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光良、袁娅維到趙雷、杜麗莎、側田,《歌手》六期節目已經走了五位歌手了。而這六位歌手,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都不是喜歡玩震耳欲聾的高音,更不玩波瀾壯闊的唱腔,而是更慢熱,更注重于共情,要在靜心的聆聽中去感受那種動情。
所以為什麼“黑馬”新秀迪瑪希連續奪了三次單場冠軍,而他在歌手互投的環節中卻很少能拿到好成績。因為《歌手》舞台上的大衆評審們,都隻是一群普通的音樂愛好者,甚至如我們在電視上所看到的那樣,經常會誇張到哭花了妝。
說穿了,他們所需要的并不是一種簡簡單單的評價演唱的技巧、情感優劣,而是在短短的一個小時裡所能體驗到的一種震撼和刺激,讓他們激動,讓他們能嗨爆全場。
但是不得不說,在這個曾被稱為“過氣歌手集中營”、“我是高音”的舞台上,每個歌手的來意都有所不同,還是有一些人,期待在舞台上升級自己的音樂理念,就如sandy林憶蓮在節目中所說的那樣:“我覺得每個歌手都希望在自己的音樂領域裡面,唱自己覺得有感覺的歌。”
當然,單從陣容來看,節目組顯然是下了苦心的,從相對低調的歌壇天後林憶蓮、跨界大魔王譚晶、香港地區真正的殿堂級歌手杜麗莎、到開口跪的迪瑪希、組建樂團重新出發的蕭敬騰、創作才女袁娅維、台灣情歌王子光良······這一季顯然打破了前幾季一看完首發歌單就知道冠軍的局面,節目的競技随着賽程的推進更加撲朔迷離。
不可否認的是,從競技層面上來講,不論是林憶蓮、杜麗莎還是光良、趙雷、側田,他們都不是那種競技型的比賽歌手。隻不過一個硝煙彌漫的舞台,總需要一杯“水”來作為緩和調劑,也需要展現不同的音樂的類型。于是他們來了,觀衆安靜了。
在這個“我是高音”的舞台上,觀衆的取向其實很明顯,你有本事飙高音,你就是王者;你有本事能彪了高音又玩了大氣讓人不明覺厲唱得我心潮澎湃,你就是冠軍。通常情況下唱得越用力,台下的觀衆聽得越過瘾,也就越買賬。
然而在這麼一個“高者為王”的舞台上,還是有那麼幾個歌手在品,她們通過演唱狀态、選曲來告訴公衆,勝負并沒有那麼重要。這也是很多人從第一季開始,期期不拉的守着看每一期節目的原因,從這些歌手身上所汲取的力量,就是我們追這個節目最大的意義吧。
競演結果在其次,炒作也是在所難免,但至少有一些人歌合一的演繹會讓你動容,有一些簡單的旋律會動你心弦,這應該也就是這個節目的魅力所在。
隻是可惜的是,昨晚播出的第六期後,舞台上又少了一個“很想很想說再見”的側田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