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源遠流長,飲食文化自是博大精深,精妙絕倫。有網友曾說,作個中國人真好,做個地道的吃貨中國人,那種感覺真的是好幸福。
在中國的各大菜系中,魯菜以其特有的傳統做法并加之與當地飲食文化的巧妙結合,位列于中國八大菜系;當然,山東各地的特色小吃也是花樣繁多、數不勝數,讓人垂涎欲滴、欲罷而不能。
今天小編還是繼續為大家介紹一道山東特色美食,那就是臨清的托闆豆腐。托闆豆腐在當地也叫水豆腐,好像在山東的濟甯也有賣的,那邊叫熱豆腐。就是将加工好的豆腐放在小平闆車裡沿街叫賣,豆腐水嫩,吃的時候老闆直接将豆腐切開,放在一個木制或者竹制的長方形的托闆上,直接吃或者放在小碗裡加些調料配着吃。因為這種豆腐做出來要比一般的豆腐水嫩,用嘴一吸像吸果凍一樣吸進去,基本不用咀嚼,所以也叫“喝水豆腐”。因為是剛剛做好的,熱乎乎的很有營養,所以很受當地人喜愛。
臨清的托闆豆腐也是有典故的,下面簡單介紹一下。說是在明朝,一個進京趕考的窮秀才,在路經臨清時盤纏用光,因饑餓倒地不起,一個賣豆腐的老人家看到了,趕緊扶起秀才,因為沒有别的食具,就順手拿起擋豆腐的木闆切出豆腐喂食秀才,救了他一命,後秀才官至八府巡按回來謝恩,托闆豆腐也随之出名。
豆腐是天天吃,但是估計很多人還是不知道它是怎麼做出來的吧?那好,下面小編就帶你走進後廚,簡單的教你一下豆腐的制作方法,看似簡單的豆腐,真要是做出來還是很費功夫的。
1,頭一天要把黃豆用水泡好,然後上磨進行研磨。看下圖,手工磨研磨出來的豆腐才是最地道的。
2,豆漿慢慢地出來了,研磨出來的是粗豆漿,裡面是有很多豆渣的。
3,支一口大鍋,加入清水,水質的好壞決定了豆腐的品質,托闆豆腐為何要吸着吃就源于煮豆汁的水,這個過會再說。将水燒開,然後通過濾網過濾将豆汁加入鍋内,小火慢慢熬制。過濾完生豆漿後開始煮豆漿,見下圖。
水與豆漿的比例要恰到好處,水太多了,做出的豆漿不香,太少了會糊鍋。另外熬的時間越長越好,關鍵在火候,注意了,現在的步驟是做豆漿。當然農家的做法是用劈柴燒制,這種火做出來的味道最好。
4,置一口小缸,缸内事先留一些溫豆漿,撒入幾勺石膏,攪拌之後就做成了鹵水,這個就不上圖片了。将煮好的豆漿倒入小缸内,這個步驟叫做打鹵子,也叫點豆腐,見下圖。
5,經過短時間的靜置,現在的豆漿就變成了豆腐腦,大家知道豆腐腦是怎麼做出來的了吧?
将熱乎乎的豆腐腦盛入木箱内,可以事先盛出來一點喝哈,做豆腐的也挺好的,豆漿、豆腐腦和豆腐都能第一時間吃到。
6,然後就是壓制了,蓋上木蓋,上面再加一塊石頭,目的是将豆腐腦裡面的水份瀝幹。
好了,經過以上幾個步驟,豆腐就做成了。剛才上面也說到了,同樣是豆腐,做法都差不多,臨清的托闆豆腐有什麼特别的地方嗎?其實主要是水,做豆腐用的水非常重要。一般來說,北方的水質硬,一般做不出來這種滑滑嫩嫩可以喝的豆腐,但是臨清當地的水有些特别。臨清的地下水來自泰山岩體裂縫流出的泉水,沿汶河水系注入運河,途徑層層的閘口,逐步将水中的雜質沉澱下去了,所以水質變軟了,最适合做水豆腐。看下圖,豆腐已經做好了。
做豆腐從古至今都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純體力活,步驟也很多。做豆腐的家庭都是很早就起床開始制作,豆腐不易存放,在人們早起上班、買菜之前必須要做好,辛勞程度可想而知。有句俗話是這樣說的:夜有千條路,早起賣豆腐。意思是說,人不能好高骛遠,要面對現實好好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想的再多都沒用,第二天起來還是得好好地賣你的豆腐去。雖是帶有調侃的意思,但是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做豆腐比其他行業要辛苦很多。
另外從健康角度來說,豆腐絕對是衆食物中極具營養的一種,這個也不用小編多說了。家裡有老人、孩子的,建議多吃豆腐,健康又實惠,家家買得起。特别是家裡有上學的孩子的,建議平時多用魚頭炖豆腐做給孩子吃,多吃魚的孩子智商一般都很高,配之以富含高蛋白的豆腐,既補腦又補充體力,對于辛苦學習的孩子來說最為合适。
好了,美食配美詩,下面為大家奉上一首贊美豆腐的詩,以供娛樂。《詠豆腐》清·林蘭癡:莫将腐乳等閑嘗,一片冰心六月涼。不曰堅乎惟日白,勝他什錦佑羹湯。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為大家介紹的一道山東美食,臨清托闆豆腐。喜歡的朋友可加收藏和關注。
介紹山東美食,弘揚美食文化,關注各地風土人情,做一個快樂的山東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