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北宋·王安石《遊褒禅山記》
天幹地支是我國古代重要的天文曆法。天幹為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地支為子、醜、寅(yín)、卯(mǎo)、辰、巳(sì)、午、未、申、酉(yǒu)、戌(xū)、亥(hài)。
在幹支紀年中,十天幹與十二地支依次排列組合(10×12=120),再減去相同年份的重複表達(甲子&子甲、乙醜&醜乙等),以天幹在前為原則,得到六十年為一周期的循環紀年方式(120÷2=60)。民間也有“60年一甲子”的說法。
天幹地支廣泛應用于占蔔、紀年、天文、地理、評級、分類等各個領域。
甲午戰争、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曆史事件即為典型的幹支紀年,十二生肖也與十二地支一一對應(子鼠、醜牛、寅虎…亥豬)。
漢語中不乏如戊、戌、戍、成、戎、戒般極為相似,讀音、含義卻截然不同的字。熟記簡單的小口訣就能很輕易地分辨和掌握:
點戍(shù)橫戌(xū)戊(wù)中空,十字交叉就是戎(róng)。
日拱一卒
每份堅持都是進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