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磕頭問訊,當起身後要用兩個食指碰一下額頭。很多人都不明白這其中的含義,它其實是要告訴我們。不要往外看,而要向内看,因為額頭的部位就是印堂穴的位置,修行人都知道這個地方很重要。這是在提醒我們,要時時刻刻地往内看。無論說話做事,我們的思想也要往内看,而往内看靠的就是覺照的功夫,你沒有提起覺照,就看不見自己内在的心念。隻要我們的思想不外馳,時間久了,眼前便會一片光亮。很多修行人都非常渴望能打破眼前的漆黑桶底,從而出現光影門頭。雖然這不是成道的消息,但也是修煉過程中必經的沿途風光。
很多人說要放松,卻怎麼也放松不了,是因為他不明白,任何事都是辯證統一的,有正必有反,有動才能靜,先有緊而後才有松,所以要真松就要先緊、要真正放松就必須先使自己緊張起來。
人都說自己的雜念多,不知道怎麼處理,是因為沒有找到适合自己對治雜念的方法,古人參話頭、參公案,都是先讓自己緊張起來、讓你頭腦發了瘋似的想問題,從而不得不提起覺照的功夫。隻要我們持之以恒學會以緊張提起覺照,就能把這個方法深入到第八識中,時間久了就能不照自照,自然而然地時時刻刻地提起覺照。因為我們的意識中第八識的力量最強大,而且裡面的東西總會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來,正如很多人習氣太強大了,會不知不覺地流露出來一樣。所以才會有“日久見人心”之說!習氣重的人,無論他如何掩飾,都會在不知不覺中露出狐狸尾巴。
但我們凡夫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所以該做事的時候就要好好做事,該用功的時候就好好用功。當你做事時能認真,用功時就能專注。因此一定要念念覺照,分分秒秒抓緊用功。要明白生命無常,即便年紀輕輕也有很多人說走就走了,我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無常會降臨,所以每天都要有如臨大敵的感覺,隻要把每一天都當成是人生的最後一天,就會加倍努力地修行。
怎麼先緊後松地用功呢?這裡舉一個古時的公案,一個修行人,他無論怎麼修也開悟不了,在絞盡腦汁之後、迫不得已地他竟然想出了這樣一個讓自己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辦法,就是站着把脖子伸直,然後置一劍于自己的脖子之上,這樣隻要自己稍不留神、隻要自己一秒間沒有了覺照的功夫,就會傾刻間身首異處,這樣他就不得不分分秒秒都把覺照提起來了,如是連續幾天之後,到了第四天,他突然地就把劍“嘩”地一下拿開了,因為他在這一瞬間,終于開悟了!
如果你連每個起心動念、清楚的覺知都還沒有培養出來,那你的修行還沒有一定的基礎,就不可能進步飛速,更不要想着去閉關了。所以無論學禅或淨或密,在達到一心不亂之前,都要将我們的雜念看得清清楚楚。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做到念念無間,雜念是無法産生的,為什麼我們現在還是會有雜念呢,就是因為我們的功夫做的還不夠,還沒有達到念念無間。當你能真的能持續地覺知覺照。靠的就是你的心、你的思想去提起這個訣竅,去用這個無為法,而且觀想靠也是覺照的功夫,靠的就是無為法,你才能夠抓住你的心,才能夠達到最後的入道狀态。
所謂入道的狀态,就是當你的呼吸次數少了,脈搏也會減少,同樣雜念也會少了,古人說的“氣住、脈停、息止”就是這個,也就是四禅八定的過程。心空達到息止、再到脈停,再達到沒有任何的雜念,隻剩下靈明的覺知。
有松必有緊,先緊才能松,你都沒有緊張過、抓緊過,又怎麼可能完全放松呢?為什麼很多人無論是覺知或打坐都達不到完全放松的狀态,就是因為他從來都沒有緊張過,很多人所謂的放松,其實是大散亂的狀态。練無為法如此,練有為法也是如此;練覺知覺照的功夫如此,練打坐盤腿的功夫也是如此
如果你的耐力很強,打坐時腿由麻到木、由木到熱,身體的暖流就會逐漸将你腿上的經絡打通。因此,明白了以上打坐的意義和好處,你就有了堅持不懈的動力。
隻有突破了身體這一關,才能繼而突破心理這一關,身心都突破了,靈性的力量才會啟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