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手沖咖啡怎麼調制才好喝

手沖咖啡怎麼調制才好喝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06:04:58

咖啡行業交流請加私

人微信精品咖啡香,

(長按複制)

thinkingcapacity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咖啡,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手沖咖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手沖,越來越多關于手沖咖啡制作的問題紛至沓來……

當然,所有的問題都是為了做好一杯手沖咖啡。

長久以來影響手沖咖啡的幾個變量因素分為:1.咖啡豆; 2.研磨度; 3.水粉比; 4.器材; 5.悶蒸時間;

手泡咖啡看似簡單,但要做出深厚豐富的味道,當然需要功夫,在此整理一下,給在制作中存在疑惑和誤解的同學幾點忠告。

1、使用好的咖啡豆,新鮮且烘焙得當。

手沖咖啡怎麼調制才好喝(技術貼不要盲目追求技巧)1

選擇适合自己口味的咖啡豆是決定你這一杯手沖咖啡是否“好喝”的重要标準。很多人說太淡,有澀味,有雜味,我們首先考慮的是咖啡豆。如果咖啡豆烘焙度過淺,就容易出現澀味,因為會有夾生。所以我還是建議新手選用中深烘焙度的豆子,等自己琢磨出技巧,或者實在想喝淺烘焙的豆子,再來買淺烘焙豆子嘗試。所以,别再糾結是不是自己手沖方式出錯誤,而是要從一開始選購豆子就要适合自己,咖啡的學問很深,也是很神奇的一種植物,不要一蹴而就,一下子就挑戰可控度低的豆子。

很多人覺得初學嘛,橫豎都是做不好,舍不得用好的材料,盡選最便宜的豆子用,還等着練好了再換好的豆。

這道理就跟拿着冷凍的肉食雞去練習煲雞湯、用隔夜的魚蝦去做海鮮菜一樣,怎麼可能出來好的味道?

當然,咖啡豆也有很多等級,即使不适用最高等級的,起碼要保證咖啡豆烘焙得當而且新鮮。(烘焙後3—10天是最佳期,過了一個月的豆子已經失去新鮮度了

2、選一把好的手沖壺。

手沖咖啡怎麼調制才好喝(技術貼不要盲目追求技巧)2

手沖壺是做手泡的關鍵器具。不要以為壺隻要漂亮就好,更重要的是它的構造和材質。其實手沖壺說到底有一個大原則:必須保證水流細而穩定,并且壺身保溫性能要好

小編強烈建議新手從細嘴壺入手(壺嘴上下一般粗細,出水比較慢,水流以及水形都比較穩定),水流易控制,不會有過大的水流,能夠大大提升沖泡的成功率,鶴嘴對水流的控制要求更高,相應自由度也會更高,這樣就适合進階型選手了。

3、用純淨且無異味、無甜味添加的水。

手沖咖啡怎麼調制才好喝(技術貼不要盲目追求技巧)3

水質:一杯咖啡98%是水。所以,先看看你用的水是否合格,城市裡的自來水是不行的,消毒水的味道會影響咖啡味道,而有些家庭使用高檔的淨水機,本身水的味道是很甜的,這樣做出來的咖啡,雖然不難喝,但不是它本來的味道。水中可溶性物質(TDS)範圍最好在100-250ppm之間。不要用自來水,不要用礦泉水,不要用蒸餾水!用過濾過的水就好啦。

水溫:有些新手并不注意水的溫度,這是不可以的喲,注意水溫注意水溫注意水溫!手沖通常選擇85-95之間的水溫就可以了。水溫過高會使咖啡的苦味變強,水溫低則會使酸味變強。建議:比較深焙咖啡豆适合86-90度的溫度,中淺焙咖啡豆适合88-92度左右的水溫來萃取。

4、掌握正确的研磨度。

手沖咖啡怎麼調制才好喝(技術貼不要盲目追求技巧)4

磨得太細味道會太苦太強烈,磨得太粗味道又會太淡,所以要粗細得當, 當然,不同的咖啡豆和烘焙度也有細微差異。

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磨豆機,好的磨豆機可以保證磨出的咖啡粉粗細均勻。如果咖啡粉不均勻,細粉過多,就會讓出品的咖啡口感不夠純。(“純”的意思就是幹淨)

那手沖咖啡的咖啡豆适合的粗細度到底是多少呢?答案就是:中度研磨,如砂糖粒般大小。若咖啡粉太粗,熱水過快流過,就很難萃取出咖啡的芳香物質。若咖啡粉太細,濾嘴容易堵塞,導緻水與粉浸泡時間過長,咖啡會出現苦、澀的口感。很多新手會經常走入一個誤區,就是覺得咖啡應當是磨越細越好,其實結果恰恰相反,粗細度的控制是讓一隻咖啡表達出正确風味的最重要因素。當然,做出刻度的調整之前,首先你得了解你所使用的豆子,如果你使用的豆子是屬于中深烘型的,比如曼特甯,那麼你調細刻度後可能會帶來的是更加濃郁的香氣和醇厚度,但同時還會帶來苦味和澀感,而如果你調粗後,可能帶來的是一些青草的芳香,但失去大部分醇厚度的曼特甯其實是不完整的,所以你必須自己去一遍一遍地調試刻度,調整至你自己覺得滿意的味道為止。

