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上,會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語故事呢?每天一站,即刻出發!
前方到站: 圍魏救趙。
典故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據其街路,旻其方虛,彼必釋趙而自救。是我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弊于魏也。”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戰國時,孫膑和龐涓本是同門師兄弟。龐涓學成後到魏國做了大将,但他自知才能不如孫膑,于是設計陰謀,把孫膑騙到魏國,然後陷害他,按魏國的刑罰,砍掉了孫膑的雙腳,把他藏起來不讓其他人知道。
可是孫膑後來還是設法見到了齊國的使者,并且逃離了魏國,來到了齊國,還曾幫助田忌赢下賽馬的賭局。
有一年,魏國派大将龐涓前去攻打趙國,大軍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王急難中隻好向齊國求救。齊威王應允,命田忌為将,并起用從魏國救得的孫膑為軍師。
田忌與孫膑率兵來到魏趙交界之地,田忌打算正面進攻魏軍,解邯鄲之圍,但孫膑說:“解亂絲結繩,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鬥,不能直接參與搏擊,平息糾紛要抓住要害,乘虛取勢,雙方因受到制約才能自然分開。現在魏國精兵傾國而出,若我直攻魏國,那龐涓必回師解救,這樣一來邯鄲之圍不攻自解。我們再于中途伏擊龐涓歸路,其軍必敗。”
田忌依計而行,大軍進攻魏國都城。果然,魏軍急忙回救,從邯鄲撤退。在途中,魏軍在桂陵遭遇伏擊,被打得潰不成軍。龐涓勉強收拾殘部,退回大梁,齊軍大勝。
釋義
指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
發稿:阿柴
審稿:趙嫒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