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系是覺察自己的鏡子!
今天我們繼續探讨親密關系。我認為,理想的親密關系,是各自能坦誠地做真實的自己,沒有相互攻擊,也不彼此防衛。
舉例來說,在一部名叫《消失的愛人》的電影中,有這樣一個片段:一個被太太設下圈套、被誣陷殺妻的男人,最後上電視對太太真情告白。他承認自己的懶惰、愚昧,沒有履行給太太的諾言,讓太太失望。因為這段告白,太太再次回到他的身邊。
在伴侶關系當中,夫妻的關系是否和諧,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夫妻雙方不逃避地面對問題,并可以彼此袒露自己的缺點。要想和伴侶“百年好合”,以下幾個法則非常重要。
法則一:你是對的,我也沒有錯很多夫妻關系都是站在“我才是對的”的立場來互動——“因為我是對的,所以你就是錯的,既然你是錯的,那你就要照我的方式去做才對。”當兩個人都要對方接受自己的方式,争吵就會開始了。
吵架永遠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兩個人的切入點不同,那怎麼能論輸赢呢?親密關系中的争吵,往往是因為每個人都隻看到自己對的地方。其實,因為每個人内在都有自己的委屈:你希望對方看到你的委屈,對方也希望你看到他的委屈;在你沒有看到對方的委屈之前,對方也不願意看到你的委屈。
舉例來說,我的一個個案,有婚姻的問題,她的先生常常喝酒,酒後還會胡鬧,太太就要求先生寫悔過書。太太的目的是,通過先生寫悔過書,要對方認錯并改變。可是,夫妻間互相指責對方的錯誤,這真的會讓對方改變嗎?
從心靈動力學的角度出發,太太需要了解先生喝酒的緣由,探究先生傷害太太背後的複雜情緒,可能包括委屈、傷心、憤怒及無助……
大部分夫妻在溝通過程當中,都試圖說服對方,每個人都在試圖告訴伴侶,對方什麼地方做錯了。夫妻之間沒有放下自我,去體會和傾聽對方在表達什麼,雙方的頭腦都帶着太多的批判與不同。在夫妻關系中,如果兩個人都想把對方變成自己心目中的樣子,希望對方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這絕對是行不通的。
這個世界沒有人是錯的。從每個人的角度來看,自己都是對的。如果你看不到對方“對”的地方,對方也不可能看到你“對”的地方。
對于同一件事,大家隻是從不同的觀點、不同的時空和角度去切入分析,我們需要做的,是深層同理對方的行為,我們可以跟伴侶說:“其實我覺得你也沒有錯。”然後,和對方一起探究問題背後的深層原因。
法則二:攻擊就是求助當我們是那個被攻擊的對象時,要認可“攻擊就是求助”是很困難的。因為那時候,我們的情緒起來了,會本能地産生防衛及反擊,根本沒有辦法靜下心來反思,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這就是人很奇怪的地方,你越是指責對方,對方越覺得自己沒有錯。相反,你越是告訴對方他沒有錯,對方反而會覺得自己有錯。
通過覺察,你能清楚地看見,對方的攻擊背後,隐藏着未被表達出來的善意求助。就像我前面說到的那個個案,通過深層同理對方的感受,太太發現,原來先生一直對自己有很多憤怒和不滿,因為沒有辦法宣洩這種情感才導緻酒後胡鬧。
通過這樣的覺察,你可能還會發現,你和伴侶的相處方式存在很多問題。當你有了這樣的覺醒後,假如下次夫妻之間發生沖突,你會從原本的防衛、反擊、傷害對方,變成這樣的思考:“我要如何同理對方的心情?”“我該如何幫助對方呢?”當你用這樣的狀态和對方溝通的時候,對方也會去承認和面對自己不對的地方。
所以,一味指責别人是沒有用的。我們要學會同理和了解對方,在相互坦誠的情況下,讓彼此進入自我面對。因為,人隻有進行真正的自我面對,改變才會開始。
法則三:異中求同我們要學會欣賞對方與自己不同的地方,而不是隻想把對方變得跟自己一樣。
舉例來說,我最近在輔導一對夫妻,太太屬于那種想法很多,又會跟随内心沖動的人。但因為太太做事從來都不計劃,所以夫妻經常在吵架。先生永遠指責太太做事不三思而後行、沒有計劃性,而太太的理由是,自己不是機器人,所以不需要做計劃。後來,先生得了癌症并轉移到大腦。
這對夫妻就是沒有做到“異中求同”,他們都覺得自己是對的,沒有學會欣賞對方與自己不同的地方。
我們可以試着用“異中求同”的心态去看待事物:當對方和自己不一樣,對方隻是跟我們不同而已,并不代表對方就是錯的。這樣,我們就不會着急捍衛自己的觀點,強迫對方遵照我們的方式,而是開始思考别人的理由是什麼。
當我們可以站在他人的立場來理解他的“對”的時候,真正的溝通才開始。所以,在伴侶關系裡,我們要覺察和改變自己,而不是妄想把對方變得跟自己一樣。也許正是因為互補的關系,兩個人才成為夫妻呢!
