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黑龍江日報】
中秋佳節,本是月圓人團圓的日子,可偏偏有這樣一群駐村幹部,放假卻沒閑着,加班做起了“兼職”。
從“代理家長”到“新媒小編”,從“媒婆”到“姐姐粉”,他們“兼職”是何緣由?一起來品品看。
做起“代理家長”的他
9月10日,在哈爾濱上學的大三學生邱爽接到了一通來自老家的電話,聽到電話那頭熟悉的聲音後,她便直奔校門口:“家裡來人看我了。”見到校門口等待的那人,邱爽叫了一聲“孫書記”,對方以微笑回應。
“代理家長”孫世傑中秋節為村中大學生送上月餅與祝福
孫書記是邱爽的老家佳木斯市桦川縣蘇家店鎮蘇家店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名叫孫世傑,2020年9月他剛來村裡駐村時,邱爽剛考上哈爾濱的大學,那年中秋節是“家人”的第一次見面:孫世傑和妻子煮好自家包的餃子、帶上精心選購的月餅,做起了“代理家長”。
“邱爽是村裡的留守兒童,小時候吃了不少苦,如今在外地求學,我們應該讓她感受到老家的溫暖。”孫世傑在走訪中得知了邱爽的家庭情況,便在當年中秋節主動聯系她,送上家人般的關懷與勉勵,在外地的邱爽母親得知這一舉動後發來微信表示感謝。
兩年後的中秋重逢,邱爽的成長讓孫世傑十分欣慰:“孩子入了黨,拿了獎學金,還當選學生會主席,希望她不忘初心,走好每一步。”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志。防止脫貧戶家中發生貧困的代際遺傳,同樣是我們駐村幫扶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今,蘇家店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來自社會各方的愛心不斷彙聚。“希望孩子們早日成才,更希望他們能返鄉創業,反哺家鄉。”
做起“媒婆”的她
“想不到我也當了回介紹人,讓村民和大蔥聯了‘姻’。”齊齊哈爾市克山縣古城鎮新隆村的駐村第一書記丁然在村民家小院裡笑着說出這番話,此刻她身旁是一排排半米高的大蔥,隻見這些大蔥的蔥白粗壯挺拔,蔥葉翠綠喜人,一眼望去很是壯觀。
丁然與村中的明星大蔥合了個影
“本地人把這些叫做鐵杆大蔥,是抗熱抗寒,抗病抗逆性強的豐産性品種。”丁然介紹,今年是村裡第一年種植鐵杆大蔥,種植面積18畝,涵蓋34戶村民家的小園。“去年縣裡組織參觀學習時,我了解到這種蔬菜的種植簡單易學,适合發展小園經濟,帶動村民增收。”回村後,丁然與村支部書記邢健商議後便決定在村上試種植。
丁然自掏腰包購買田園管理機用于小園土地的培土與旋耕,邢健成為産業帶頭人,以一畝地800元的價格承包小園,讓村民家閑置的庭院方寸地成為增收的新平台。
“再過幾天,今年的大蔥就可以采摘上市了,這種蔥受市場青睐能賣上好價錢,嘗到甜頭後肯定會有更多的村民加入,那時村中的産業形态将會更加豐富。”邢健說。
“老話說:一畝園十畝地,發展小園經濟是豐富村民收入的有效途徑,我希望盡自己所能将适合本村的産業發展形式引進來,讓鄉親們的思想與外部接軌,掌握更多增收緻富的方法。這樣,我這個‘媒人’會做得更有成就感。”丁然說。
做起“姐姐粉”的她
“我們村出了一個省運會冠軍,我現在已經成了他的粉絲啦。”說起村中13歲的代望啟,七台河市新興區長興鄉長興村的駐村第一書記董佳麗一臉自豪:原來前不久,代啟望在省第十五屆運動會輪滑比賽中獲了冠軍,成了全村的驕傲。
代啟望從村口滑到省運會,董佳麗為冠軍送上鮮花
代啟望回鄉時,董佳麗與村書記代表村裡到家中祝賀,她在交流中發現代啟望特别穩重懂事。“得知我們要去,他便早早在家門口迎着。我問他訓練苦不苦,他抿嘴笑着說,雖然累,但很開心。看着這麼懂事的孩子,我既為他驕傲,又替他心疼。”
“那麼小的孩子都能在自己認定的事情上幹出好成績,更何況我們這些大人呢。”董佳麗覺得,代啟望不僅是一個家庭的驕傲,更為全村的老少爺們打了個樣:隻要肯下苦功,早晚能成事。
“村民有了精氣神,村莊也就有了精氣神。”在駐村幹部的帶領下,如今的長興村已摘下“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村”的帽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誕生自這片沃土中,吹送進村民心坎裡。
做起“新媒小編”的他
“進入秋季,天氣逐漸轉涼……這個時候,基本上院子裡的菜不管啥樣都得收回家了,老百姓管這個叫‘罷園’。”在這篇名為《罷園》的文章裡,作者用寥寥數筆就把一個農事用詞解釋清楚,同時在字裡行間生動展現鄉村生活,令人意外的是作者的真實身份。
蹇木慶駐村期間保持公衆号日更,超500篇原創受到讀者關注
上文出自一個名為“駐村生活”的公衆号,賬号運營已有兩年時間,運營者叫蹇木慶,是省教育廳駐依安縣建設村第一書記。他告訴記者,公衆号目前已發表文章700多篇,其中原創文章超500篇,皆是出自他之手。
“在公衆号裡,我寫四季農時也寫鄉間趣聞,寫家長裡短也寫駐村體悟。”蹇木慶說自己更新公衆号的初衷是讓離鄉的人能關注到家鄉的點滴變化,讓不熟悉農村的人更了解農村。“讀者透過文字走進駐村幹部這一群體,了解我們的工作内容,看我們如何與村民相處,又為村裡幹了啥實事,體會黨與人民群衆的血脈聯系。”
兩年新媒體編輯的經曆充實了蹇木慶的駐村生活,同時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獲。随着關注量的增加,公衆号的影響力彰顯,“同好們”慕名前來:有同是駐村的幹部前來交流經驗,有相關企業前來尋求合作……正像蹇木慶自己在文章中寫的那樣:“秋天正向我們走來,收獲正向我們走來。”
原來,駐村幹部們的“另類兼職”并不另類,一線的幫扶工作激發出他們的更多潛能,讓他們紮進村子,甩開膀子,趟出路子,用不同方式、從不同角度,實現鄉村振興的共同目的。
來源:龍頭新聞
本文來自【黑龍江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