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常常關注的一個百萬粉的美食大V,突然宣布休博半年。他給粉絲寫了一封長信,交代緣由。
他告訴大家,自己這半年特别累,尤其是最近的兩個月,睡眠質量很差,每天都是頭昏腦脹,實在扛不住,去看了醫生。
然後,他被診斷為焦慮症,醫生告訴他,如果再不幹預,就會發展為抑郁症。他曾有朋友是重度抑郁,他很擔心自己也變成那個樣子。
他講述了自己作為四十多歲的中年人,所面臨的各種困擾,如老人生病,妻子生病,兩個孩子的學業和照料……
生活一地雞毛,讓他無力去面對網上的各種提問、視頻制作等看起來光鮮亮麗的一面。
他想到知名作家馬伯庸也曾休博,然後回歸後狀态變好了,所以他也希望給自己一段時間,用來充分休息,調養身體。
曾幾何時,他每天拍美美的治愈系美食,在鏡頭前的他很享受這一切,也讓觀衆和粉絲感受到重重壓力下,其實還有很多生活的美好。
不曾想,原來鏡頭之外,是如此的踉踉跄跄。
其實,像他這樣的人,還真不少。
前幾天,有一則25歲女子逃離大城市的新聞沖上熱搜,引發不少人的關注。
這位曾經在南京生活的女子,也是因為感到在大都市生活壓力比較大,所以選擇搬到房價和生活成本比較低的鶴崗,在那邊用1.5萬買房,又花了5萬元裝修房子,還用1000元請了阿姨做日常家政服務,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蹭蹭往上。
不少網友也表示,假如自己沒有年邁的父母,不用考慮小孩讀書,說不定也會作出這樣的選擇,隻是苦于現實有很多局限……
隻是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也會因為壓力過大,突然崩潰。
是的,我們的壓力狀況,可能已經觸及警戒線。
從工作壓力、照顧孩子、通勤,到與難相處的人打交道等等,壓力事件已經與每天要面對的生活密不可分。
而長期、缺乏管理的壓力會導緻沮喪、焦慮、疲憊、生理疾病和過度勞累。
我們都知道,不能再給自己那麼大的壓力了,要做好壓力管理。但是,我們往往到了身體和心靈的臨界點而不自知。
而這篇文章,就是給被壓力包圍中的你。
一、我們往往不容易注意到自己的壓力
令人驚訝的是,長期壓力對我們的影響是難以察覺的,部分原因在于長期壓力的體現方式是多樣化的。
當我們處于高壓之下,腎上腺會釋放應激激素影響我們的意識、軀體、行為和情緒。
我們也不會注意到自己的壓力,因為我們的身體能夠暫時性較好地應對挑戰。
這一适應方式是一種應激反應,會持續性釋放類似皮質醇的應激激素,以幫助我們應對高強度的壓力。
這帶來的結果是,由于看上去我們能很好地應對壓力,我們常常會不知不覺地忽視自己不斷增加的負重。
然而,我們會發現,在承壓多年以後,我們最終會被壓垮并變得疲憊不堪。因此,更多地關心自己,并給自己減壓是非常重要的。
提早發現這些壓力迹象,我們就能在壓力過大之前及時減壓,從而避免傷害。
二、壓力過大的18個迹象
一、軀體& 行為
二、意識
三、情緒
如果我們遭遇多個壓力迹象,我們就需要采用多種工具來有效地管理壓力。認知行為療法(CBT)就整合了能緩解我們日常壓力的三種方法。
1、正念
我們的很多壓力都源于在展望未來時,對不能夠完成目标的擔憂。
正念減壓法建議我們在思緒漫遊的時候,要及時回歸到當下,當下遠比我們想象中的不确定的未來更可管理。
有了正念認知,我們也會變得更接受現實,對待付出無果的情況也就釋懷了。
2、認知
認知行為療法(CBT)中的認知療法部分會訓練我們如何識别無幫助或不真實的想法。
通過訓練,我們能看透那些給我們的生活增加不必要壓力的觀念,例如,今天完不成就糟糕了。
3、行為
最後,認知行為療法會指導我們應該做什麼。由于具備了更強大的認知和更清醒的思路,我們會選擇那些減少我們壓力的行動,比如會拒絕那些消耗我們的事情。
我們也能找到管理我們日常壓力的具體方法,例如花幾分鐘時間慢下來,深呼吸,讓自己冷靜,找時間做令人愉快的鍛煉。
End
作者 | 袁海雲(187)
校對 | 一杯咖啡英語心理編譯小組 安甯
編輯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編輯 淺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