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對中國文化的重視和普及,現在漢服已經逐漸複興并發展起來。漢服愛好者互稱“同袍”或者“袍子”。為什麼要用“同袍”互稱呢?
首先“同袍”一詞出自《詩經·秦風·無衣》,全文是: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首詩盛行于還比較落後的秦哀公時期,但是秦人有骨氣,就算不敵也要拼盡全力。這首詩描繪出了老秦人上場打仗時互相激勵,舍生忘死,同仇敵忾的場面,讀來讓人慷概激昂,熱血沸騰。
那漢服愛好者,為什麼要取用這首戰歌《無衣》裡面的詞呢?
漢服起源于夏,發展于商,形成于周,曆經數千年,直至明末清初剪發易服,清政府強迫下才淡出曆史舞台。但是漢服是華夏民族曆史的見證者,也是中國傳統的服裝,它證明了中國曆史的發展。所以我們要拾起來,要去複興,要去發揚。
但是現在很多人都不了解漢服,當同袍們穿漢服出去的時候不少路人會露出異樣的目光,有些人則進行開玩笑的羞辱,更有不禮貌着會說“神經病:一類的話。不僅如此,不了解者則會稱之為“和服”,“漢服”,“朝鮮服”。從而有很多同袍不敢去穿外面,很多同袍的父母因為怕别人說三道四而不願讓自己的孩子喜歡漢服。
明明是我族人自己的衣服,就像日本的和服和韓國的韓服一樣是向外國人宣揚自己文化的服裝。卻被自己人誤解,被自己人恥笑。試問,當誤解和恥笑成為常态的時候,還有誰願意去宣揚傳統文化?
但是這些漢服愛好者去做了,他們在人多的地方舉行活動,他們不少人是日複一日的日常漢服黨,他們在不理解人的詢問和玩笑中耐心的去解釋,去宣揚。他們無視周圍人詫異的目光,頂着周圍人的壓力。他們群體很小,但是他們頂着别人的目光和唾液身體力行去向中國、世界去宣揚漢服。所以一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正是他們努力的寫照。
文章與圖片 網絡轉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 請及時聯系處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