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個稅多扣如何調整

個稅多扣如何調整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23:42:39

個稅多扣如何調整?新稅法對工資、薪金實行“累計預扣法”和“按年彙算”個稅改革前按月計算,隻要收入差不多,每月扣稅也差不多,改革後,應納多少稅,是按月累計而不是按月計算,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個稅多扣如何調整?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個稅多扣如何調整(為啥個稅每月越扣越多)1

個稅多扣如何調整

新稅法對工資、薪金實行“累計預扣法”和“按年彙算”。個稅改革前按月計算,隻要收入差不多,每月扣稅也差不多,改革後,應納多少稅,是按月累計而不是按月計算。

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執行半年多來,社會上出現了一些質疑新個稅減稅效果的聲音。據媒體報道,一些中等以上收入的群體反映每月收入差不多,但繳納的個稅卻呈現“前低後高,逐月增加”的現象。

“每個月工資差不多,為什麼這個月扣的個稅比上個月多了?”這是近來納稅人向稅務部門和單位财務問得最多的問題。某設計院副主任劉某表示:“我每月收入2.2萬元沒變,1月、2月繳個稅480多元,3月漲到1300多元,4月就上升到1600多元。”一些單位的财務人員也反映,每月扣繳的個稅不一樣,後面月份比前面月份逐月增加,感到很困惑。

那麼,個稅減了嗎?如果減了,為什麼納稅人沒感覺,甚至感覺個稅在增加呢?

到底減沒減,筆者根據新老個稅法做了一個測算,結果是個稅确實減了,收入越低,減稅幅度越大,收入越高,減稅幅度越小,這有利縮小貧富差距,特别是扣除了五險一金後的淨收入在2萬元以下的中低收入群體,減稅幅度達一半以上至全免。這還不包括專項附加扣除的減稅優惠。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六項,專項附加扣除是差别化的減稅福利,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減稅,個人負擔越重扣得越多,減稅幅度就越大。以一個上有老下有小,房貸還沒還完的中年人(獨生子女)為例,每個月贍養老人扣2000元,子女教育扣1000元,住房貸款扣1000元,那麼該中年人月淨收入在9000元以下都不需納稅,超過9000元也因扣除增加使得應納稅所得減少而少納稅,還有可能适用低稅率進一步減稅,如果還參加了繼續教育,每月還可扣400元。

那為什麼會出現“前低後高,逐月增加”的現象呢?

厲害的來了!

這是因為新稅法對工資、薪金實行“累計預扣法”和“按年彙算”所緻。個稅改革前按月計算,隻要收入差不多,每月扣稅也差不多,改革後,應納多少稅,是按月累計而不是按月計算。平時納稅按“累計預扣法”計算,如果隻取得工資、薪金收入,當年預扣稅款總額與應納稅額一緻,無須彙算。而每月預扣預繳稅額是按截至當前月份的累計收入來找适用稅率,減速算扣除數算出累計應預扣稅款,再減去以前月份已扣稅款的餘額為當月應預扣稅款。随着月份的增加,累計收入也就不斷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就會稅率跳檔,一部分收入按高稅率計算個稅,導緻“前低後高,逐月增加”現象。這是一種正常現象,這樣設計其實對納稅人是有利的,是讓減稅紅利盡早地落入納稅人的錢包,一年算下來該繳的稅分到每個月,前面月份少繳點,難道不好嗎?

還以劉某2019年每月工資扣了五險一金後2.2萬元,隻享受了一項每月1000元的專項附加扣除應納個稅為例:劉某2019年按老政策每月繳3620元,全年繳43440元,按現行政策算,每月扣個稅480元~3200元,前低後高,全年扣個稅21480元,全年新政策比老政策減稅21960元,總減稅幅度50.6%。

部分納稅人對減稅沒感覺,甚至覺得稅在增加,這又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部分納稅人習慣了按月比較而不習慣按年比較導緻的錯覺。今年後面月份與前面月份比,稅肯定是增加的,正确的比較方法是按新政策計算該繳多少與按舊政策計算該繳多少比,按年總納稅額比而不是按月納稅額比。有人說新個稅計算方法較複雜,非專業人士也算不來。那也不用算,隻需和去年繳的個稅比一下,如果去年和今年的工資、薪金收入一樣,今年的個稅肯定比去年的少,至少不會增加。

本文刊發于《中國稅務報》2019年8月28日B4版

原标題:應了解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作者:羅海,國家稅務總局資陽市雁江區稅務局

來源:中國稅務報

責任編輯:張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