手沖咖啡怎麼調制才好喝(技術貼不要盲目追求技巧)5

而如果你使用的是中淺烘焙的豆子,比如耶加雪菲,那麼使用過細的刻度可能會産生強酸,而且産生的澀味非常嚴重,這就容易導緻萃取過度,特别是你在萃取時間拉長的時候更為明顯,而如果采用過粗的刻度,可能會帶來明亮的酸度,可是耶加雪菲中的香氣和甜度卻也會平淡掉許多。所以說适當的刻度對于一隻咖啡豆來講是多麼重要,每一種咖啡的最佳風味表達所需要的刻度都不一樣,因為磨豆機的差異性是很大的,包括同一型号的磨豆機都是會有差異的,所以刻度必須靠自己的味蕾去調整。畢竟好不好喝都是很主觀的東西。

5、不要盲目追求技巧和秘訣,多去練習基本功和水流。

手沖咖啡怎麼調制才好喝(技術貼不要盲目追求技巧)6

手泡咖啡不是神秘的要靠技巧來把握,比起技巧,對于初學者來說,多去練習水流基本功,先掌握穩定的水流,才是更正确的路子。

水流:注水隻要注意兩點,一個流速穩定,還有一個是不要持續在某個點長時間注水,中間除外,另外你們一般常見錯誤有:

A.注入水柱過大,水柱方向過于傾斜,這樣會導緻水流把粉層側面沖出個洞,直接從濾紙處跑掉了,造成咖啡萃取不足。

B.水柱拉的過高,導緻水流破壞咖啡粉成,容易注入氣泡,咖啡萃取不均勻。也會導緻水柱與接觸空氣面積過多,水溫受到了影響,因此水柱必須愈靠近咖啡愈好。

C.水流不穩定,水流忽大忽小,時而猛沖,時而滴答滴答斷掉,導緻咖啡粉各個區域浸泡程度不一,咖啡的口味都會被影響。

6、了解你所做的咖啡豆的味道和特性。

手沖咖啡怎麼調制才好喝(技術貼不要盲目追求技巧)7

不管做的是哪個産地如何烘焙的咖啡豆,先要了解它應有的味道,誰都不可能把哥倫比亞做出巴西的味道,也不可能讓淺度烘焙的咖啡不酸,正确的沖泡就是發揮出咖啡豆本來的味道。

7、粉水比

手沖咖啡怎麼調制才好喝(技術貼不要盲目追求技巧)8

經常問的“為什麼我沖出來那麼淡?”“為什麼那麼濃?”,很有可能就是因為你們的水粉比啊孩子們!!由于不同人的口味不同,對濃淡要求不一樣,但是咱們可以參照一下金杯萃取理論,金被萃取的濃度範圍是1.15%-1.35%,用水比例大概在1:13到15上下。但是!基本上适合亞洲人的粉水比是從1:13-1:18都是可以的!!有些人單純為了追求濃郁用很少的水,但喝起來并不适口。而相反一些人期望用更多的水萃取出更多物質,殊不知萃取越到後面的越淡,最後濃度不足。拿到一款新豆子,你們可以先從1:15入手,然後再根據自己的味蕾相應改變~

8、悶蒸時間

手沖咖啡怎麼調制才好喝(技術貼不要盲目追求技巧)9

悶蒸其實隻是通過熱水中産生的熱氣來打開咖啡粉中的纖維狀結構,這樣才能使咖啡的萃取更為完整。有條件的朋友可以試試不悶蒸的萃取,一定會有萃取不足的水味。一般悶蒸所用的水比較少,從中心小水流注水一圈一圈往外直至把咖啡粉沾濕就行,然後讓咖啡粉自行膨脹透氣,悶蒸時間一般從20-35秒,深烘的豆子一般悶蒸時間相應減短,淺烘的豆子悶蒸時間可以相應增加。而且,淺烘悶蒸的時候包包會小,深烘悶蒸的時候包包會大點。之所以悶蒸需要更小的水流,是因為悶蒸的時候水流如果過大,會破壞咖啡粉表層的浸潤結構,而且太大水流所沖擊出來的水錘效應,會把很多細粉直接沖至濾杯底部,影響後面的咖啡萃取。

9、多看些咖啡書,系統性地去了解。

手沖咖啡怎麼調制才好喝(技術貼不要盲目追求技巧)10

很多人習慣了手機獲取信息,但通過微博微信上傳播的信息,大部分都是片段性的,而且是針對特定條件下的做法,因人而異。想系統了解的話,還是要靠專業可靠的書,這個之前有【咖啡初學者、咖啡愛好者的10本咖啡入門必不可少書】可以參考。

當然,這僅僅是簡單的幾點建議,但是對于大部分人有困惑的人來說,這9點都做好了,離一杯好手泡的距離,也就不遠了,不信?試試看!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于青網絡,網站部分内容如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注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别圖文未來得及注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議均可與網站聯系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将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删除,謝謝~!

更多專業咖啡交流 請掃碼關注IMAKECOFFEE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