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搜救犬的壯年介紹

搜救犬的壯年介紹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2 11:26:14

搜救犬的壯年介紹?最後20公裡,“疾風”趴了下去這隻全隊最靈活、耐力最好的馬裡努阿犬,在返程的路上,耷拉下了上翹的尾巴,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搜救犬的壯年介紹?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搜救犬的壯年介紹(搜救犬疾風的100公裡)1

搜救犬的壯年介紹

最後20公裡,“疾風”趴了下去。這隻全隊最靈活、耐力最好的馬裡努阿犬,在返程的路上,耷拉下了上翹的尾巴。

四肢裸露出被碎石劃傷的皮肉,出發時特意換上的新鞋已磨破了洞。趴下後,它迫不及待地閉上了眼睛。

一、二、三……十秒後,它睜開眼看到訓導員越走越遠的身影,連忙支起四肢跟上去。

自9月5日涼山森林消防支隊西昌大隊四中隊徒步前往震區救援起,兩天一夜裡,唯一的搜救犬疾風徒步行進100公裡,搜尋了近30處廢墟。

搜救犬疾風在搜尋倒塌房屋中的生命氣息。受訪者供圖

被選中的“隊員”

它體長一米,肌肉流暢,耳朵挺立,時刻注意着周圍的動靜。疾風是一隻馬裡努阿犬,取名時,涼山森林消防支隊西昌大隊四中隊訓導員龍潛希望它“跑得夠快”。

2021年,西昌大隊想增設一支搜救犬隊伍。因為平日喜歡小狗,龍潛主動報了名,被派往昆明一警犬基地培訓。疾風當時在另一救援隊培訓,後來輾轉來到龍潛這裡。培訓了一個月後,不到一歲的疾風顯露出“靈活、耐力持久”的特性。有别的隊伍來讨要疾風,龍潛舍不得,“我們有緣分。”

它沒有辜負期待。自2021年5月26日來到西昌大隊四中隊,它是全隊4隻搜救犬中最大,同時也是最靈活、耐力最好的。“别的犬跑四五公裡就喘粗氣了,它跑10公裡還輕輕松松。”

平日訓練中的疾風。 受訪者供圖

9月5日下午1點半,西昌大隊接到地震救援消息:雅安市草科鄉道路受阻,人員傷亡、房屋受災情況未明。西昌大隊接過了救援任務。

疾風也被選中。這算是它第一次參與搜救行動。

出發前,龍潛特地給它換上了四隻新鞋。執行野外任務時,為防止刮傷腳闆,搜救犬會穿上犬鞋,疾風的舊鞋還沒穿壞,若沒有此次地震,龍潛還舍不得給它新鞋子。

近8小時的奔波,9月5日晚9點,西昌大隊四中隊共38人抵達雅安市石棉縣新棉鄉。通往草科鄉的211省道被山石塌方阻斷,他們隻能在新棉鄉搭起臨時碼頭,從大渡河橫渡。

西昌大隊有2艘橡皮艇,龍潛與疾風坐在第二艘。自新棉鄉至上遊對岸的碼頭,橡皮艇一共走了8公裡,近50分鐘的時間。抵達碼頭後,晚10點30分,龍潛等7人一犬組成前突小隊,徒步前往30公裡外的草科鄉。

連跑45公裡

疾風翹着尾巴,沖在小隊最前面。

大大小小的碎石鋪滿了震後的211省道。它在石縫與廢墟中東聞西嗅。2歲的馬裡努阿犬如同14歲的人類,正值青少年,“對新鮮的東西都感到好奇。”

“出發時我并不擔心它的體力。”龍潛說。日常訓練時,疾風跑個二三十公裡才會累。反倒因為擔心它太興奮,會滑倒,在遇到塌方需要爬山之前,龍潛給它牽上了繩子。

夜色籠罩着前行的道路。時不時就會遇到碎石與塌方,餘震也三不五時地襲來,每當此時,疾風會眼露恐懼,不敢再往前走,龍潛就抱着它安撫。

當走到一些被損毀的車輛和倒塌的房屋前,疾風都會去轉上一圈,聞一聞有沒有生命氣息。如果它繞一圈就回來了,這表示并沒有人困在這裡,救援隊再次前行。

9月6日,疾風與前突小隊徒步前往草科鄉。 受訪者供圖

9月6日淩晨4點,救援隊在一個隧道口休整了兩小時,6點再次出發。一直到中午11點,前突小隊徒步30公裡,終于抵達草科鄉。在草科鄉僅休息了15分鐘,得知15公裡外的和坪村有失聯人員,救援隊立即上路。這一次,龍潛感受到了疾風的疲憊。

它仍舊走在隊伍的最前面,但龍潛發現它“沒有原來那麼精神了”——原本上翹的尾巴,微微耷拉下來,步伐也沒有原來的穩健了。抵達和坪村失聯人員房屋旁邊,龍潛先讓它休息了一會,“如果它太疲憊,搜救的狀态就會下滑。”

房子共兩層,由于山石滾落,一層陷在地下,二層成為廢墟,上面還有巨大的山石壓着。在将近300平方米的廢墟上,疾風圍着房子嗅、穿過破壁聞。

15分鐘後,它在一處廢墟前吼叫起來,搖着尾巴。生命氣息來自在地下七八米深的卧室位置。龍潛等人迅速開始救援。

每一隻鞋都磨破了洞

搜救是與死神賽跑,作為唯一的搜救犬,等待疾風的,還有最後打通石棉縣與甘孜州20公裡搶險盲區的任務。

9月6日下午6點,疾風再次徒步15公裡返回草科鄉。7日早8點,它跟着前突小隊開啟了第二場搜救。

從石棉縣前往甘孜州隻能走山路。崎岖的山石數次攔住了疾風。“搜救犬不知道哪塊石頭是松的,哪塊石頭是穩的,腳随時會陷進去卡住,它一路都是這樣磕磕碰碰過來的。”龍潛回憶,他時常需要救出被困的疾風,遇到寬些的河溝,他還抱着31公斤的疾風過河。

搜尋了十多處位置後,未發現被困人員,救援隊這才安心走上返程。

返程前,救援隊在甘孜州界碑處拍了張合照。合照中,疾風不再像往常一樣昂首挺胸,而是趴在地上。

夜幕低垂,最後的20公裡,疾風已經跟不上隊了,有六七次,它幹脆趴了下去,閉上眼睛。

龍潛忍住沒有回頭,徑自朝前走。“這對它也是一個考驗,我不能選擇把它抱着或背着。”過了10秒,疾風又站起身,一瘸一拐地跟上。

路上,疾風做了回“明星”。有村民拿着火腿腸和礦泉水喂它;看到疾風累趴下了,村民催促救援隊擡擔架送它;看到它支棱着瘸腿,人們忍不住稱贊“這隻狗真乖啊”。

疾風被磨破的新鞋。 受訪者供圖

回到草科鄉基地後,龍潛脫下疾風的鞋,發現每一隻鞋都磨破了洞。它的四肢被碎石刮傷,前左腳還起了兩個水泡。

難得安睡的一晚,疾風緊緊偎着龍潛。“太累了,它沒有安全感了。”龍潛說,雖然體能垮了,但這次搶險救災對疾風來說,也是一次成長。再遇到餘震,它的眼裡已經不再有恐懼。

休整兩天後,疾風的狀态恢複了不少。救援隊的任務還在繼續,而作為打通泸定地震最後一處搶險盲區的搜救犬,疾風的使命已然完成。

新京報記者 徐巧麗

編輯 劉倩 校對 付春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