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濕地生态保護建設成效新聞發布會現場(央廣網發 徐秀秀 攝)
央廣網廣州9月23日消息(記者 夏燕 實習生 徐秀秀)9月22日,廣州市召開濕地生态保護建設成效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根據近期濕地資源本底調查初步結果,廣州市濕地總面積約7萬餘公頃。
“廣州地處南嶺山地向珠江口的過渡地帶,擁有山、水、林、田、湖、海的優秀自然資源禀賦,河流水系發達,孕育了豐富多樣的濕地類型。”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副局長吳敏表示。
2018年7月1日,廣州出台了《廣州市濕地保護規定》,成為廣東省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有濕地地方性法規的城市。
據吳敏介紹,廣州建立了以濕地公園為主體,濕地保護小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其他保護形式為補充的濕地保護體系。截至目前,廣州建成濕地公園25個(其中國家濕地公園2個),設立濕地保護小區32個,建成自然保護地89處。
“我們積極推動建設分類分級管理體系,已有省重要濕地1處,今年正在積極推進1處國際重要濕地、2處省重要濕地申報和認定工作。”吳敏說。
海珠濕地(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作為廣州第一個國家級濕地公園,海珠濕地近兩年連續發現兩個全球昆蟲新物種,均以“海珠”命名,以及9個中國新紀錄種(包括1個新紀錄科和3個新紀錄屬),都是在中國首次發現并記錄。
黑臉琵鹭、銀鷗流連于城央的麓湖景區,黃胸鹀在增城朱村越冬……這些廣州人舊時常見的野生動物重現人們視野,見證着廣州生态環境持續向好。據各點最新監測數據,廣州濕地範圍有維管束植物835種,動物1208種,其中昆蟲738種,鳥類187種。
為不斷提升全民科學素養和生态保護意識,廣州一手抓生态保護,一手抓宣傳教育。據不完全統計,“十三五”以來,廣州開展自然教育課程近4000場次,舉辦大型科普活動300多場次,累計參與者達400萬人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