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曆 6 個月左右的輔食期,在我們的悉心喂養下,寶寶終于滿一周歲啦~
1 歲後,寶寶的飲食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再以奶為主食,可以逐步嘗試“大人飯”了,開始練習用勺子吃飯,但會經曆一個舀起來就灑落到能夠精準投喂自己的進步過程。
那我們今天一起來看看 1~2 歲寶寶的飲食都有哪些具體的變化,我們在日常飲食的安排上要注意哪些問題。
1~2 歲寶寶飲食重點
1、減少奶量增加家庭食物
1 歲後,寶寶胃腸道功能已經成熟,以奶為主食的飲食逐漸向以成人谷物(大米、面食、紅薯等)為主食的飲食過渡。
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可以獨自站立,并慢慢開始學習走路,運動量更大,消耗也很大,所以需要以家庭食物為主提供更全面的營養。
所以,1 歲後,奶不再是寶寶營養的主要來源,家庭食物要開始挑大梁了。
我們可以根據下面表格看看每個階段寶寶所需的奶量,1 歲後每天奶量保證約 500ml 即可,如果母乳不足或者已經斷奶的,可以用配方奶或者純牛奶等奶制品代替。
2、鼓勵寶寶練習自己用勺子吃飯
8 個月左右就可以給寶寶吃些手指食物來鍛煉自主進食,1 歲後可以學着自己使用勺子來進一步鍛煉自主進食的能力。
一般來說,12 個月的寶寶能用小勺子舀起食物,但大多會灑落。這時候可能有媽媽覺得寶寶吃不進去多少,還弄得亂七八糟的,就選擇自己喂。
我們一定多給寶寶嘗試的機會,自己用勺子吃飯,這是一個高階的精細運動了,把食物精準送到嘴巴裡,這需要寶寶有成熟的手眼協調能力,我們要有意識地讓寶寶鍛煉。
寶寶在 18 個月的時候能吃到勺子裡約一半的食物啦,24 個月能比較熟練地用勺子自己吃,會有比較少的灑落。
堅持幫寶寶練習自己使用勺子,雖然一開始有些笨拙,但慢慢就能把食物送到嘴巴裡,你也會發現他更願意自己喂自己。
3、逐步嘗試“大人飯”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版)》指出添加輔食的最終目的是逐漸轉變為成人的飲食模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吃“大人飯”。
吃“大人飯”,一方面意味着寶寶可以吃和大人一樣的食材和食物性狀,我們終于不用再費時間單獨準備輔食了;另一方面,寶寶與家人一同進餐,增加家人之間的互動,有利于寶寶學習大人的飲食習慣,也更享受吃飯的樂趣。
和添加輔食一樣,吃“大人飯”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1 歲後寶寶吃的食物性狀逐漸向成人化的階段轉變。
1 歲半前可以吃一些比之前更硬一點、有彈性和多纖維的食物,比如小面片、長條水果、稍硬的餅幹等,但質地相對成人還是要松軟一些,1 歲半後可以逐漸過渡到成人化飲食。
有些家庭食物如果口味較重,不建議直接給寶寶吃,可以提前盛出寶寶吃的再進行調味,當然我們也鼓勵大人清淡飲食。
4、1 歲後不加鹽的寶寶别忘了補碘
1 歲前的寶寶是不需要添加調味品的,這個我們肯定已經知道了,但 1 歲後要不要加,不少媽媽還是糾結的。
如果寶寶在 1 歲後還接受原味食物,可以繼續不加鹽的,那這時候我們要關注一下寶寶的碘攝入量,特别是喝牛奶的寶寶,建議一周吃 1~2 次富含碘的食物,比如海帶、紫菜等。
如果寶寶在 1 歲後不再接受原味食物了,我們可以适當加些鹽進行調味,食物中天然含鈉,為了避免寶寶鈉吃太多,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建議,1~2 歲寶寶每天攝入的鹽量不超過 1.5g。
1~2 歲寶寶飲食每日攝入量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建議,1~2 歲寶寶每天所需的食物攝入量:
△10ml 的勺子就是日常使用的搪瓷勺,250ml 的碗就是直徑 11cm 的直口碗
這個表格的量隻是一個參考,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如果寶寶處于生長發育标準的 3%~97% 之間,且近期都沒有大幅度的波動,都是一個正常的範圍。
我們要注意分配好谷物、蔬菜、魚肉蛋類的比例,保證寶寶營養均衡。
1~2 歲寶寶一周飲食安排示例
經常有媽媽在評論區說不知道明天給寶寶吃啥,不知道應該怎麼營養搭配。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将食物分為:谷薯雜豆、蔬菜水果、畜禽魚蛋、奶和大豆堅果、油和調味品五大類。
除了油和調味品,指南建議剩下的四大類食物每天都要給寶寶吃:平均每天至少吃 12 種以上,每周至少吃 25 種以上。
當然,你也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做些升級,比如給孩子增加 1~2 種谷薯雜豆食物(比如:紅豆、綠豆、薏米、糙米、玉米、闆栗等)、1~2 種蔬菜水果,每天吃到 15 種或者更多。
我們也整理了一份一周食譜,媽媽們可以參考原理 食譜給自己家的寶寶準備每天的食物哦~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 1~2 歲寶寶飲食重點:
這個階段的主要目标是讓寶寶學習自主進食,并且可以嘗試清淡的“大人飯”逐步融入家庭食物了。
可以嘗試加鹽,但要少量,每天三餐加兩次點心,50~75g 魚禽肉,50~100g 谷物類,蔬菜、水果的量根據寶寶需要來定,奶量保證在 500ml,再加一個雞蛋。
僅供參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