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劉邦約法三章内容

劉邦約法三章内容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11 01:35:39

引讀:很多學者在研究劉邦的成功曆程時,都一緻認為,劉邦對着百姓說出“約法三章”地承諾後,就注定了他之後的成功。但為何說“約法三章”是劉邦成功的基礎?之後蕭何又為何改三章為九章?

劉邦約法三章内容(為何說約法三章)1

背景

約法三章的故事來自劉邦的一次會議。

公元前207年,劉邦和項羽兵分兩路向秦王朝全面開戰,項羽拿下“巨鹿之戰”,而此時的劉邦就借此機會長驅直入,深入到了秦王朝統治的心髒地帶,關中地區。

1年後,劉邦就已經兵臨鹹陽城下,秦王子嬰一看大勢已去,無力回天,隻好乘白馬坐素車,脖子上挂一條長長的白布帶,開城投降。

曾經不可一世,烜赫一時的大秦王朝,僅僅存在了15年的時間,就此灰飛煙滅。

劉邦率領他那群泥腿子進了鹹陽城,就好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當時就看花眼了。鹹陽城經過商鞅以來100多年的苦心經營,亭台樓閣,富麗堂皇,後宮佳麗3000取之不盡,國庫金銀财寶用之不竭,劉邦哪見過這個?

曾幾何時,劉邦還是亭長的時候,見識過秦始皇窮奢極欲、驕奢淫逸的生活,當時感歎了一句:

“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劉邦約法三章内容(為何說約法三章)2

這才幾年的時間,劉邦居然夢想成真站在了鹹陽之巅,擁有了秦始皇曾經擁有的一切。試問,當此之時誰能把持得住?

所以劉邦決定,當天晚上就要搬進鹹陽的宮殿裡面,要過一把皇帝瘾,要睡龍床,要左擁右抱,誰也别攔着他,都該幹嘛幹嘛去。

劉邦那些手下一看,也是一個個争先恐後地沖進了秦朝的國庫和後宮,搶劫的搶劫,劫色的劫色,鬧得是一塌糊塗。

好在劉邦手底下也有頭腦清醒的人,謀士張良和大将樊哙一左一右勸說劉邦。而劉邦馬上就醒悟過來,于是下達命令,封閉後宮,封鎖國庫,全軍撤退到鹹陽城外駐紮,嚴禁騷擾關中地區的老百姓。

這個就是劉邦,中國曆史上的第一個平民天子,在他身上固然有很多小老百姓的缺點,但是另一方面來講,他從善如流,知道好歹,尤其懂得以亡秦為反面教材。

而接下來劉邦所做的事情,才是他能夠笑到最後的根本。

劉邦約法三章内容(為何說約法三章)3

“約法三章”

在劉邦撤出鹹陽之前召開了一次會議,與會者是關中各縣的父老豪傑。他對這些人說:

“起義,是為了讨伐無道之秦,解黎民于倒懸,救百姓于水火,現在這個目的已經基本達成了。不過我曾經跟項羽約定,誰先消滅秦王朝,誰就做關中王。如今我先來了,所以我将來按照約定就會做關中王。那我現在跟你們也來一個約定,咱們來“約法三章”,你們不是痛恨秦朝法律的殘酷和繁瑣嗎?等我将來做了關中王,我隻保留三章秦法,分别是“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這裡簡單說一下這三章的内容。

第一章故意殺人的判處死罪。第二章傷人,也就是人身傷害類的犯罪,處以相應的刑罰。第三章盜,也就是财産侵犯類的犯罪,處以相應的刑罰,其他的秦法秦律一概廢除。

關中的父老豪傑聽了以後,歡欣鼓舞一緻表示擁護劉邦。這個就是中國曆史上非常著名的“約法三章”的故事。

這個故事講完了,接下來我們從法文化以及中國法律曆史的角度,來提出兩個問題,仔細地反思和分析一下中國人耳熟能詳的這個故事。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約法三章?他到底有何好處?

第二個問題,約法三章夠用嗎?如果不夠用該怎麼辦?

劉邦約法三章内容(為何說約法三章)4

為何要約法?

