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古以來都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那麼古人是如何表達心中的愛意呢?下面詩詞中的醉美情意讓我們來共同領略。
1、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意思是:經曆過無比深廣的滄海的人,别處的水再難以吸引他;除了雲蒸霞蔚的巫山之雲,别處的雲都黯然失色。
此詩句出自中唐元稹的《離思》。以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隐喻愛情之深廣笃厚,見過大海、巫山以後,别處的水和雲就難以看上眼了,除了詩人所鐘愛的女子,再也沒有能使其動情的女子了。
2、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意思是:山上有樹木啊樹木有丫枝,心中喜歡你啊你卻不知此事。
此句出自《越人歌》,它是中國文學史上較早的明确歌頌戀情的詩歌,和楚國的其他民間詩歌一起成為《楚辭》的藝術源頭。春秋時代,楚王母弟鄂君子皙在河中遊玩,鐘鼓齊鳴。搖船者是位越人,趁樂聲剛停,便抱雙槳用越語唱了一支歌。鄂君子皙聽不懂,叫人翻譯成楚語,便是《越人歌》。歌中唱出了越人對子皙的那種深沉真摯的愛戀之情,委婉動聽。
3、玲珑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意思是:那骰子上的顆顆紅點,都是最為相思的紅豆,深入骨中,代表着我對你深深入骨的相思,你知道不知道?
此詩句出自唐代詩人溫庭筠的《新添聲楊柳枝詞二首·其二》。紅豆即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愛情或相思。唐朝時貴族的閨閣間流行一種玩物,拿一小塊象牙剖成兩面,镂空了鑲入一顆紅豆,再将剖開的兩面嵌上去,複成六面,骰點當然亦是鑿空的,一擲出去,六面皆紅,即所謂“玲珑骰子安紅豆”了。後來流傳到民間,一般人買不起象牙這樣貴重的材料,便改用獸骨,紅豆又稱相思子,“入骨相思”,一語雙關,飽含纏綿之意。“知不知”三字,把相思之深淋漓盡緻地表現出來,同時表達了迷人的鐘情。
4、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意思是:從出生到現在不知道什麼是相思,才剛剛懂了相思的含義,便深受着相思的折磨。
此詩句出自元代徐再思的《折桂令·春情》。全曲描寫一位年輕女子的相思之情。少女尚是初戀,情窦初開,才解相思,初次嘗到愛情的瓊漿,一旦不見情人,那相思之情便無比深刻和真誠。
5、凄涼别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意思是:你我分别之後的凄涼之苦我們都是相同的,最難以忍受的是那明月當空下的凄清幽怨。
此詩句出自清代詩人納蘭性德的《虞美人》。此作品在創作時,納蘭的結發妻子盧氏已離世多年,長久孤寂的納蘭,内心抹不去與妻子在一起時快樂的點滴、抹不去心頭溫暖的回憶,于是寫下此詞以舒緩自己相思之苦。
6、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意思是:在天上,我們願做比翼齊飛鹣鹣鳥;在地上,我們甘為永不分離連理枝。
此詩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長恨歌》中的名句。唐憲宗元和元年,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縣)縣尉。一日與友人陳鴻、王質夫到馬嵬驿附近的仙遊寺遊覽,談及李隆基與楊貴妃事。王質夫認為,像這樣突出的事情,如無大手筆加工潤色,就會随着時間的推移而消沒,便鼓勵白居易:“樂天深于詩,多于情者也,試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寫下了這首長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