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聖教序 孫曉雲

聖教序 孫曉雲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7 14:27:01

聖教序  孫曉雲(孫曉雲教臨聖教序)1

臨摹,對于學習書法來說,是一個艱辛的過程,更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過程。這好比鋼琴中的練習曲,油畫中的素描。臨習,是為創作打基礎,同時臨習本身也是一門藝術,一項高超的技能。書法的學習入門首先必從臨摹開始,臨摹好比是一塊敲門磚。臨習到什麼水平,相對個人的書法創作便到什麼水平。尤其是學習王字,對《聖教序》這種筆法森嚴、結構完美、變化無常、刻工精良的碑帖,臨習時必須心平氣和,細緻周到。無論從氣勢、章法,還是從用筆、結體,都須注意觀察,細細體驗。

聖教序  孫曉雲(孫曉雲教臨聖教序)2

孫曉雲書劄

2

古人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書寫工具的選擇尤為重要。我們可以從古代書論中反複體察到“紙筆精良”的諄言。而今人往往不以為然,用極不相配的工具,花大量時間,欲得其效果,隻能事倍功半,甚至事倍功無。久而久之,便喪失臨習的興趣,或自然地放棄,草草、急迫地進入“創作”,随意發揮,走不了幾步便可能自食其果。因此,如何擇紙、筆等工具,勢必首當其沖。

就《聖教序》而言,那個時代屬王字的鼎盛時期,工具極其考究。如果要實臨得相像,工具當選用準确,或是比較貼近。那時,貴族、宮廷中大部分用絹、绫,或是質地柔綿、細膩的紙。生宣誕生在明末,《聖教序》時代是沒有生宣的,因此如今實臨也避免用這種滲水量過大的生宣。也不宜用雜質過多、顆粒過粗的紙張,否則王字的細微處便無法體現。我們如今在實臨中當然不可能常用價格昂貴的絹、绫之類(如今絹與古代絹又有不同),可以選擇一些質地細膩、綿柔的紙,吸水量要小些,譬如元書紙、報紙、仿古宣、熟宣、包裝紙及一些書籍用紙均可。

筆的選擇尤為重要。首先要選擇新或較新的筆。古書論中常言口“池水盡墨,頹筆成冢”。一是指古人用功程度,二也是指古人用筆之講究,稍一頹毛,秃了,舊了,便棄之,不像今人一支筆會用上五年、十年,也不更換。

王字遒勁堅挺,且婀娜多姿,清利飒爽,且志氣平和。雖羊毫、狼毫均可,但羊毫不宜過長過軟,狼毫不宜過粗過硬,最好是中、小白雲加健。筆鋒一般在一寸之内。不宜長放于水中浸泡,過于胖大,使用不便。用後清水爽幹。使用起來不順手、不見效的筆不要勉強為之,多試幾種為好。總之,筆是宜小不宜大,鋒是宜短不宜長,筆杆是宜細不宜粗,毫是宜尖不宜秃。能夠選擇一支合适的筆,等于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再則是墨。古人研墨,故深淺,濃淡自如。今人研墨者已甚少,大多是墨汁加水。水加得多少,是一學問,過少粘厚枯滞,拖不動筆,過多則肥爛稀薄,字無筋骨。因此首先得調好墨的濃淡度,筆蘸上去要由尖至根,不要一下蘸得過多過飽。王字多在筆尖上做文章,墨的爛、枯皆不行,故臨習者要重視這個問題。

聖教序  孫曉雲(孫曉雲教臨聖教序)3

孫曉雲隸書對聯

3

由于《聖教序》不同于其他碑帖,其中二千多字是由楷、行、草間隔組成,因此臨習中須全面地掌握楷、行、草三種字體的寫法與規律,然後巧妙地搭配組合在一起。因此臨習者同時要學習三種字體,相對來說,難度要大些。同時,學習的面也相對廣些。初學者最好先具備楷書功底,或先臨習些與王字相近的楷書,再涉及《聖教序》,或先将此碑中的楷字練熟,再沿及碑中的行、草字。沒有一點書法基礎常識,即臨《聖教序》,不易見成效,更不易到位。

聖教序  孫曉雲(孫曉雲教臨聖教序)4

孫曉雲書劄

4

《聖教序》從章法上看,似無規律可言。字的大小排列随意自由,間隔也緊寬不等,似不可預測。一個極工整的楷字下面可以接上一狂草字,粗厚與纖細的用筆可以同時出現在上下二字中。間距的不等也是一大特征。因為拓本是把碑上的字拓好,再一條條連接成文的,因此《聖教序》可以随意拼接成任何一開本,仍不失其面目。這種無規律正是《聖教序》的規律。在臨習時,必須首先準确地把握其中無規律的規律,立足于把每一個單獨的字寫好,寫标準,然後尋出各種偏旁部首,各種不同結構字的造型規律以及它們的各種變化。

聖教序  孫曉雲(孫曉雲教臨聖教序)5

孫曉雲題詩

王字素有“魔術師”的魅力,千變萬化,出其不意,不是很快就能把握、認識的。再加之《聖教序》較長,達二千四百多字,四五十版面,臨習者得耐下心來逐字逐句地做功夫。好在此碑中亦有多處重複造型的字,比如“福”、“教”、“生”、“賢”等,會寫一處,遇他處便少臨一字。待每個字都能寫得标準,寫到位時,一頁的字便會自然暢通一氣,自然成章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