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果,茄科酸漿屬多年生草本。别稱:小果酸漿。燈籠果外有燈籠狀外皮包裹,果實有紅、黃兩種。夏季開花結果。果實無人采摘時,可一直保留到冬季。
燈籠果形似燈籠,果實成串,常常是紅豔豔一片,漂亮得搶眼。因此又被稱為 紅茹娘、燈籠果、洛神果等。也有的地方稱挂金燈、天泡果。
成熟後的燈籠果,撥下外皮,露出果實。黃果甜味,紅果有苦有甜。吃起來有一股醇香,口感質樸,甜美清香。燈籠果營養豐富,有食用、藥用價值。
金籠果原産于南美洲秘魯、智利。我國主要分布在雲南、廣西、廣東、海南、新疆、香港、台灣、福建和東北三省。廣東、雲南有栽培。
⬇️燈籠果花
圖片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