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一男子
口腔上颚長了個異物
以為是潰瘍
2月不見愈合
到醫院一檢查
竟是 惡性腫瘤!
腫瘤侵犯的範圍很大,要想切除幹淨,隻能把上腭及上颌骨一起切掉。
考慮到沒有上颌骨,患者的面中部下陷,且失去咀嚼功能,外貌、呼吸和發音均會受影響。
甯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口腔醫院口腔颌面外科團隊從他的腿部去了一塊腓骨,塑形移植,為他重造了一個新的上颌骨。
口腔“潰瘍”2月不愈 一查竟是口腔癌,手術切掉整個上颌骨
31歲的小王(化名)在夏天時就感覺口腔不舒服,上颚長了個東西,舌頭一舔就能感覺到。
起初他以為是個口腔潰瘍,沒太在意,想着過些日子就好了。
誰知這個“潰瘍”像個釘子戶,2個月都不見絲毫好轉,反而稍微長大了一些,很不舒服。于是他來到甯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口腔醫院就診。
該院口腔颌面外科團隊接診後,副主任醫師馬堅仔細查看了小王的上颚,發現确實有一個指甲蓋大小的病竈,像口腔潰瘍,但憑經驗,又覺得不是普通潰瘍那麼簡單,于是收住院後立即安排核磁、颌面部CT等檢查項目。
結果顯示,這個小小的“潰瘍”果然暗藏玄機,它藏在裡面的本體将近3厘米大,向着鼻腔縱深方向侵犯而去,向上已經突破颚闆,侵犯到鼻腔、上颌窦、鼻中隔等。
考慮惡性腫瘤的可能性比較大,于是取活檢明确病理類型,果然是惡性,确診為上颌骨的鱗狀細胞癌,且為晚期。
(手術前)
手術需切掉整個上颌骨,醫生決定取腓骨重造上颌骨
腫瘤病竈的位置比較刁鑽,甯醫大總院口腔醫院組織全院多個科室會診讨論,認為将上腭以及上颌骨一起切掉最保險,手術後再聯合放化療、靶向治療等,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可一旦切掉了上颌骨,患者的整個面中部都會坍塌。“上颌骨位于顔面中部,是中面部的支架,連接着鼻腔和口腔,一旦上颌骨沒有了,面中部就陷進去了,樣子可想而知……而且患者的呼吸、咀嚼、發音等功能會受到嚴重影響。”甯醫大總院口腔醫院院長、口腔颌面外科主任醫師黃永清解釋說。
以往遇到這種情況,一些上了年紀的患者不在意“顔值”和生活質量,也就接受了。但小王才31歲,他不希望自己的餘生帶着這樣的缺陷。
黃永清帶領口腔颌面外科團隊反複研究,決定在實施上颌骨擴大切掉手術後,同期進行血管化的腓骨肌皮瓣塑形移植修複手術。
簡單來說,就是切除上颌骨後,從患者自己的腿上取一節帶着血管、肌肉、皮膚等軟組織的腓骨,将其塑形,移植到口腔内,重造一個新的上颌骨,重新撐起面部輪廓,并恢複上颌骨的咬合等功能。
為什麼選擇腓骨?
黃永清說,一方面是腓骨的體量大,塑形的空間大,且血管結構也适合做移植,移植後成活率比較高。另一方面,腓骨取出後對腿部功能的影響并不大,依然能夠正常行走運動。
(手術後)
甯夏首次實施這類手術,填補區内技術空白
上颌骨是一個中空的馬蹄形骨骼,位置和結構都很複雜,修複上颌骨,在全國範圍内都是非常有難度的手術,甯夏從來沒有實施過。
黃永清團隊,決定邁出第一步。
他們前期已經開展了很多例血管化骨移植修複的手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患者小王認可這個手術方案,也充分信任甯醫大總院口腔醫院口腔颌面外科團隊。
為了讓手術萬無一失,黃永清團隊運用數字化技術和3D打印技術,對手術進行數字化精準設計,最大程度還原小王的上颌骨形态,然後通過3D打印技術打印出模型和手術導闆,進行虛拟手術預演,實現精準治療。
9月13日,小王被推進了手術室。
主刀的是副主任醫師馬堅和主治醫師翟堃,按照提前設計好的方案,手術有條不紊地進行,順利切除腫瘤病竈和上颌骨,并成功完成了同期血管化的腓骨肌皮瓣塑形修複手術,既徹底解決了疾病,又保住了“顔面”,為今後進一步的功能重建打下了基礎。
“手術是第一步,康複後需要配合放化療等綜合治療,兩年後還可以在新的颌骨上種植牙齒。”黃永清說。
術後,小王特意照了照鏡子,自己的外貌幾乎沒有發生變化,新的上颌骨将面中部完美地支撐起來,他對手術團隊豎起了大拇指。
據悉,這是甯夏首例上颌骨擴大切掉手術後同期進行血管化的腓骨肌皮瓣塑形移植修複手術,填補了區内相關領域的技術空白。
說到口腔癌,與其他耳熟能詳的癌症相比,它的知曉率并不高,老百姓的重視程度也不高。
黃永清說,其實口腔癌在臨床上是很常見的,嘴唇、舌頭、牙龈、黏膜等任何部位都會發生。導緻口腔癌的高危因素有很多,除了遺傳,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口腔不良刺激,例如嚼槟榔、吸煙、喝烈性酒、飲食過燙、質量不合格的假牙等不良修複體刺激等。
如果看到或者感覺到口腔裡長了潰瘍或異常新生物,位置總是不變,且兩周以上沒有任何愈合迹象,就要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就診。
醫療水平的進步、各方面的發展
讓我們的生活
有了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
時代在進步
銀川也在進步
你看到的是乘風破浪的銀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