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做人要懂得讓自己自由

做人要懂得讓自己自由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27 21:22:11

做人要懂得讓自己自由?所謂人生艱難,難就難在要打通規律的兩面性矛盾的事物,相反的道理,恰似一枚硬币的兩面想明白的人适應靈活,變通達透想不明白,或是一味死鑽牛角尖的人,就會動辄得咎,舉步維艱,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做人要懂得讓自己自由?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做人要懂得讓自己自由(人生要靠自己成全)1

做人要懂得讓自己自由

所謂人生艱難,難就難在要打通規律的兩面性。矛盾的事物,相反的道理,恰似一枚硬币的兩面。想明白的人适應靈活,變通達透。想不明白,或是一味死鑽牛角尖的人,就會動辄得咎,舉步維艱。

霧滿攔江《人生要靠自己成全》節選:自相矛盾,才是認知自由的

01

當你長大了,就會接觸到一樣奇怪的東西—矛盾!

這麼說有道理,反過來還有道理。

人生最深刻的知識與道理,盡在矛盾之中。

弄明白了,你這樣做有道理,反過來做還有道理。

沒弄明白,你這樣是錯的,反過來更是大錯特錯。

—所謂人生艱難,難就難在要打通規律的兩面性。矛盾的事物,相反的道理,恰似一枚硬币的兩面。想明白的人适應靈活,變通達透。想不明白,或是一味死鑽牛角尖的人,就會動辄得咎,舉步維艱。

02

自相矛盾這個成語,實際上是用來諷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

有個相親類的電視節目。先上場24位女嘉賓,環肥燕瘦,各擅勝場。然後男嘉賓逐一出場,雙方互相挑剔,看看能否撞出火花。

有個氣質型男子出場,女嘉賓們頓時騷動起來。

一位豐腴姑娘獲得提問機會:“你介不介意你女朋友的身材,像我這樣……呃……豐滿?”

男嘉賓沉靜地回答:“人的價值在于内心,不在外表。兩人在一起時,感覺最重要。”

女嘉賓:“請你正面回答介意不介意。”

男嘉賓:“介意。”

這位男嘉賓的表現,就是極有意思的自相矛盾。

公衆場合,總要說點冠冕堂皇,顯得自己有品位、有智慧的話。

但實際上,這些極美妙的話并非是他内心真正的想法。

所以才會在女嘉賓的逼迫下,前後回答不一緻。

—自相矛盾的人,隻因現實環境,與你内心真實的想法不兼容。

03

有戶農家,家裡有個兒子。

這孩子,腦子呆呆,反應遲鈍,少言寡語。

就是智商不靠譜。

雖然智商不靠譜,但畢竟是親生的。父母每天樂呵呵,帶着孩子耕田種地。

孩子很能幹,肯吃苦。父母看在眼裡,喜上眉梢。

可是孩子卻一點也樂不起來。

因為他在學校的成績,有點……丢人。

終于有一天,孩子苦惱地問父母:“爸爸媽媽,我是不是天生就比别人笨?”

“胡說!”父母一聽就炸了,“兒子,你能挑水,會耕地,一頓飯吃得比三頭驢還多,咋就比别人笨啦?”

“你一點也不笨,笨的是那些說你笨的人!”

“是這樣嗎?”孩子半信半疑。

見孩子不相信自己的話,母親帶兒子來到田裡,指着絲瓜和豆莢說:“孩子,你聽好了,絲瓜和豆莢,盡管長得飛快,可是這兩種植物,必須攀附于其他的樹木上。如果沒有别的樹木可以攀爬,它們就長不成。所以,做人,必須獨立自強,凡事依靠自己。這是媽媽要告訴你的第一句話。”

然後,母親又帶孩子來到桂花樹下,對孩子說:“孩子,你看好了,這桂花要想長成參天大樹,就不能悶頭隻顧自己成長,必須嫁接。桂花不嫁接,就會長成低矮的樹叢,長不成大樹。所以呢,做人,萬不可單打獨鬥,要學會依靠别人。這是媽媽要告訴你的第二句話。”

“做人成事兩條法則:一是依靠自己,二是不依靠自己。記住媽媽這兩句話,你就能立于不敗之地!”

咦……孩子呆住了:媽媽說的兩句話,好像是相反的。

這究竟是坑人,還是教育孩子?

詫異之際,忽然間猶如電光石火,劃過他那暗黑的腦際。

他想清楚了。

于是他就遵循母親的教誨,恪守這兩條相反對沖的道理,最終成為知名作家。

04

網上有個事兒:有個讀書的孩子,遭遇校園暴力,被幾個同學無故毆打。班主任反而斥責他:人家為什麼不打别人,專門打你?還是反省反省你自己的問題吧!

