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來接孫子啊?"近日,一則媽媽接二胎放學被認成奶奶的短視頻登上了社會熱搜榜,這個話題在不經意間戳中了不少大齡家長在形象問題上隐藏的尴尬。采訪中包括一些正當年的家長也同樣坦言,當以家長的身份示人時會尤其在意自己的形象問題,重視程度甚至超過了自己的職業形象。
39 歲媽媽被認成奶奶受打擊
"媽媽接二胎放學被誤認成奶奶"這一熱搜,來源于一女設計師的自我吐槽,其表示到幼兒園接孩子的時候,被一 50 多歲的大媽問到"你也來接孫子啊",這讓這位實際年齡隻有 39 歲的媽媽很受打擊。看着 "花 500 塊燙的 ' 霸道總裁 ' 發型,1000 塊買的羽絨服,280 塊的褲子,780 塊的鞋子,她發出靈魂拷問"到底哪出了問題"。
因為這個沉重的打擊,這位媽媽回頭就下單了 8000 多元的護膚品,并勵志要進行健身減肥和穿搭學習,要在形象上改變自己。
而讓這位媽媽沒想到的是,自己一個吐槽引發廣泛關注,甚至登上了社會熱搜榜。網友在對她進行點評和建議的同時,也引發了關于"家長形象問題"的讨論,這其中有不少網友稱這位二胎媽媽的經曆戳中了自己隐藏的擔心。
大齡二胎家長的形象尴尬
記者在短視頻平台上搜索發現,實際上在這一"吐槽"登上熱搜之前,就有不少大齡家長分享過自己遇到的尴尬,這裡面既有"媽媽被認成奶奶",也有"爸爸被認成爺爺"。
大連市民姚女士談起這個問題表示深有感觸,她告訴記者自己是"單獨二胎"政策放開時要的老二,當孩子上小學時已經 48 歲,而孩子的班級同學多數是頭胎,自己和這些家長有十多歲的年齡差,這在無形中給了她很大壓力,"雖說 10 歲差的并不大,但是女性過了 40 歲容易老得快,再加上到了這個歲數總喜歡穿一些寬松舒适的衣服,所以給人的感覺整體是老态的,并不是差了個數字那麼簡單。"姚女士說,她坦言為了避免這個尴尬,自己在接孩子時一直有意識的避開與同班家長堆兒,在道對面等。
市民孔女士是二胎政策全面放開後要的老二,她告訴記者,現在二孩正在上幼兒園,身邊也有不少同齡的二胎媽媽,即便并不"孤單",但是在接孩子時會不由自主地覺得屬于"奶奶幫"和"媽媽幫"之外的"異類"。
"主要是擔心自己看着太老,怕給孩子丢臉。"大齡家長如此坦言自己的壓力和擔憂。
"挑戰李雨晴媽媽"背後的家長修羅場
除了自己本身存在的擔憂,來自"辣媽們"的襯托也加重了大齡媽媽的壓力。采訪中記者發現,對形象問題在意的,不止是大齡媽媽,也包括一些年齡正當時的媽媽,這樣的現象在社交平台上被充分展現甚至掀起了"風浪"、引起"内卷"。
比如 2021 年底,在某短視頻平台上掀起了"挑戰李雨晴媽媽"的熱潮。這個梗源自于一位做全職媽媽的網友,她因為兒子前一天說了句"李雨晴媽媽穿了條裙子",就想着要在氣質上打敗"李雨晴媽媽",于是在去幼兒園接孩子前她花 3 個小時進行精心打扮,不僅穿戴大牌,而且裝容精緻,宛若名媛去參加酒會。
随後"李雨晴媽媽"成了精緻媽媽的代名詞,"挑戰李雨晴媽媽"更是在全網掀起跟風,相關話題的播放超過 10 億次。
雖然這一熱搜中有娛樂和誇張的成分,但不少家長表示,在現實中當以" xx 媽媽"的身份示人時,會尤其在意自己的形象問題,像接送孩子的校門口、家長會,包括培訓班等候區都是被重視的形象"秀場",這種重視程度甚至超過了對職場形象的在意。
記者在采訪中就遇到這樣比較典型的例子1. 家校距離不到 1 分鐘花半小時化妝
市民于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的家與幼兒園隻有不到一分鐘的距離,冬天的早晨即便穿着睡衣拖鞋去送孩子,回來都不會覺得冷,但即便如此她每天都會提前半個小時起床洗漱打扮,然後穿戴整齊去送孩子,"哪怕加上沿途亮相的時間不到一分鐘,我也希望給老師和其他家長留下的印象是精神的、利索的。"于女士說。
