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褲子80,打底20,最後一天清倉了啊,買到就是賺到。”“特意坐了一早的車,逛了一上午都還沒買夠。”……
昨天,杭州四季青常青市場年末甩貨迎來最後一整天。有人淩晨5點就去淘貨,買了三套孩子的衣服,隻花了150元。
“2月1日還有最後半天。等到中午12點,我們就清場了。”有商家發出最後預告。
清庫存全場三五折大甩賣
今天還有最後半天
年前十天,是杭州四季青一年中的買衣旺季。市場平常以批發衣服為主,不過年前這段時間,零售量攀上新高峰。
昨天上午10點,錢江晚報記者來到杭州四季青常青市場,這裡的氣氛簡直震撼。
幾乎每家門店上都懸挂着大大的紅色招牌,上面寫着“羊毛衫100元三件”、“皮毛一體200元”、“牛仔褲80元”、“内搭20元”、“全場羽絨服150-200元”等字樣……
全場充斥着“大甩賣啦、最後一天、買到就是賺到”的喇叭聲。
大家提着大大的黑色塑料袋,裡面裝滿了剛買的毛衣、大衣、内搭。一些店門口被圍得水洩不通。
一樓有家店推出加長棉衣150元的折扣價。店主李小姐興沖沖介紹:年前十天開始打折,衣服基本上打三折、對折,一件大衣一兩百元就能拿下,棉服以前賣五六百,現在賣兩三百。“賣這麼便宜是為了年末甩貨,不然今年的款式積壓到明年更不好賣,就更虧啦。”李小姐說。
李小姐是建德人,準備甩完貨當晚就開車回家過年。她告訴記者,現在衣服走量很快,一天能賣出百來件。“大衣、羽絨服、内搭都很好賣。關鍵是便宜呀,一次性買四五件總價才幾百塊錢,大家都很願意花這個錢。”
有些店家直接在地上鋪上塑料布,上面堆放着一件件疊好的外套,量大得像一座小山。
“這些都是要順豐快遞回去的,是一些江蘇、紹興的顧客已經買走的。他們一下買太多,自己沒法拿回家,讓我們幫忙寄一下。一上午,快遞單寫得手都酸了。”店員小張說。
事實上,人流基本都集中在一樓,二樓、三樓一些店鋪已經關門。
“今天是年前開門的最後一整天,明天中午12點四季青開始清場,年後要到正月十五左右才開門。到時候衣服的價格就不會這麼便宜了。”張小姐說,市場差不多一半的商家已經回家過年,留下來的是庫存壓力大,或者老家近、不着急回家的商家,“堅持這幾天,可以再賺年前這一撥快錢。”
黑龍江遊客都來湊熱鬧
怕買不到,有人早5點起床搶貨
來自臨平的李小姐提着一個鼓鼓囊囊的黑色塑料袋,快速穿梭在買衣人群中。她向記者展示了她的“戰利品”,“你看哦,這件羽絨服200元,這件毛衣50元,内搭20元,是不是很便宜啊。”
“一大早出門坐公交7點趕到四季青,我家人口多,一家子都要穿新衣服,這裡的衣服便宜,那就早早來這裡買咯。”已經買好兩袋衣服的李小姐并不滿足,她說小外甥還缺一件外套,她打算上二樓兒童區逛逛。
甚至來杭州旅遊的黑龍江遊客,在網上看到四季青打折的消息也趕過來湊熱鬧,她說要給爸媽挑幾件羽絨服回黑龍江過冬。
在杭州工作的小應更誇張,早上5點起床,6點不到就到四季青開始買買買。“給親戚家的小娃娃買,一件棉背心、一條波點裙加毛衣、一套運動服,總共才花了150元。這麼低的價格,我真是驚呆了。”
常青市場目前有檔口800多家
年末甩貨也得規範管理
“積壓的庫存必須趁年末銷售出,年末顧客也有購物的需求。雙方一拍即合,因此每年這時候常青市場的銷量都非常喜人。”杭州四季青常青市場辦公室主任丁先生說,年末甩貨是十幾年的傳統了。
“常青市場一共5樓,大大小小的檔口(門店)有800多家,從業人員5000多人。檔口商家來自全國各地,廣東、内蒙、安徽都有,甚至有四五家門店是韓國人簽訂合同,再找中國店家幫忙賣衣服的。四季青的每家店鋪雖小,但形成了規範的内部結構。老闆負責人事管理和出資,店長是合夥人,銷售負責攬客,後台負責記賬,樣闆員展示衣服。”
丁主任說,為了迎合大家早上淘貨的需要,市場每天早上5點開門,店員早上5點上班,要到下午4點才下班。
從2017年開始,市場對年末甩貨進行集中管理,在和各個商家簽訂合同時,要求每個商家的鋪子不能出租給别的商家,一旦違反就要清理。“年末銷售旺季來臨前,我們會找商家開會,如果賣的衣服是次品,或者是庫存品,一定要事先告知消費者。這一舉措實施後,這兩年投訴的情況少了很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