校方在這起傷害事件中,也是毫無反應。

得知消息,孩子的母親,當時陷入抓狂,操起菜刀,就要去找班主任理論。

可走到門口,她卻停了下來。

—孩子遭受欺淩,母親的心,當然是憤怒至極。

—可要解決問題,卻不能采用憤怒的方法。

必須冷靜。

05

母親放棄了找校方說理的想法,轉而在家長的朋友圈中,與幾個和班主任最說得來的家長拉關系套交情。

很快,母親獲知了班主任的住址。

而後母親買了兩盒茶葉,黃昏時分叩響了班主任的家門。

班主任開門後發現來的是遭受欺淩孩子的家長,頓時滿臉戒備。

可是這位母親并沒有興師問罪,而是語氣真誠地感謝老師日常對自家孩子的照料,并對老師工作的辛苦表示感激。畢竟一個老師要教育那麼多的熊孩子,絕對不是件輕松事兒,挂一漏萬,縱有疏失也絕非老師的本意。

老師聽了來訪家長的話,頓有得遇知音之感,向家長傾訴了許多委屈。

說到最後,老師自己承認,在對待遭受暴力的孩子事件上,當時的處理方法确實欠妥,但自己也有自己的難處……雙方愉快地聊到大半夜,班主任這才依依不舍地讓家長離開。

—整個過程中,家長一直站在老師的立場。

—老師無立足之地,隻好站在家長的角度,替家長傾訴了許多不平。

此後,這個孩子在班級裡,再也沒遇到過被欺淩的事情。縱有同學想要欺負他,也會被老師第一時間喝止。

能夠真正解決問題的人,最善于自相矛盾。

一個人最怕固化自我,說過的話信守的原則,多不過是當時環境下的應激反應。但環境時刻在變,我們内心始終不變的,除了對大善智慧的追求、對良知的恪守之外,餘者都需要随之改變。

06

世間至理,盡隐于矛盾之中。

前面述及一位母親教育孩子的兩個法門:一是不依靠别人,二是學會依靠别人。這看似矛盾,實則是成就事業的真正智慧。

—不依靠别人,不是孤立自己,而是撐得起,立得住,才有個人事業可言。

—依靠别人,不是攀附别人,而是學會合作。把自己的事業,與别人的事業聯系起來,才會更容易獲得成就。

07

世界是矛盾的。

牢記下面三個法則,會讓你成為一個玲珑剔透的成熟者。

第一條:世間任何道理,多半會有它的相反面。二者互相矛盾,卻彼此支撐,這才架構起道理或智慧的本質。

第二條:面對問題,如果你隻有一個解決方案,多半會遭遇與你預期完全相反的結果。

比如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有的父母隻知一味嚴厲,有的父母隻知無限放縱寬容。結果前者讓孩子陷入懦弱與恐懼,後者讓孩子淪為熊孩子。再比如為人處世,有人事事忍讓,落得個人善被人欺。有人尖酸敵對,又落得個衆叛親離。說到底,就是因為不善于适應環境而改變,才會讓自己走入狹仄之地。

第三條:如果你能找到兩個完全相反的解決方案,就會發現在認知更高的維度上,這兩個相反的方案,實際是同一個方案的兩面。

叩其兩端而執其中。我們說話做事,一定要叩其兩端,從兩個方向逼近規律的本質,才能夠輕松應對人生挑戰。

08

中國最古老的智慧經典,是《易經》。

《易經》中的“易”,一是指智慧的本原,二是指永恒的變化,三是指絕對的相反,四是指循序而更替。

總之就是一個“變”字。

一個今天的我否定昨天的我,而明天的我又将否定今天的我的過程。

一個矛盾的過程。

人本身是個矛盾體,思維和認知,也是個矛盾體。人世間的規律法則,更是個矛盾體。做人處事,最忌極端。極端就是執拗異常,或是隻認矛不認盾,或是隻認盾不認矛,這又被稱為“認死理”。認死理的人,最看不慣别人的言不由衷、前後矛盾,但世間道理,莫不過成對成雙、相反構建。解決問題的法子,更是依據環境變化而改變,如果你不肯接受一個矛盾的世界,拒絕以矛盾化解矛盾的成事法則,就會把我們的認知逼入無可轉圜的死角。人生最深刻的知識與道理,盡在于矛盾之中。做矛時,須得無堅不摧;為盾時,須得牢不可破。如這般自相矛盾,才是認知自由的最高境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