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戰國策·齊策》:“威後曰:‘不然!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
趙威後
一次,齊襄王派使臣去訪問趙威後,威後還沒有拆開齊王送來的信,便問使者說:“年成可好嗎?人民可好嗎?大王可好嗎?”
使者很不高興,說:“我奉齊王的派遣,來拜見您威後,現在您先不問大王,卻先問年成和人民,豈不是先卑賤而後尊貴嗎?”
齊襄王 趙威後
威後說:“不對,如果年成不好,怎麼還會有人民?如果沒有人民,怎麼還會有國君?怎麼有舍本而問末的道理呢?”
應該說,從趙威後的問話,可以看出她以民為本,以國事為重的思想。在她看來,民是本,君是末,為國分憂的人才是本,不為國效力的人才是末。隻有重視人民,充分重用賢才,國家才會昌盛。
“舍本事末”,也作“舍本問末”、“舍本逐末”。指做事不從根本入手,卻在一些不重要的地方用功夫。本,事物的根本,根源。“末”與“本”相對,不是根本的,重要的事物。
每天一個成語故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