2. 周三打扮就因中午會接孩子
家長孟女士稱,在一個單位久了自己已經疏于打扮,但每周三都會刻意捯饬一下,就因為這天中午會去學校接孩子。除此之外,隻要是與孩子同行的時候,她都會有意識的打扮一下,同時會要求丈夫注意儀表。孟女士告訴記者,這是因為自己曾關注到一則"民工帶孩子買耐克被店員歧視"的新聞,"不修邊幅固然自己能更随性,但怕孩子有想法,更怕連累孩子。"孟女士說。
3. 為孩子能被高看一眼買大牌包傍身
家長董女士向記者分享了自己的一個親身經曆:她喜歡一款 Celine 的包,但始終猶豫沒舍得買,在陪孩子去上鋼琴小組課時,她特意留意了其他家長的穿戴,然後果斷下手了 Celine。"先敬羅衣後敬人,就希望自己穿戴體面些,孩子能被高看一眼。" 董女士表示。
大齡媽媽求診美容整形
媽媽們對于"家長形象"的敏感與重視,不僅體現在衣着打扮上,現實中也有不少人通過整形美容來改變自己的狀态。記者從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美容整形科獲悉,近幾年來,就診者已不再局限于傳統意義上認為的"愛美的年輕人",也包括媽媽群體。"尤其是大齡的或者生二胎的女性,在生産完後,身體機能恢複慢,加上職場壓力和生活壓力,睡眠不好,很容易衰老。所以在抗衰老項目上,這個群體占很大的比例。"科主任趙穆欣說。
采訪中,趙穆欣表示,接待的診例多了發現,這個群體與其他就診者的區别在于,很多人給人的感覺是身心疲憊的,而且隻是籠統的表達想要變得年輕些,并不像其他女性那樣有自己明确的訴求和具體的想法,保養意識也不高,更喜歡短平快的方案,能看出對自己的忽略。
"但是當做過項目後,會發現她們不僅是容貌上的變化,更有心态上的改變,整個人都會變得容光煥發。"趙穆欣說,在她看來女性的這種狀态會對家人、孩子帶來更積極的影響。
莫在"挑戰"與"内卷"中失去真我
"大齡二胎媽媽被誤認成奶奶,表面上看是次偶然,但能從自我吐槽成為熱搜話題,說明存在着群體尴尬。"大連市婦聯"幸福家"沙龍分享嘉賓張琛說,在她看來,現象的背後,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二胎女性幾乎将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工作和家庭中,在職場壓力、家庭壓力和社會壓力中,忽略了自我的存在感,造成了自我迷失,甚至找不到自我價值,嚴重的甚至出現了抑郁症。
"所以,對大齡二胎媽媽,社會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包容,幫助她們釋壓和樹立自信。"張琛說。
家庭教育指導師童畫表示,一個家庭中,媽媽的幸福感直接決定了家庭的氛圍和幸福指數,從這個角度出發,家庭成員尤其是丈夫應該給予妻子更多的關愛與滋養,讓她有關愛自己、關注自我的時間和精力以及欲望,一個精緻活力的媽媽所創造的生活質量要遠高于一個失去自我、任勞任怨的媽媽。
另外,童畫表示,對于女性自身而言,無論到哪個年齡,都不要放棄和忽略對"美"和自我管理的追求,同時也要擺正對"美"的理解,現實中"先敬羅衣後敬人"的現象固然存在,但是自信、得體才是根本,否則在"挑戰"和"内卷"中容易失去真我,對孩子反而帶來負面影響。
半島晨報、39 度視頻首席記者于雅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