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獨身老年人還有沒有必要再婚

獨身老年人還有沒有必要再婚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4:24:08

獨身老年人還有沒有必要再婚(為啥如今晚年再婚的老人越來越多)1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老齡人口超過2.64億,人戶分離規模逼近5億人,喪偶老人将近5000萬。

生活裡,很多人把《緣來不晚》老年相親節目當成德雲社的相聲段子來解讀,熱鬧背後的心酸,值得很多人思考。為啥如今晚年再婚的老人會越來越多?而且大媽大爺的要求特别直接,相親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直奔主題:女人希望能有個保障,男人希望能得到全方位的照顧伺候。

曆經半生風雨的老年人,在衰老的路上,一邊抵禦着身體的衰退,一邊抵禦着生活裡的孤寂,還要照拂到子女的生存。飽經風霜的老年人,物質生活大抵都能維持,但是在互聯網時代,他們選擇再找老伴,不過是因為他們在老去的路上正深陷“孤獨”的漩渦。

《緣來不晚》欄目責編張曉菊說:“當前,很多老年人由于兒女不在身邊,内心的孤獨感非常強烈。節目中的很多嘉賓都經曆過人生的起起落落,有的中年下崗,有的婚姻不幸,有的疾病纏身,有的甚至常常感到死亡逼近......”

為啥如今晚年再婚的老人越來越多?背後不過是這幾種原因,不過是離婚、喪偶、人戶分離……撲面而來的一個現實,讓我們隐隐看到潛藏在老年人孤寂的外表下,現實中老人們的真實狀态。

獨身老年人還有沒有必要再婚(為啥如今晚年再婚的老人越來越多)2

幫扶完子女帶娃後的孤寂,讓單身老人想有個伴

單身老人退休後帶娃,等到孫輩人上學後,老人退出子女的生活。有的老人離子女不遠,而有的老人回歸故裡單獨居住生活,離開了兒孫,一個人的日子倍感孤寂,就會想着再找個伴一起搭夥過日子好了。

這樣老人不僅有人陪伴,還能夠在日常生活裡相互照應,既讓子女放心,又讓自己内心有依靠。然而,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

62歲的蘇阿姨從南方兒子家回來後,越過越感覺一個人的日子太孤獨了,尤其是夜晚的時候,從廣場跳完舞回來,一個人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有時不自覺地就睡着了,等到上床睡覺又翻來覆去的睡不着,思慮萬千,倍感寂寥。

蘇阿姨在身邊好友的勸說下,也萌生了再找個搭夥老伴一起陪伴着攙扶着度過晚年。因為在蘇阿姨的内心,自己的晚年怎麼也是要去養老院的,至于養兒防老隻是夢想,看看如今兒子的艱辛,她還是覺得自己身體好的時候,再找個老伴的好

獨身老年人還有沒有必要再婚(為啥如今晚年再婚的老人越來越多)3

經過一番篩選後,蘇阿姨跟68歲的趙大爺搭夥在一起過日子。趙大爺是企業員工退休,每月有4000多的退休金,而蘇阿姨是教師崗位退休,每月有5000多的退休金。

趙大爺跟蘇阿姨商議着居住在趙大爺家,把蘇阿姨的房子租出去,每月的租金用來作為他們的生活費,然後趙大爺每月拿出1500塊錢就行,在不夠了蘇阿姨再拿錢。

本來這樣的搭夥很好,趙大爺有人做一日三餐,還有人陪伴着說說笑笑。可人心不足蛇吞象,趙大爺不知聽了誰的話,非說蘇阿姨私心太重了,跟蘇阿姨糾結着自己出錢多了,說蘇阿姨找他搭夥就是為了有人出錢養活自己。

蘇阿姨聽了這些言語,内心很是受傷,覺得自己沒有像那些相親節目裡的女人那樣,直接說出生活費和零花錢,而是誰都出錢,還認為自己做的不夠好。那就散夥吧,有時,兩個人的搭夥陪伴,反而比一個人的孤寂更讓人可怕。

人老了,活了大半輩子,什麼都活明白了,提出要求是正常,但委屈自己将就陪伴卻是難堪,沒有真心真情的陪伴,隻有利益交換的搭夥不要也罷。

獨身老年人還有沒有必要再婚(為啥如今晚年再婚的老人越來越多)4

搭夥過日子,隻為有人給自己做一日三餐

林語堂曾說:“婚姻猶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樣去欣賞它,又怎樣去駕駛它。”

人老了,搭夥再婚的日子也是因人而異。有些老人覺得自己再找個老伴就要跟自己原配那樣,無怨無悔的付出,最好還能夠自帶糧食,對自己不要提出任何要求,才是真正的“好女人”。

似乎在這些老年男人的心裡,始終住着一個無私奉獻的女人,不論是原配老伴也好,還是再婚老伴也罷,就要給自己做一日三餐,為自己打理日常生活。

因為帶着這種思維去相親的大爺讓大媽汗顔,怎麼風雨半生後,男人老了還是如少年般的沒有長大呢?一如一位73歲大爺問相親對象,你會伺候人嗎?你能把我伺候走了嗎?

