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鴻銘(1857.7.18-1928.4.30),生于南洋英屬馬來西亞槟榔嶼。學博中西,号稱“清末怪傑”,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馬來亞等9種語言,獲13個博士學位,是滿清時代精通西洋科學、語言兼及東方華學的中國第一人。
他翻譯了中國“四書”中的三部——《論語》、《中庸》和《大學》,創獲甚巨;并著有《中國的牛津運動》(原名《清流傳》)和《中國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義》)等英文書,熱衷向西方人宣傳東方的文化和精神,并産生了重大的影響。
西方人曾流傳一句話:到中國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鴻銘。
辜鴻銘一生事迹的意義及其重要性在于溝通中西文化并訴諸于翻譯事業。
為了讓西方人了解中國的孔孟哲學,精神道義,他勤于寫作。辜氏一生著述頗豐,且多用流利的英文寫成,其目的即在于使西方人了解,并通過了解進而尊重中國文化。
辜鴻銘翻譯儒經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意譯法,即采用“動态對等”的方法,使譯文在表達思想方面起到與原文相同的作用,而不是原文與譯文之間字栉句比的機械性轉換。
在《論語》譯序中,他就明确指出他的翻譯目的是“讓普通英語讀者能看懂這本給了中國人智力和道德風貌的中文小冊子”,因此他努力“使孔子及其弟子的談話方式,就像有教養的英國人在表達與這些中國俊傑同樣的思想時一樣。”
在《中庸》譯序中,他進一步闡明他的翻譯觀點:“徹底掌握其中之意義,不僅譯出原作的文字,還要再現原作的風格。”辜鴻銘在具體的翻譯工作中,确實努力實踐着這一翻譯宗旨。
辜鴻銘譯經最大的缺點在于過分意譯。
其表現之一就是在把握大意的前提下,随意增添許多原文沒有的内容。
對于辜鴻銘英譯儒經,曾存在過兩種截然相反的評價:一種是贊美推崇,一種是否定批評。
持前一種觀點的以林語堂為代表。林語堂在《從異教徒到基督教徒》一書中這樣評價道:“他(辜鴻銘)了不起的功績是翻譯了儒家《四書》的三部,不隻是忠實的翻譯,而且是一種創造性的翻譯,古代經典的光透過一種深的了然的哲學的注入。他事實上扮演東方觀念與西方觀念的電鍍匠。他的《孔子的言論》,飾以歌德、席勒、羅斯金、及朱貝爾的有啟發性的妙語。有關儒家書籍的翻譯,得力于他對原作的深切了解。”
持否定态度的則以王國維為代表。王國維曾認真研讀過辜氏翻譯的《中庸》,并著書《辜湯生英譯〈中庸〉後》一文指陳其中大小弊病若幹條,認為辜鴻銘的翻譯嘗試乃一大失敗。
吳宓(《大公報》)發表的悼文中說:除政治上最主要之一二領袖人物應作别論外,今日吾國人中,其姓名為歐美人士所熟知,其著作為歐美人士所常讀者,蓋無有如辜鴻銘氏。自諸多西人觀之,辜氏實中國文化之代表,而中國在世界惟一有力之宣傳員也。
羅家倫(《回憶辜鴻銘先生》):在清末民初一位以外國文字名滿海内外,而又以怪誕見稱的,那便是辜鴻銘先生了。
林語堂(《辜鴻銘集譯〈論語譯英文〉》):鴻銘亦可謂出類拔萃,人中铮铮之怪傑。
梁實秋(《辜鴻銘先生轶事》):以茶壺譬丈夫,以茶杯譬妻子,故贊成多妻制,誠怪論也。
《清史稿》評:唐生以英文草《尊王篇》,申大義,列強知中華以禮教立國,終不可侮,和議乃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