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中國文化的靈魂,它的發展軌迹,正是中國古人由原始步入文明,進而走入現代的軌迹。它是一個活物,而不是一個死氣沉沉的符号。
今日漢字主角:衣、巾昨天講了布匹的“匹”字,今天接着它講“衣”。有了布匹,我們就可以做出衣服了,可以這麼說:衣服是布匹最後的去處。
“衣”的甲骨文畫了一個上衣的形象。它非常清楚,有領子,兩個袖子,還有對疊的衣襟。到了金文以後,字形有所變化但大同小異。
小篆線條化就做得更像了,把衣領上的頭部突出,線條更标準,有着長長的衣襟。隸書、楷書規範為“衣”。自東漢後期楷書定形直到今天,這個衣字再沒有變化過。
圖〡古人俑與服飾
中國文化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如果你把漢字掌握了,甲骨文、金文、小篆你都能讀,即便是前面的字形你沒見過,至少漢朝以後的文獻都能讀,因為繁體的字形再沒有變化。
人們的衣服有很多分類,如褲子、棉襖、袍子、裙子、内襯、長衫等,這些都用衣字做旁歸類,就有了衣字旁——衤。
此外,衣服打開了還能包東西,最典型的就是包裹的“裹”,還有褒義的“褒”等。這些字裡面都有“衣服”,古人造字時很形象地把衣服的用途表達了。
古人稱上衣為“衣”,下衣為“裳”,衣服穿在身上就與人“合二為一”了,與人體一模一樣,所以它的讀音與“一”相同。
“衣”的樣式曾流傳千年,在建國初期人們還能看到。但今天衣服樣式早已更替,它原本古老的樣子隻能在古裝戲劇中才能看到了。
巾就是一塊布,戴在頭上叫頭巾,拿在手裡叫手巾,挂在腰間叫腰巾,巾指一塊布。
從古文字的形狀來看,巾很可能就是在身體前面的一塊遮羞布。金文、小篆沒有任何改變,一直到今天還是這個樣。
巾是一塊腰間的佩巾,常常系在腰間伴人出行做事,于是時常的“常”字下面為一個巾。古時“常”與衣裳的“裳”的音近、意近。
今天人們手拿一塊小布稱為巾,其實“布”字就是如此而來,巾上一隻手“”,最早布的文字就是這樣寫的。
其實,錢币的“币”下面也是個巾,表示與布有關。币字原來寫作“幣”,上面為“敝(bì)”表破爛的意思。
這一塊壞布怎麼就能是貨“幣”呢?原來古時布匹、絲綢是可以做貨币來等價交換的,因布匹可以裁切,便于結算。
圖〡戰國時的布币
後來由于在書寫上,“幣”字筆畫繁瑣,漢字簡化時用一撇(丿)取代了上面的“敝”,簡化寫成了“币”,仍表明與布匹有關。
撇就是撕開的意思,由“敝”所造,保留其意。同時古人鑄造的貨币中很長一段時間就有布币。
漢字文化的學習進步,絕不僅僅是漢字本身,更是一種文化智慧的提升,是一種思維方式的構建。
這裡是無師字通,專注分享漢字相關的故事與文化,歡迎轉發,感謝支持!
本文作者:白雙法老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