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回家,侄子給我講了一件“怪事兒”,他說奶奶給他買的小魚,放進爺爺的大魚缸裡,過幾天準“消失”。剛剛學會說話的侄子,一臉嚴肅,說有“毛猴兒”,還一本正經的告訴我,不能淘奶奶,要不然“毛猴兒”就連我抓走了。
我一聽,就知道這是爸媽拿來唬侄子的“手段”,覺得又好笑又遺憾。好笑的是“毛猴兒”這個亘古不變的大魔怪又被爸媽搬出來了;遺憾的是爸媽沒有抓住這個好時機,教小侄子了解認識自然規則。
後來幾天裡,我還是會繼續買小魚放進大魚缸裡,專門帶着侄子在那裡等啊等的,可就是看不到大魚吃小魚的場景。後來有一天,終于在魚缸裡發現了一個還算完整的魚骨頭,我拿着魚骨頭跟小侄子說,“小魚被大魚吃掉了,把骨頭剩下了。你看這個骨頭,就像你吃雞腿,會把骨頭剩下來一樣。小魚雖然沒在了,可是大魚吃了小魚之後,變得更大更漂亮的對不對?這就是生命的傳遞與延續。”
侄子似懂非懂的點點頭,扭頭去找奶奶說,沒有“毛猴兒”,小魚被大魚吃了。
我太驚喜了,原來他是可以聽明白的,隻要我們有理有據的來說服他,雖然他現在還是不明白什麼是食物鍊,什麼是自然規則,但好歹是不信“毛猴兒”了,這也算是一個進步吧。
那什麼是食物鍊?大自然裡有好多秘密,食物鍊就是其中之一。說起食物鍊,我腦海裡立馬想起一句話來,“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最近入手了講述食物鍊的繪本《從前,有一座叢林》,裡面的一句話就非常貼切:
所有的生命都需要“食物”,才能生存、生長。能量和營養就這樣從一個生命傳遞到另一個生命,像一個圈似的不停的循環。
這樣的能量之旅就叫做“食物鍊”。
這裡的【傳遞】一詞用的非常生動,在【食物鍊】這個閉環裡,每一個環節都有着不可忽視的貢獻。就像《從前,有一座叢林》裡講的那樣,在叢林這個生機勃勃的世界裡,每一個小角色都扮演着重要的戲份,螞蟻将能量傳遞給螳螂,螳螂将能量傳遞給蜥蜴,蜥蜴将能量傳遞給猴子,猴子将能量傳遞給美洲豹,美洲豹死去後,成了無數甲蟲的美餐,而甲蟲讓叢林的土壤變得肥沃,好多種子發芽,然後又開始了新的一環,叢林變得生機勃勃。
在繪本的最後一頁,将各個環節分類命名,植物是【生産者】,它們從陽光中獲取能量,從土壤裡獲取養分,為【消費者】提供呼吸必須的氧氣,也提供能量和營養,【消費者】就是動物,然後昆蟲、微生物這些【分解者】,可以将死去的動植物分解成極其微小的物質,回到土壤裡,繼續為新的植物供能。
《從前,有一座叢林》,用一條看似簡單的食物鍊,将大自然生命循環的秘密描述出來,非常高明。
不愧是科克斯最佳圖畫書,每一頁都可以做屏保《從前,有一座叢林》榮獲科克斯(Kirkus)2017最佳圖畫書,并獲得《科克斯書評》等9家媒體的聯合推薦。
翻開書頁,會立刻被顔色鮮豔、畫面壯觀的插圖所吸引,圖畫整體視覺效果令人驚歎!每一頁繪圖精緻的都可以做屏保了。
Houston Library Finds 推薦說:
這是一本介紹食物鍊的好書。詹姆斯 • 博斯特用黑色和彩色的鮮明對比,讓動物看起來像是跳出了頁面。勞拉 • 諾爾斯的文字簡潔,非常适合孩子閱讀。
書的最後用84cm長的大幅折頁,整體展現叢林動植物的生活場景,用極富視覺沖擊力的色彩繪圖,為我們揭開了叢林的神秘面紗。并且詳細介紹了“食物鍊”“生态系統”等科學知識,然後帶着知識,重新翻看一遍繪本,會更折服于大自然的神秘魅力。
Achuka Blog 對《從前,有一座叢林》的評價是:
這本書讓孩子們了解生命循環讓叢林生态系統蓬勃發展的道理,并講解了什麼是食物鍊,既有故事的趣味性,又有豐富的科學知識。
這下我可以生動的給小侄子講述,大自然的秘密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