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購買者都會忽視在電腦中起到不可忽視作用的CPU以及硬盤,購買内存的時候,人們更加關注的也是它的價格以及所擁有的容量,而并非性能上的命門——"頻率"以及"時序"。
很多人表示好奇,究竟何為頻率
所謂内存的頻率,指的是在内存工作的過程中、以兆赫為單位所達到的一個頻率,内存标稱頻率,或者稱為主頻主要告訴我們這條内存在什麼樣的頻率下能夠繼續正常穩定的工作。
就以XPG龍耀D60G DDR4-3600舉例,其主頻為3600兆赫,這就表示其穩定在3600兆赫以下的頻率,不過這并不代表着他不能在更高頻率下進行運轉,隻不過這樣的行為具有一定的風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超頻。
内存達到頻率從極大程度上影響着CPU的性能發揮,内存的頻率越高、其運轉的速度也就越快。當你的顯卡和CPU性能都極強、而内存的頻率卻更不上時,電腦的性能将會受到限制。
不過,雖說内存頻率越高越好,但還是要看整體電腦的配置是否相符,如果你的電腦主闆 CPU最高隻支持2666兆赫的内存,那麼你花高價購買3600兆赫的内存也沒用。
說完了頻率現在再說說時序。
内存的時序所反映的是内存在不同工作環節當中的延遲時間,内存時序的數值越低、表示其運行時延遲越短。
同樣以XPG龍耀D60G DDR4-3600舉例,它的時序組成(16-18-18-36),從左至右分别代表着四個數值。
CL(CAS Latency):列地址訪問延遲
tRCD(RAS to CAS Delay):行地址到列地址的延遲
tRP(RAS Precharge Time):行地址預充電時間
tRAS(RAS Active Time):行地址有效時間
其中CAS(Columns Address Strobe):列地址選通脈沖以及RAS(Row Address Strobe):行地址選通脈沖是關鍵所在。
我們試想将内存看作是一個格盤,每一個格内都藏有不同的數據,CPU需要什麼數據就會向内存發出指令(即CAS和RAS),而内存再憑借這一指令将其所需要的數據找出,提供給CPU。
而從CAS解道指令并找出的這段時間,便是"CL",在進行尋找的過程中,需要現确定Row以及Columns,而内存對這兩者進行訪問時所等待的事件便是"tRCD"。
當内存完成這一些列指令之後,才能進行下一批數據的執行,這兩種數據在執行過程中所需要的事件便是"tRP"。"tRAS"則為自RAS數據發出指令開始到數據執行完成所耗費的周期。
在相同的條件下,時序會随着頻率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在頻率相同的情況下,時序越低的内存條、其性能越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