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茄子
燒茄子、魚香茄子、涼拌炸茄子是不是好多小夥伴愛吃吖!之前更新了燒茄子的做法,後面會接着更新其他茄子的做法哦。不過今天的重點是講故事(*^__^*) -----茄子的全球之旅✌✌✌#頭條之星校園計劃#
茄子原産印度和泰國,它何時傳入我國尚無法确考,據說早在漢武帝時期就通過絲綢之路引入我國,在長江中下遊地區,再具體點大約是揚州以南至甯波一代。我國古代文獻中,最早提到茄子的是晉代嵇含的《南方草木狀》。到北魏賈思勰寫《齊民要術》時,就更多地提到它了。茄子的皮通常呈紫色。宋朝詩人鄭安曉寫有一首《詠茄子》詩:“青紫皮膚類宰官,光圓頭腦作僧看。如何缁俗偏同嗜?入口原來總一般。”說明當時茄子的果皮以紫的為多,而且雅俗共賞。唐朝的時候,從新羅又傳入了一種味道很美的白茄品種,很快受到人們的歡迎。
長茄子
圓茄子
青茄子
之前說的番茄剛開始因為顔色豔麗被認為有毒,茄子顔色深紫,其實剛開始也是被認為有毒的。
由于該植物與其他各種夜間植物的關系,果實曾被認為是極其有毒的。如果由于茄堿的存在而大量食用,花和葉可能是有毒的。茄子在民間傳說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在13世紀的意大利傳統民間傳說中,茄子會導緻精神錯亂。在19世紀的埃及,在夏季進入季節時,據說茄子會使得精神錯亂“更常見,更暴力”。
- 茄子别稱的故事
在唐朝開元年間甯波籍大醫學家陳藏器所撰的《拾遺本草》曰:“茄子也,一名落蘇,一名昆侖瓜”。
那麼,為什麼會将茄子俗稱為“落蘇”呢?答案多種多樣、五花八門。
相對靠譜的源于無名氏所編古籍《五代贻子錄》上的說法:(茄子)“蓋以其味如酪酥也。”酪酥【lào sū】,其實就是現在所說的類似于奶酪那樣的東東。而煮熟酥爛的茄子以吃口而言确實與奶酪相近。酪酥,按其讀音與本地話“落蘇”十分接近,故被認為,“落蘇”極有可能系由酪酥以訛傳訛、約定俗成而來。
然而,在民間,有關“落蘇”俗名的由來卻有着一段完全不同的傳說~
在烽火連天的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吳國國王阖闾(約公元前537年~公元前496年)生了個兒子,其雖天資聰慧,但從小患上腿疾,是個瘸子。即便如此,阖闾依然對他寄予厚望并嚴格要求,不允許他出王宮玩耍,天天閉門讀書。
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吳王興緻頗高,率王後、妃子和近臣,在王宮衛隊的護衛下浩浩蕩蕩去郊外踏青、賞花、狩獵。宮内隻留下了王子和幾個家丁。
有個家丁為讨好王子,對王子說:“今天天氣如此之好,大王又不在,何不趁此難得的機會溜出去到虎丘逛逛。”此意正中早已在書房内膩煩了的王子下懷。在對王子一番喬裝改扮後,兩人騎着馬悄悄地出了王宮。
可沒走多遠,就聽得有人在街邊大聲叫賣:“賣茄子啰,賣茄子啰”。這叫賣聲王子聽上去怎麼的都像是“賣瘸子啰,賣瘸子啰”,這分明是在諷刺、嘲笑、侮辱自己,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家丁似乎也很快明白了王子怒氣的由來,下馬走近賣菜的大聲訓斥:“不許再叫賣,小心吃生活!”賣菜的也不知兩人的來頭,一時被懵住而不吭聲了。
