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終歸大海,小我終成大我。靜是入道之門。人能靜下來,心神内斂,氣定神閑,坦然自若,自然能養浩然之氣。一個不練拳的人,雖手無縛雞之力,卻心存正氣,大義面前,臨危不懼,舍身忘我。練拳如是,說到底,修得是一股精神。
勁貴精,動貴小。這人打拳,渾身小圈,遍體小弧,靈動莫測,為何這樣呢?他在找小勁,小勁不是力度小,而是動态小。比方說,一家裁縫店,這個會撕布的,動作不大,勁卻特準,刺啦一下,大布兩開,又齊又整。那個不會撕的,雙臂揮舞,上下翻飛,也沒把大布扯開,還一頭汗。
有些東西,就差一點點,關竅擰一下,勁就到位了。總是感覺勁粗,缺乏巧妙,筋骨擰一下,出來一根小線,勁登時細了。倆人搭手,這個道行淺,憋着胳膊就抗,那個道行深,松沉一搭,你跑我随着,圓來圓去。一個累的夠嗆,另一個省時省力,就看誰懂勁。
百會一領,骨盆就沉,脊柱吊墜勁,上頭虛靈,下頭沉穩。肩膀又松又活,肱骨圓活旋轉,肘尖有個小力點,又尖又細,與鎖窩呼應,這叫沉肘。你要斂臀,骨盆一兜,丹田凝聚。你要泛臀,命門一挑,立脊拔腰。松胸活肋,是個好勁,手指一動,肋條也暗暗波動。
有句話叫,筋長一寸,勁長十分。長真正的意思,并非一直拽着,而是有彈性,有松有緊。關節竅裡猴皮筋,骨頭縫間拉弓弦。練出一股靈動韌勁,這就好了。打個單鞭,骨子裡,擰出一條鞭子勁。再來白鶴,踩竅洞開,整體一張大網兜。筋有韌性,肌肉彈性更強,這更好了。
如何開發内空間,腹腔自旋,開發腹腔筋膜。肋間波動,激活整個胸腔。修煉胯法,揉活盆腔筋骨。腔體空間有量,活力十足,于是勁由内換。開始動态大,無妨,圈是練小的,勁是練細的。一動就先動裡頭,裡頭劃圈,帶動外頭劃圈。
好好揣摩單式,譬如斜行拗步,雙臂擴展,矛盾拉開。不光拉開,肘底還沉。不光沉肘,肘窩鎖窩腹股溝,還往回抽筋。不光抽筋,肘窩鎖窩腹股溝,還含着小擰勁,多體會這個要領。再看白鶴亮翅,大開大合,四面開張,卻都不是直的,筋骨之間也有擰勁。
還有披身捶,就像紡毛線,渾身小纏勁,開也纏絲,合也纏絲。打拳無論是開,還是合,手臂與腰胯,都要有螺旋意識。不要直接開合,要擰着開合,擰着來去,勁慢慢就滲透了,而且你會越練越松。擰出來的松,才是真松。
隻要一起手,肌肉很放松,筋骨已悄悄擰上。隻要一擡腿,大轉子一旋,擰動腹股溝,把大腿拽起來。隻要一落步,大轉子一擰,裆走底弧,重心立馬随過去。手上有開有合,腳底也不閑着,暗暗碾旋,傾聽消息。以上這些要領,細細體會,它們能使你更精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