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做飯又是典型的北方人,幾乎每天都和面食打交道,饅頭、包子、餃子、花卷、蔥花餅、肉餅、燒餅,各種各樣的美食數不勝數,真是百吃不厭。
而要想做出其中又白又松軟的饅頭,還不能少了酵母。可很多人不清楚酵母到底是什麼意思?有傳言說:長期吃放“酵母”的饅頭、包子、花卷會緻癌?下面來給大家具體分解下。
酵母究竟是什麼?
酵母本身是一種能夠發酵食物的微生物,任何面食用到發酵都和酵母分不開,其原理主要是微生物把食品中的有機物進行分解,變成酒精、二氧化碳、乳酸,可自行進行代謝,進而讓面食變得蓬松柔軟。
除了和日常烹饪方式息息相關,在發酵酒精性飲品、茶葉等,可能都會用到酵母。也就是說,換種思考方式,如果酵母真的緻癌,那麼人們每天都接觸酵母,早就會患病了,何必等到現在還沒有任何不适呢。
那人們就想不明白了,為什麼會說酵母緻癌?
走進傳言本身,說的是酵母會在高溫狀态下生成有毒有害的物質。這是錯的,按照具體成分來看,酵母隻會讓面粉中的蛋白質、糖發生反應,不會産生任何緻癌的成分。
再根據酵母存活的特點,雖然在有氧以及無糖的環境下都可以生存,
可受到溫度的影響,一般很難寄居在100度的高溫下,通常不到100度就會滅活。
從另外一層面來看,論酵母的營養價值,由于存在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B族、礦物質、人體所需氨基酸等,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被大家選上。
所以,酵母緻癌這件事根本就不用酵母背鍋,反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主食。
現在人們喜歡吃的精細主食,口感沒得說,可營養價值因多次加工後大幅度下降,幾乎隻剩下碳水化合物,極少的膳食纖維、多種礦物質、多種維生素,過量吃不僅會增加肥胖的發生危險,還有可能罹患各種慢性疾病,不是主食的好選擇。
如果大家真想選擇健康的主食,還是提倡以全谷物、五谷雜糧、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根莖類蔬菜為主。要比光食用精白米面健康許多,按照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每日食用谷薯類的量為250~400g。
其中全谷物和雜豆為50~150g、薯類為50~100g,過多或不吃都不是好選擇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