要适中 ,以每秒下降4mmHg為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