家丁和王子繼續前行。
很快,回過神來的菜販一想:他們憑什麼不讓我叫賣,天底下從來就沒有不讓叫賣的王法!随後,他用更大的嗓門大喊:“賣茄子啰,賣茄子啰……”這下,令前怒未消的王子更加怒不可遏、瞋目切齒,急欲回頭與家丁一起對菜販拳腳相加、興師問罪。
家丁一看大事不妙,一旦鬧大,不僅帶王子私自溜出王宮的事會敗露,弄的不好還會戴上個欺君之罪,連自己的小命都難保,趕緊又是連哄帶勸、又是生拉硬拽将王子帶回了王宮。
晌午過後,吳王阖闾乘興而歸,剛回宮中,王子便迫不及待地向父親告狀:“父王,今兒個兒臣在書房用心讀書,竟然聽到了宮外有人在叫賣瘸子,這分明是對我的羞辱,兒臣豈能忍下這口氣,萬望父王替兒臣給他治罪。”吳王了解原委後不由得哈哈大笑,說:“這是人家叫賣茄子,不是賣瘸子呀。茄子是一種蔬菜,父王怎麼可以不讓人賣呢!?”兒子争辯道:“兒臣是個瘸子,聽到叫賣茄子,總覺得是在嘲弄兒臣,令兒臣實在難以安下心來好好攻讀!”
聽了兒子的話,吳王覺得十分為難。一頭是難解兒子心頭之結,另一頭黎民百姓賣菜那是為了維持生計,倘若不讓叫賣那還不讓天下百姓恥笑!
那天晚上吳王緊鎖着眉頭回到寝宮,幾個妃子的小孩正在院内玩耍,當看到孩子們帽子上倒垂着飄曳的流蘇(一種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絲線等制成的供衣服、帽子等裝飾用的穗子)時,猛然發現其很像要落下來的茄子,不由得心頭一動、皺眉大放:“落下來的流蘇,落蘇!對,就把茄子改叫'落蘇’吧!”于是,在第二天上朝時,他讓手下發布告示,昭告天下百姓:今後一律将茄子叫做“落蘇”。
由此,在江浙一帶,“落蘇”之名一直流傳到現在。
至于“昆侖紫瓜”......很金貴的。
隋大業四年(608),隋炀帝楊廣吃了茄子以後,見茄子色彩奇異,又因其無論圓形、卵形,抑或條形,皆以紫色為多,特改名為“昆侖紫瓜”,有時簡稱為昆侖瓜。此後,隋代都稱茄子為“昆味”了。此事《清異錄》有詳載:“落酥本名茄子。炀帝緣飾為昆侖紫瓜,人間但名‘昆味’而已。”
夥伴們,茄子有n種做法,你都會哪種呢?✌✌✌召喚評論區神廚!
中國古人食有茄,亦很會烹茄。1500年前南北朝我國第一部農書《齊民要術》就有缹茄子法;《遵生八箋》記有糟茄、淡茄、糟瓜茄、糖蒸茄、鹌鹑茄、香瓜茄、糖醋茄等8種烹調茄子的方法。“糟茄”也是明代宮廷時令菜肴。《明宮史》》飲食好尚》記載:“九月……是月也,糟瓜茄。”糟瓜茄就是糟茄子,其制法:“每五斤鹽十兩,和糟拌勻,用銅錢五十文逐層鋪上,經十日取錢,不用别換糟入瓶收。久翠色如新。”元代忽思慧首将茄子列入皇帝的膳單,唐代顯貴段成式把茄子作為佳蔬而常食。
最後附上《齊民要術》中茄子的做法:
第一步原材料:茄子、花椒、姜、黃豆醬、蔥
第二步:将茄子縱向切成4條,姜切成末,蔥切絲
第三步:将水煮沸,切好的茄條放入沸水中焯一下
第四步:燒熱油,放入黃豆醬及切好的蔥絲,然後放入茄子炒
第五步:加水,焖熱,然後放入姜末和花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十一中秋節,我們在民和七裡寺花海等你哦!
,
202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