法則四:真正的改變從自我面對開始人的改變是因為自我覺察和自我面對。伴侶關系其實是一個相互培養、相互營造、相互成就的過程。
就像之前提到的那位個案,與其一直指責先生如何不好,不如認真想一想,自己是怎樣和他互動的,以至于慢慢将他變成了這樣一個人。
通過自我覺察,我們才會明白發生了什麼。伴侶關系需要彼此之間增強正面的能量,很多時候,伴侶之間不但沒有能量的加強,還彼此投射負能量。
所以,我們要通過自我覺察,把這種負能量的投射,轉到正能量的加強上去。
法則五:讨論“性”這個話題在親密關系中,“性”是很重要的成分。就我所知,很多伴侶之間,是不談“性”這個話題的,也有很多人,其實很想讨論,但不知道該如何進行。親密伴侶之間,究竟要如何談“性”呢?
很多女性說,婚後有了孩子,自己就會把注意力都轉移到孩子身上,于是忽略了對先生的陪伴,更忽略了先生的性需求。太太經常處在很累的狀态中,身體也完全沒有能力去滿足先生的需求,甚至有很多夫妻,半年都沒有性生活。
夫妻間可以對有關性的問題展開探讨,增進彼此的了解。例如:你覺得我們最近的性生活品質怎麼樣?你有沒有覺得,因為孩子出生了,就減少了我們在一起的時間?
通過這樣的交流,夫妻之間可以進一步了解彼此性的需求、對性的感受、頻率和方式。讨論性的重點,不在于性本身的問題,而是通過讨論,讓夫妻雙方敞開心扉地交流、談論,增加彼此的了解,促進關系的改變。
法則六:學會和愛人談心在伴侶關系裡,你能不能談心?你能不能把對方當成朋友,聊聊輕松、幽默的話題?比如,作為太太,你是否能跟先生聊汽車和政治?作為先生,你是否能跟太太聊烹饪和服裝?
我們應該試着選擇一個合适的空間和時間,放松自己,去傾聽對方的感受,傾聽到對方話中的寂寞和孤單,更傾聽到孤單和寂寞背後隐藏的那顆火熱的心。
你無需分析,也無需判斷,隻需要暫時放下自我。如果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才是對的,就會認為對方一定是錯的。因此,要先把自己認為對的觀點放下,去看看對方認為對的觀點。
家庭不是一個分對錯、講道理的地方,大家都隻是希望有一個理解、支持、接納、包容的人在我們身邊,就足夠了。
在伴侶關系中,這些都是我們要去學習和面對的,但有時候,百年好合是不能強求的。
比如,有些人結婚後,卻發現另外一半是同性戀,于是兩個人隻好走到婚姻的盡頭。像這樣的情況,我們是無法強求的。百年好合固然是我們的目标,可是有一些狀況,需要我們更深地去理解生命的奧秘。
每個人在親密關系當中,都會遇到一些問題。如果我們把親密關系當成自我覺察的一面鏡子,那麼,你在親密關系中看到了什麼樣的自己?
百年好合的秘密,在于夫妻能彼此尊重、相互體諒。在我看來,伴侶之間的相處過程,就是自己與對方的心靈共同成長的過程。
作者|許添盛
摘自|有聲書《我就是生活冒險王》
作者簡介:許添盛【台灣】,世界知名心理學家暨精神科醫師,心靈動力學的創始人及全球傳播的使者,著作等身的心理學作家、慈善家、企業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