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790一816),唐代著名詩人,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人。唐宗室後裔,因避父諱,不得應進士舉,韓愈曾為之作《諱辯》。他的詩善于熔鑄詞采,馳騁想象,創造新奇瑰麗的詩境。有《昌谷集》。《全唐詩》收其詩233首。
李賀《雁門太守行》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注:
《雁門太宋行》,樂府舊題,言邊城征戰之思,李賀此詩用舊題寫戰士苦戰,為國指軀。雁門,郡名,在今山西。太守,郡的長官。行,古詩的體裁。摧,塌陷。金鱗開,形容月光映照铠甲閃閃發亮。角,軍号。燕脂,一作胭脂。半卷紅旗,描寫輕騎急馳的情形。易水,在今河北易縣。霜重,是說戰鼓敲響了,聲音沉悶象是被嚴霜凍住了一樣。黃金台,故址在今河北易縣。相傳戰國時燕王置千金于台上,招納天下之士,典出《戰國策燕策一》。玉龍,這裡是指劍。
譯:
黑雲如山壓城牆,城牆眼看要塌陷。
戰士铠甲映日光,就象金鱗亮閃閃。
軍号聲聲震天地,秋風瑟瑟生寒氣。
奮勇殺敵不顧身,血流夜凝紫胭脂。
紅旗卷一半,輕騎奔馳襲易水,
霜重天酷寒,戰鼓低沉聲不起。
為了報答,賢君廣招賢才意,
手提寶劍,不惜為國征戰死。
評:
李賀此詩是用樂府舊題,描寫他想象中發生在塞上的一場鏖戰,從中寄寓他愛國的情懷。
全詩分兩大段。前四句描寫邊城白晝被圍,敵人攻勢猛烈,大有堅城欲摧之勢,而我軍将士奮力禦敵,英勇戰鬥,铠甲被太陽映照得金光閃閃。血流遍地,夜色中塞外大地被染成胭脂般的深紫色。這四句,渲染了戰事之激烈,戰士之忠勇。
詩的後四句寫我軍輕騎夜襲,直搗易水敵陣。紅旗半卷,戰鼓低沉,揭示了特定的戰鬥場景。戰士們握劍宣誓:決心為報答賢明君主的深恩,作殊死戰鬥。李賀擅長七言樂府,善于抒寫和體味人處于生死轉折之間的心理變化,本詩最後兩句即體現了這一特色。
從藝術上看,這首詩的意境渾莽蒼涼,語氣沉重悲壯,深得屈原《國殇》的神理。詩中十分注意聲音與色彩的描寫,在渲染戰争的環境,氣氛方面饒有特色。以“滿天号角”與“霜重鼓寒”進行強烈對比,造成一揚一抑的聲音效果;又将铠甲的金光,大地的深紫,旗幟的鮮紅與黑白顔色交織在一起,互相映襯,構成一幅悲壯慘烈而又色彩斑駁的戰鬥畫面。
作者善于把想像中的事物描給得很逼真,用詞則在奇詭中見妥貼,富于表現力。他隻通過很少的筆墨,就把塞上将士們英勇赴敵的氣概寫得躍然紙上,在心理刻畫上也頗有深度,讀之給人的心靈帶來震撼。這首詩的首句“黑雲壓城城欲摧”更成了廣被稱引的名句,現已被收入成語辭典,成為了現代的通用語彙。
附圖:
甲光向日金鱗開,半春紅旗臨易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