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來欣賞一下微課内容:最近推出的微課點評系列受到了大家的歡迎,在此表示感謝,也為大家的學習學習精神點贊。今天我們繼續看圖文微課并且點評借鑒。今天我們來看一個小學數學微課《認識毫米》
(圖文微課便于大家閱讀,喜歡看視頻的可以點擊這裡觀看視頻)
在學習毫米之前,我們先來回憶一下厘米的概念。
1厘米有多長?尺子上,一個大格的長度是1厘米。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是1厘米呢?一顆瓜子、一粒花生、一枚紐扣,它們的長度大約都是1厘米。
我們在用尺子測量物體時需要注意什麼呢?在用尺子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注意尺子的零刻度要對準物體的左端,再看物體的右端對着幾,就是幾厘米。
我們一起測量一下這支鉛筆的長度吧。
首先将鉛筆的左端對準尺子的零刻度,鉛筆的另一端正好對着6厘米。所以我們得到的結論是:這支鉛筆的長度是6厘米。
測量完鉛筆的長度之後,你能不能和喵博士一起測量出筆記本的厚度呢?我們來試試吧。我們發現筆記本的厚度不到1厘米。有沒有比厘米還小的長度單位呢?
1厘米包含了10個小格,我們一起來數一數。1,2,3,4,5,6,7,8,9,10,尺子上一個小格的長度就是一毫米。
我們再來測量一下筆記本的厚度吧。數一數一共包含了幾個小格,1,2,3,4,5,6,7,8,所以這個筆記本的厚度是:8毫米。
接下來喵博士都會出什麼題呢?快看,飛來一隻小蜜蜂。請問這隻小蜜蜂的長度是多少?數數尺子上的刻度吧。可以發現,這隻小蜜蜂的長度,比2厘米還要長,比3厘米還要短。比2厘米多出了3個小格,三個小格就是3毫米。你知道這隻小蜜蜂的長度是多少了嗎?這隻小蜜蜂的長度是2厘米3毫米。
今天我們跟着喵博士一起認識了毫米,測量了筆記本的厚度,小蜜蜂的長度。還知道了1厘米等于10毫米。關于毫米的知識,我們就學到這裡,再見!
微課點評:一、微課設計
這節微課頗有點洋蔥數學的味道,選題小,動畫精緻,時間短,算是名副其實的"微"課。
這節課的設計上注重學生實踐,一把尺子始終在量,沒有停歇過,在量不同的物品中,回顧了厘米,認識了毫米,并貫徹了毫米與厘米的換算。可以說設計上是非常精緻的。
二、微課制作技術
微課使用了手繪軟件制作,各種圖形也都是教師自己繪制,在配色上協調統一,所以看上去比較舒服,手繪的動畫展示也讓微課有了親切感,也能表現出微課中"動手實踐"的理念。
三、各環節點評
1.導入環節:微課使用了複習導入,引導學生回顧了一厘米的長度,然後又結合生活中的例子,體會一厘米有多長。
這個環節相當細緻,有理論有實踐,幾乎等同于講新課了,不過設計者的精細用錯了位置,3分鐘的微課,導入環節用去了1分15秒,後面的講授很顯然要收到影響。
2.講解新知環節:
(1)微課通過測量一個不足厘米筆記本的厚度,啟發學生探尋"比厘米還小的單位",通過數小格的個數,得知一厘米等于10毫米。這一點是很巧妙的,問題從實踐中來,更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但是在數小格之前,就告訴學生"厘米包含了10個小格",然後再去煞有介事的數。答案已經呈現,下面的實踐還有意義嗎?
(2)知道一個小格的長度就是一毫米的之後,教師便迫不及待地去測量筆記本的厚度,全然忘掉了微課的學習任務"認識毫米",知道一個小格的長度是一厘米就算是認識了嗎?在複習舊知環節,認識厘米的時候還可以聯系實際讓學生直觀認識一厘米的長度,到了講授新知環節,認識毫米的時候,就不能聯系實際了,來個直觀感受嗎?
除了直觀感受,毫米在尺子上的刻度線特點,也可以讓學生觀察一下:表示毫米的線都比較短,中間較長的是5毫米刻度線。這樣充分認識之後,後面的測量活動就非常好開展了。磨刀不誤砍柴工,一定要把學生的刀磨快了,再去實踐。
例如這個筆記本的厚度,知道了中間那個較長的刻度線是5毫米之後,根本不用數8個格,數三個就可以了。
3.練習環節:
這一環節,測量的是蜜蜂的長度,根據情景設計還是一隻活着的小蜜蜂。既然是教學生測量,那麼在案例上就要想想學生能不能有這個條件去實踐。對不起,這個環節學生是無法跟着參與的,總不能先暫停視頻,然後到花叢中抓一個活着的小蜜蜂,再來測量吧。
不是我求全責備,制作微課時盡量想着學生跟着實踐,不能想當然。
總評:
從技術上來說是一節無可挑剔的微課,教師語言、師生對話,設計得都非常出色。如果能明确本節課重點,做到詳略得當,該講的講透,用學生可以實際操作的案例引導實踐,鞏固提升認知,就更好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