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谡是諸葛亮非常認可的一位文武兼備的人才,“好論軍計”,深得諸葛亮的喜歡,即使劉皇叔去世前告誡諸葛亮不可重用此人,而諸葛亮卻沒有聽話,反倒更加的器重馬谡。
《三國志》記載: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谡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猶謂不然,以谡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
隻是馬谡不争氣,正如劉皇叔所說的難當重任,街亭由于他的自大與自負,過于狂妄而目中無人,最後導緻街亭失守,整個北伐出師不利,被迫撤軍回到蜀地。之後上演了“揮淚斬馬谡”的橋段。
看到這段曆史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對馬谡的處罰太嚴,在人才凋零時期應該給他戴罪立功的機會。但随着青海挖出數枚竹簡,經過專家的仔細研究後才知道,諸葛亮為什麼非要殺馬谡的真正原因。
這批竹簡出土于西漢晚期的墓葬之中,上面的内容包括了漢朝時期當時所實施的軍法。其中記載了兩條非常重要的内容,隻要觸犯其中一條便是死罪難逃。
第一條:違抗将令律。意思就是說,在行軍打仗過程中,如果不聽從指揮則按律當誅,“軍令如山”便是這個道理。
而反觀馬谡當時正是觸犯了這個“軍法”,沒有聽從諸葛亮的安排,自以為是的改變軍令,最後導緻整個北伐曹魏的失敗,隻這一條便可要他死罪。
第二條:擅自退卻律。意思是在打仗的時候不能擅自退兵,更不能逃跑,這樣會影響軍隊的軍心與士氣,更是導緻戰争失敗的主要原因。
我們在《三國演義》中所看到的是馬谡知道自己罪責難逃,自縛于諸葛亮面前,打了一番動情牌,而被諸葛亮斬殺。但在真實的曆史當中馬谡并不是自縛上門,而是潛逃在外,諸葛亮費了一番功夫才把他抓回來的。
《三國志》記載“谡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意思就是街亭之戰後,馬谡并未投案自首,而是畏罪潛逃,向朗知情不報,被諸葛亮免去官職。由此可以看出,馬谡不但違抗軍令,更是“擅自退卻”潛逃在外,單憑這一條他也是死罪難逃。
綜合以上兩點,馬谡怎樣都是難逃一死的,并且諸葛亮本身就治軍嚴明,馬谡同時觸犯了兩條緻死的軍法,所以,諸葛亮再想饒他一命也是不可能了,最後隻能“揮淚斬馬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