不知道的還以為大爺來找保姆的,其實,人家大爺是“人精”,隻想找個負責給自己做飯洗衣的“免費保姆”,最好還是主動倒貼型的。

獨身老年人還有沒有必要再婚(為啥如今晚年再婚的老人越來越多)5

73歲的張大爺,老伴走了五年,如今他的退休金每月4000多,手裡也有20多萬的退休金,居住2居室的住房。但在張大爺心裡,自己就是老年人裡的“鑽石王老五”,找什麼樣的大媽再婚都不為過,最好越年輕越好,這樣能夠多伺候自己幾年。

然而,大媽們也不是“奉獻者”,上來就跟張大爺說,照顧伺候你也不是不可以,但先把你手裡的20萬積蓄轉給我,算是你給我晚年的一個保障,我才安心踏實地給你做好一日三餐,照顧好你的飲食起居,伺候你到百年之後。

張大爺一聽大媽要他20多萬作為晚年保障,就說大媽是為了騙錢才來相親的,大媽卻說大爺應該回家買個鏡子,沒有那麼粗的腰還要說那麼大的話。

人老了,再找老伴很正常,但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找,而不是自己一廂情願地要求别人的付出。曆經歲月打磨後的老年人,什麼樣的人生沒有經曆過,沒有誠意地赤裸裸的交易,反而不如一個人單獨過完餘生的好。

獨身老年人還有沒有必要再婚(為啥如今晚年再婚的老人越來越多)6

真誠幫扶,真情搭夥的老人,才是晚年最喜歡的陪伴

楊绛先生對婚姻的意義是這樣诠釋的:“不是拖垮彼此,而是生活中,給對方鼓勵,是遇到事情,能有個人商量,下班回家,能有個人一起吃飯,是在外受了委屈,回到家,有個溫暖的擁抱。一生太長了,總要有個,相知相伴的人

人老了,餘生不長且珍貴,能夠遇到真心坦誠相伴的老伴,一起搭夥再婚過好往後餘生的日子,才是老人最美的晚年生活。

社區裡76歲的秦大爺與65歲的周阿姨搭夥十來年了,因為周阿姨沒有社保和醫保,秦大爺每月固定給周阿姨賬戶裡存2000塊錢,還提前立下遺囑說自己這套三居室的住房,周阿姨可以居住到百年之後。

平時過年過節的時候,秦大爺家的子女也會主動給周阿姨發紅包,感謝周阿姨對秦大爺的照顧,每月的生活費也是及時地交到周阿姨的手裡,平時不算秦大爺固定給周阿姨存的錢,還會另外給周阿姨1500塊的零花錢。

獨身老年人還有沒有必要再婚(為啥如今晚年再婚的老人越來越多)7

有人說周阿姨太傻了,應該去别人家做保姆的好,因為做保姆掙錢,跟秦大爺搭夥過日子,看着每月給周阿姨3500塊錢,還有紅包,不過是因為他們現在用得着周阿姨,一旦周阿姨身體不好了,也許就會被掃地出門。

人老了,再找老伴,看似是因為黃昏戀,其實是老人對生命的珍惜。老人随着年歲漸長,越來越依賴身邊的陪伴,甚至比年輕人更需要有個人與自己相伴在一起,即使不說話,有個人在身邊,也是一份安穩和寄托。

村上春樹曾說:“我一直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變老的。”一個人慢慢變老,越來越孤獨,最後就脫離了社會。

獨身老年人還有沒有必要再婚(為啥如今晚年再婚的老人越來越多)8

我們要理解那些每天流連在外待着的老人,不是因為外面的太陽好,而是外面有人氣,有人陪伴。

老年人再婚源自内心的孤獨,但結局卻源自老人的健康。身體好的時候,怎麼樣都好,身體不能自理了,如何過都悲慘。

人老了,孤獨可以自行解決,而身體不好卻是晚景悲涼,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華貴禅心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暢聊餘生時光。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