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逛博物館,總是忍不住疑問:瓷枕那麼硬,枕着睡覺,不硌嗎?
古人為什麼喜歡這種高冷堅硬的硬核瓷器呢?因為他們頭鐵嗎?
古人真的用硬枕睡覺嗎?今天,阿研為你解開謎題。
一種觀點認為,瓷枕是冥器,屬于陪葬品,活人不用。
但是,1918年發現的巨鹿故城遺址,推翻了這個說法。
北宋大觀二年(1108年),河北省的巨鹿縣,遭遇了一場巨大的泥石流。人們來不及躲避,便被泥沙淹沒。
因此,巨鹿故城遺址完整地保留了宋代人生活的真實樣貌,其中的一個發現便是——瓷枕是宋代人的日常用品。
那麼,古人用不用軟枕呢?
1972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了一件軟枕,名為“長壽繡”。
看來,軟枕和硬枕,古人都用。
可能是由于絲質或棉麻的軟枕不容易保留,所以出土文物中有大量的石頭、玉質、青銅材質的硬枕,卻罕見軟枕,給我們造成了“古人頭鐵睡硬枕”的錯覺。
古人為什麼喜歡睡硬枕呢?難道是為了磨煉意志?
古人又不傻,那麼多人天天睡硬枕,肯定是有原因的!
人們甯願硌着也要用瓷枕睡覺,主要還是為了涼快。在沒有空調和電風扇古代,炎炎夏日,酷暑難耐,一個冰涼的枕頭可以有效降溫,促進睡眠。
北宋 磁州窯白釉詩文腰圓形枕
冰涼的瓷枕也符合古人的養生觀點。中醫認為,“聖人寒頭而暖足”,就是說,保養身體,要給腳丫保溫,而讓腦袋涼爽一些。
李清照的《醉花陰》也印證了瓷枕的涼爽: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古人不論男女,都有長長的頭發,梳着厚重的發髻。
每天梳頭實在耗時耗力,睡硬枕可以有效避免發型被破壞,節省梳頭的時間。
日本藝妓至今仍在使用的箱枕
另一方面,枕着發髻睡覺,可以在枕頭和腦殼之間形成緩沖,硬枕就不那麼硌了。所以說,古人睡硬枕不是因為頭鐵,而是因為頭發厚。
枕頭除了枕着睡覺,還有許多功能。
有些硬枕是中空的,人們便把重要的文件放置其中,名曰“枕中書”。
《越絕書·外傳·枕中》記載,越王把治國的方法“以丹書帛,置于枕中,以為邦寶”。
唐 紋胎黃釉枕
優雅有情調的古代人,睡覺也要睡得有文化。人們在硬枕上雕畫詩文,寄托情志。這大概相當屬于現代人在床頭寫一段名言警句,激勵自己。
為了表達對瓷枕的熱愛,北宋人将一篇259字的《枕賦》寫在瓷枕上,盛贊瓷枕的功能與價值。
北宋 白地黑花“枕賦”銘長方形枕
當時的人們還認為,枕頭也可以用來祈福。比如睡覺枕個孩兒枕,就能得個大胖小子。
宋 定窯白釉孩兒枕
其實古人也覺得硬枕硌得睡不好,他們便把這種特性發揮到極緻——警枕。
警枕其實是一小段圓木做成的枕頭,睡夢中稍一翻身,木枕就滾動,人便會驚醒。
警枕古已有之,很多名人都用過。比如砸缸的司馬光,撰寫《資治通鑒》時,因為擔心困乏過度而睡過頭,就用警枕睡覺,一旦驚醒,就起身伏案提筆。
這樣看來,和“懸梁刺股”類似,硬枕的确有“磨煉人類意志”的功能。這種枕頭如果出現在今天,大約可以叫做“考研枕”。
硬枕雖好,久睡還是太硌。
高冷的瓷枕,從隋唐時期開始流行,在宋代達到鼎盛,明清時期逐漸衰微,20世紀後逐漸退出曆史舞台。
宋 磁州窯白釉獅形枕
西方人大多用軟枕頭,所有這樣的表達:
情侶、夫妻睡覺前往往會談心,所以“枕邊私語”“枕邊風”可這樣說:
如果想表達“枕着某物睡覺”,則可以這樣說:
我們常常好奇,古人的生活究竟是怎樣的?
除了逛博物館、看電視劇,我們還可以通過閱讀畫冊了解古人生活的細節。
想知道古人的真實生活,一定不能錯過這本超精美的畫冊!
雖然是給孩子的名畫啟蒙,但是大人同樣會看得津津有味!這套書也因此成為親子共讀的不二選擇。
圖文:圓月亮 | 審核:阿研
圖文資料整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