我們要注意到,劉邦的約法三章,不是一部實際上實施了法律,而是一個附有條件的未來的承諾。什麼條件呢?等他将來做了關中王,那麼這個約法三章就可以實現,那萬一條件不許可,沒能坐上關中王,劉邦也沒辦法了,這個就是條件。

那後面的曆史我們都知道,劉邦實際上沒有能夠坐上關中王。

我們以前課本裡面都學過鴻門宴,項羽以壓倒性的兵力優勢,擺了一個鴻門宴請劉邦過來赴宴,在宴會上,劉邦就對項羽表示臣服,就把關中王的位子讓給了項羽。

随後劉邦趁亂逃離了鴻門宴,緊接着就離開了關中。

劉邦離開關中以後,項羽入駐鹹陽城,那項羽在鹹陽的表現如何呢?

項羽來鹹陽之前就幹了一件非常缺德的事,他把當時巨鹿之戰中俘虜的20萬秦軍俘虜全部活埋。我們可想而知,這20萬秦國士兵中間,有相當一部分是關中父老的子弟。

劉邦約法三章内容(為何說約法三章)5

現在項羽來了鹹陽,第一件事殺死了秦王子嬰。

第二件事放火焚燒阿房宮,大火三日三夜不熄。當然了,有專家研究表明,阿房宮并不是被項羽燒毀的。

第三件事情,把秦人苦心經營幾百年之久的繁榮富饒的關中地區搶掠一空。

就這樣,項羽跟關中父老豪傑結下了血海深仇,當此之時,關中的父老豪傑也就會更加地懷念劉邦當年的約法三章。

所以等到若幹年後,劉邦重新率領軍隊兵出關中的時候,一路上是勢如破竹,關中父老豪傑夾道歡迎。

我們古語有雲:“善用民心者得民心,能得民心者得天下”,楚漢之争的曆史再一次證明這一點,而約法三章最大的曆史意義,曆史功績,也正在于此。

接下來分析第二個問題,約法三章夠用嗎?天下情勢變化萬千,區區三章之法管得過來嗎?

劉邦約法三章内容(為何說約法三章)6

三章變九章

答案顯而易見,當然不夠用了,所以當年劉邦剛剛進鹹陽城,他手下那些軍士,都争先恐後去搶奪美女,搶奪金銀财寶的時候,唯獨有一個人避開了洶湧的人潮,默默地來到了門可羅雀了秦朝的丞相府和禦史府,這個人正是劉邦的首席文官蕭何。

蕭何到秦朝的丞相禦史府來找律令圖書。所謂圖就是地圖,書就是戶籍文書,手裡面有了這兩樣東西,天底下何處形勢險要,哪裡糧食盛産,什麼地方人多可以征兵,那就一目了然,了如指掌了。

所以後來,我們看劉邦跟項羽兩人相争的時候,劉邦好像打遊戲開了挂一樣,雖然前線不斷吃敗仗,但是大後方的糧食、兵員和錢财,源源不斷輸送到前線,最終打敗了項羽。

這就是圖書在裡面起的作用。當然,這個不是今天所說的重點,重點就在于他收集來的秦朝律令。

劉邦約法三章内容(為何說約法三章)7

律令就是秦朝的法律文獻,蕭何把這一批法律文獻接管下來,後來就在此基礎之上,制定出了漢朝的基本法典《九章律》,應該來講,漢朝的《九章律》基本上是沿襲秦朝的制度,用史書上的話來講,叫做“漢承秦制”。

當其他那些大将,都在搶美女搶财寶的時候,蕭何卻抱着一堆律令圖書,從秦丞相禦史府裡面默默地走了出來,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蕭和這個人眼光之獨到。

到好接下來我們來探讨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當時老闆劉邦正在鹹陽的市政廣場之上,跟父老鄉親約法三章,聲淚俱下地控訴秦法的罪惡,而蕭何卻躲在秦朝的丞相禦史府裡面,全盤接管了萬惡的秦法,他這是要幹嘛?這不拆老闆的台嗎?他的做法不是和劉邦的“約法三章”相悖嗎?

劉邦約法三章内容(為何說約法三章)8

三步成盛世

其實中國傳統法文化講究的是“法随時變”。時代變化,世道不同,那麼治法也應當随着有所不同,不可一成不變。所以中國古代,從來不去試圖追求制度的永恒性,而追求的是制度的恰當變化。

漢朝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法理學流派,叫公羊學。公羊學認為,一個王朝建國以後,想要順利穩定下來,要走過三個階段,分别是“據亂世”、“升平世”、和“太平世”。

那麼與世道相應,法律也應當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撥亂之法”。前一個王朝爛到骨頭了,暴虐無道,橫征暴斂,民不聊生,嚴刑峻法,因此前朝的那個法律已經喪失它的合法性,喪失他的天命了,他的法律已經不再能夠為老百姓謀福利,而是把老百姓當成對付的對象,法律已經稱為專門用來鎮壓老百姓的工具了。

劉邦約法三章内容(為何說約法三章)9

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新政權在秦律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争取早日制定出一部完備的符合人民利益的漢律來。這樣做肯定不行。

第一周期太長,老百姓根本等不了。

第二就是老百姓根本不會相信,剛走了秦律,又來了漢律,正所謂“天下烏鴉一般黑”,百姓首先想到的就是漢律換湯不換藥,和秦律一樣繼續欺壓百姓。

所以這種做法,完全不如“約法三章”來的簡單粗暴,來的易于被老百姓理解,也更容易争取民心。

正因如此,撥亂之法的關鍵詞,就是是革命,革掉前朝法制的天命,破壞它的合法性,重塑自己的合法性。

當然,約法三章隻是一種戰時法治,是在戰時用來争取民心的,說到底,它的政治意義要遠遠大于它的法律意義,用它來治理天下那肯定是不夠的,所以還必須要走到第二步,叫升平之法。

劉邦約法三章内容(為何說約法三章)10

第二步“升平之法”。一個政權建立以後,社會元氣慢慢恢複,社會财富慢慢積累,整個國家走上軌道了,這個就是所謂“生平世”,也就是《禮記》中所說的小康社會。

而生平之法的關鍵詞是繼承,要繼承曆史上的制度,尤其是前朝的法制。雖然前朝法治的天命合法性已經被革掉了,但是它的具體的制度有可取的地方,不妨吸收過來為己所用。

這個心理上不應當有任何的顧慮,所以蕭何才會全盤接管秦法,漢承秦制,制定《九章律》。後來的漢文帝和漢景帝繼續沿用這套法律,從而開可以創出了文景之治的大好局面。

再比如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繼承了隋朝的《開皇律》,制定出《貞觀律》,開創出了貞觀之治的大好局面,這些都是“升平之法”的具體表現。

那麼僅僅繼承前朝法制,肯定不能夠完全解決本朝問題,也不能夠在中國法律史上留下濃墨重彩,富有自己特色的一筆,所以還必須要走到第三步,叫“太平之法”。

劉邦約法三章内容(為何說約法三章)11

第三步“太平之法”。一個政權逐漸步入盛世,社會物質财富極大豐富,人民百姓的素養有了一個普遍的提高,這就進入了“太平世”,也就是《禮記》中所說的“大同社會”。

到了這個時候,法律的實踐積累得差不多了,有了非常豐富的經驗。同時也逐漸地摸索着形成了一套富有自己特色的法律智慧,到這個時候,就可以開始嘗試着來創制出富有自己特色的法律體系來了。

所以“太平之法”的關鍵詞是創新。當然了,這個創新是要建立在繼承基礎之上的一個創新,沒有繼承的創新,他是立不住的。

劉邦約法三章内容(為何說約法三章)12

小結

在中國曆史上,有的王朝剛開國就想要搞創新,就想要創制“太平之法”,想要一勞永逸解決所有問題,那最後的結果往往是災難性的。

如果一個王朝已經積累了幾十年,甚至積累了上百年經驗的時候,再去嘗試着創制“太平之法”搞創新,相對就會比較穩妥,也可以在法律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記。

比如漢朝的“漢武改制”唐朝的《唐律疏議》都是“太平之法”的代表。

所以,以“撥亂之法”來革命,以“升平之法”來繼承,以“太平之法”來創新,這三部一部都不能亂,必須要按照順序來走。

幾千年中國法律史的實踐表明,能夠按照這個步子來走的王朝,往往就可以長治久安。如果亂走瞎走,要麼補課,要麼就會滅亡。

所以當劉邦在鹹陽市政廣場之上,跟父老鄉親約法三章,廢除秦律的時候,蕭何已經在秦朝的丞相禦史府裡面,接管了全套秦朝的律令,準備漢承秦制。

而這樣一個簡單的曆史故事的背後,其實蘊藏着非常豐厚的智慧,值得我們今天的人來咀嚼和品味。

參考資料:《史記》、《中國法律史》、《唐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